安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安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

周媛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应用安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医院中选择重症肌无力患者80例进行研究,针对患者实施双盲法分组,每组40例。探究组采取安全护理,一般组应用常规护理,本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误吸、呼吸道感染、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结果:探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与一般组相比更高,有一定对比优势(P<0.05),探究组并发症(误吸、呼吸道感染、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低于一般组,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取安全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并发症;安全护理;满意度

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相关并发症,其中相对常见的为肌无力危象,此种并发症产生原因为患者呼吸肌以及盐水支配产生无力,出现呼吸肌瘫痪,引发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病情严重时会使患者死亡[1]。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应引起足够重视,减少临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积极研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安全护理价值,本次针对我院重症肌无力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分析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3-2021.7期间进行本医院当中重症肌无力患者,共选取80例入组,纳入标准:符合重症肌无力标准,患者认知、表达能力佳;排除标准:存在精神障碍无法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者;为患者实施双盲法分组。一般组患者均为37-75岁,平均为50.84±0.06岁,男患者有22例、女患者有18例;探究组患者均为37-76岁,平均为50.78±0.12岁,男患者有23例、女患者有17例,通过对于入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统计学软件比对,得到P>0.05,则两组可对比。

1.2方法

一般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为病情观察、生活指导、常规健康宣教。探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安全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注重护患沟通,积极主动的关心患者,耐心为患者进行重症肌无力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临床症状讲解,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能够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使患者提高整体认知,积极缓解不良情绪,为其及时树立治疗信心。②气道护理: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临床上相对常见的药物为抗胆碱酯酶,但此药物会诱发患者口腔分泌物量提高,并产生碳酸,诱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产生。因此,临床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叩背,促进排痰。保证每次吸痰时间避免大于15秒。③机械通气护理:正确的应用呼吸机,对其仪器性能检查,注重观察呼吸机的连接部位是否具备漏气以及阻塞情况,观察呼吸机的潮气量、频率以及吸入氧浓度参数,结合患者的呼吸情况进行呼吸通气模式调整,在此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肤色、两侧胸廓起伏进行监测。④用药护理:在利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会产生骨骼肌、膀胱平滑肌兴奋,诱发患者产生不良反应,治疗过程可为患者实施阿托品应用,对抗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利用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疗法针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过程中监测患者是否具备呕血、腹痛,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误吸、呼吸道感染、肌无力危象)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统计,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安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采取SPSS22.0软件计算及检验,并发症(误吸、呼吸道感染、肌无力危象)发生率表示为(n,%),卡方检验,t对于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实施检验,()表示此指标,得到结果为P<0.05,则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探究组、一般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探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相比一般组更高,存在明显对比差异(P<0.05),见表1所示:

表1探究组、一般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n)

护理满意度评分

护理质量评分

一般组

40

75.65±2.27

74.46±2.41

探究组

40

88.62±2.34

87.34±1.24

t

25.1613

30.0558

P

0.0000

0.0000

2.2探究组与一般组并发症对比结果

探究组并发症(误吸、呼吸道感染、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相比一般组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见表2所示:

表2:探究组与一般组并发症对比结果(n,%)

组别

误吸

呼吸道感染

肌无力危象

发生率

探究组(n=40)

1(2.50)

1(2.50)

0(0)

2(5.00)

一般组(n=40)

3(7.50)

5(12.50)

3(7.50)

11(27.50)

X2

-

-

-

7.4397

P

-

-

-

0.0063

  1. 讨论

重症肌无力临床中发病率较高,患者主要病理表现为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发生障碍。发病后患者会出现骨骼肌无力以及容易疲劳的症状,活动过后患者症状明显加重。经过抗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稍加休息患者症状能够得以缓解,但病情会反复产生。重症肌无力患者需要日常长期服药,预后良好,但患者如产生呼吸道感染肌无力危象等并发症,会威胁其生命健康安全

[2]。因此,需要注重加强患者的临床安全护理干预。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过程中安全护理能够及时地发现肌无力危象等并发症,并为患者实施处理,进一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通过有效的用药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使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临床并发症[3]

本文研究显示,探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探究组并发症(误吸、呼吸道感染、肌无力危象)发生率相比一般组更低,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

综述,安全护理能够使重症肌无力患者减少并发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使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屈娟娟,骆秀琴,缪殷姝,等. 细节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信息,2020,33(10):182-184+187.

[2]陈芳,房忠翠. 1例重症肌无力并发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2):157-158.

[3]侯爱玲. 安全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2019,38(3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