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的效果研究

程重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200233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加强病房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2月到2022年7月,研究患者共60例,均选取自院内重症加强病房,随机分成研究组(营养支持)、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30人,比对组间营养水平。结果:研究组支持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仅有1例出现腹泻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共6例),P<0.05。结论:重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后不良反应少,机体营养水平得到改善。

【关键词】重症加强病房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重症加强病房收治的患者一般为急危重症,且处于昏迷状态。此类患者免疫能力和营养水平明显下降,无法正常进口进食,为保证治疗效果,需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1-2]。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肠内营养液补充和静脉营养输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肠道黏膜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应激溃疡,提高临床治疗效率[3]。文章选取重症加强病房患者60例,探究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1年2月到2022年7月,研究患者共60例,均选取自院内重症加强病房,分成研究组、对照组,每组30人,组间性别比例:(男/女):32/28,年龄区间:32-72岁,疾病类型:慢阻肺9例、心脑血管意外16例、颅脑外伤25例、其他10例,对照组年龄均值(岁):(52.48±3.24);研究组(52.67±3.28)岁,两组资料比对P>0.05。入选患者各项资料完整,且签署同意书;排除精神障碍患者,年龄小于18周岁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全程密切监测病人体征,做好呼吸道管理,遵医嘱予静脉营养液输注和抗感染治疗。

研究组:予营养支持,如下:⑴治疗:结合临床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及时补充患者所需葡萄糖、蛋白质以及其他微量元素。采用鼻饲方式向患者肠内输注低渗型营养液,单次输注量不可超过150毫升,每天输注3~4次,待患者胃肠道完全适应后,可适当调节药液浓度和补给次数。营养支持过程中要求所有溶液都现配现用,每次使用前后严格消毒清洁设备。⑵护理: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应做好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护理,与患者寻求有效沟通,安抚患者情绪,提高治疗舒适度,减轻不适感。营养支持前后应清洁胃管,预防管路堵塞和肺部感染。根据患者状态选择合适的胃肠运动,促进营养液的肠内吸收,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晨晚间使用盐水清洁患者口腔黏膜。

1.3观察指标

测量患者BMI(体质量),使用MNA(微型营养)评估法测定2组营养状况,测定血红蛋白(HBG)和白蛋白(ALB)指数;统计2组不良反应(腹泻、呕吐、肠黏膜膜受损)。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值小于0.05,则代表2组患者在以上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营养指标

研究组支持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表1 两组营养指标比对(x±s,分)

组别

MNA(分) 

BMI(kg/m2)

HBG(g/L)

ALB(g/L)

研究组(n=30)

17.14±1.71

32.35±17.76

168.32±13.71

44.21±3.84

对照组(n=30)

13.21±2.53

17.32±1.02

109.85±14.73

35.26±3.82

t

7.0490

4.6277

15.9148

9.050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仅有1例出现腹泻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共6例),P<0.05,见表。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

组别

腹泻

呕吐

肠黏膜膜受损

总发生率

研究组(n=30)

1(3.33)

0(0.00)

0(0.00)

1(3.33)

对照组(n=30)

2(6.67)

1(3.33)

3(10.00)

22(73.33)

X2

-

-

-

4.0431

p

-

-

-

0.0444

3.讨论

重症患者多为受过严重创伤或急性感染人群,治疗过程中机体处于营养高分解状态,免疫功能低下[4]。任何一项失误护理或治疗措施,都有可能损害患者实质脏器功能,造成不可逆伤害。营养支持治疗主要适用于患者不能进食或摄入不足,是一种通过肠内外途径向机体输注营养液的治疗方式。在重症加强病房中使用该项治疗措施,可以保证危重患者的营养摄入,避免消化系统感染,促进机体健康[5]。其经济效益远高于其他治疗方式,近些年在重症监护室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支持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仅有1例出现腹泻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共6例),P<0.05。

综上所述,重症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实施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后不良反应少,机体营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付春花,徐佳卿,高莹莹,黄颖.早期实施肠道内营养支持护理对ICU禁食危重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校医,2022,36(07):550-552.

[2]易海蓉,胡伟芳.阶段性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0):144-146.

[3]马菲菲,史亮.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早期肠内外营养的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07):135-139.

[4]廖莲清,刘爱群,梅永华,欧阳杰安,王红玲.肠内营养耐受处理SOP对重症病房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1,42(07):1766-1768.

[5]叶凯丽,黄可静,叶娉,陈晓青,黄智铭.基于肠内营养小组运作规范化护理路径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02):159-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