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日常应该怎么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冠心病患者日常应该怎么护理

房营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彝族乡中心卫生院  全科  四川攀枝花617000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的提升、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深,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过程中的发病率均有所提升。其中,作为常见病与多发病,冠心病对于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与威胁。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常识和健康知识储备,多数人对于冠心病的护理要点缺乏足够的了解与清晰的认识,其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合理控制与有效改善,为患者身体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大量护理学知识,对于冠心病患者日常护理要点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希望有效促进患者护理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

一、冠心病及其危害

作为常见心血管问题,冠心病与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堵塞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从致病因素的角度考虑,不当作息习惯、饮食不节、身心压力较大、超重或肥胖、慢性疾病、遗传因素、吸烟酗酒以及缺乏体育运动等均有可能导致该病发病率的提升[1]。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可出现胸部压迫、呼吸受限、心绞痛以及气喘等临床症状。在疾病早期阶段,上述症状经过休息或服用冠脉扩张药物后可迅速缓解,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该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问题,对于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影响与威胁。

二、冠心病患者日常护理要点

(一)有效规范作息习惯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2],长期熬夜可对患者身体机能造成极大影响,从而增加冠心病问题的发作几率,对于患者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做好对于自身作息习惯的合理规范,避免熬夜刷手机,养成早睡早起的意识,确保每日至少8小时的充足睡眠,以便通过睡眠实现对于身体机能的合理调节和疲劳度的有效消除,以便促进患者体质的强化。

(二)合理调整膳食结构

在饮食方面,建议患者合理实现对于自身膳食结构的科学调整,以便通过膳食有效实现对于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合理补充。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应建议患者积极进行清淡膳食原则,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摄入量,同时有效实现对于胆固醇、钠、脂肪酸以及盐分等物质摄入量的合理控制。具体来看,患者应积极做好对于蔬菜、水果、谷物、豆类、奶制品以及肉类的合理搭配。与此同时,部分研究显示,每周吃1~2份鱼肉对于患者身体健康具有一定帮助。总的来看,通过有效实现对于膳食结构的调整,对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帮助冠心病患者实现身体素质的合理强化,建议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效实现对于体育运动的合理参与。实践表明,科学的体育运动习惯可以帮助患者通过运动强化自身身体素质并有效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水平,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在运动项目选择方面,建议患者选取相对柔和的体育项目,避免参与剧烈的竞技性体育活动,以免对心脏造成额外负荷。在此过程中,太极拳、散步、游泳以及单车等均是良好的选择。

(四)做好心理压力疏导

从护理工作的角度分析,为了帮助冠心病患者实现对于身体健康的合理管控,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工作。在具体实施期间,一方面,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帮助患者实现对于疾病的客观了解、理性认识,继而正视疾病和自身健康情况,确保其可以早日摆脱疾病带来的心理阴影和精神压力。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情绪自控能力和意识,确保患者可以有效实现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科学协调,以便有效促进自身精神压力的缓解。

(五)营造舒适居住环境

对于患者而言,一个良好而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状态的合理优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做好对于患者居住环境的合理营造与构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房间进行消毒和通风,与此同时,其应有效做好对于房间内温湿度与光照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合理调整,以便营造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康复氛围[3]。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在房间内播放轻缓的音乐,以便通过音乐安抚患者情绪,促进其精神状态的合理舒缓。

(六)及时戒除不良嗜好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吸烟与酗酒等不良嗜好均有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压力的增加,继而提升冠心病问题的发病几率,对于患者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对于患有冠心病问题的患者而言,其在日常生活中应及时做好对于烟酒等不良嗜好的合理戒除,以便为自身健康的合理保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落实基础疾病治疗

部分报道指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常见慢性疾病均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其可导致冠心病发病率的大幅提升,不利于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基于此,若冠心病患者同时伴有上述基础疾病,则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积极配合医生指导服用相关药物,以便有效实现对于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合理管控,以便降低血管压力,从而为冠心病问题的合理预防和有效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有效落实基础疾病的治疗工作,冠心病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其对于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疾病防控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医护人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护理服务可以帮助冠心病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病情的充分控制,其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至关重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患者应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对护理工作进行有序开展,推动作息、饮食、运动、情绪以及生活环境的合理调整。与此同时,其应有效做好对于不良嗜好的戒除与基础疾病的治疗,进而为自身健康的合理保障提供强劲的助力。

参考文献

[1]Shen B , Tan J , Xu Y , et al. Poor sleep quality predicts decline in physical health func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moderating role of social support.[J]. Behavioral medicine (Washington, D.C.), 2021,3(3):1-17.

[2]刘于庭, 马欢, 尹晗, et al.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19):2435-2440.

[3]谭晓燕, 许连军, 宋莹,等. 冠心病介入术后性别对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20,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