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血透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尿毒症血透如何护理

刘凤

四川省仪陇县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600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现阶段尿毒症患者采用最多的一种维持治疗方式,但因一些患者存在生理心理障碍,加之受到经济及疾病本身影响,所以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负面心理反应,这些都会对透析结果等造成影响,而只有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才能确保透析治疗各环节顺利完成。下文就尿毒症患者血透如何有效护理进行了简单介绍。

1 尿毒症的概述

    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进展到终末期的一种表现,其是因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所引发的,因肾脏不能有效排出体内毒素,导致患者内分泌失衡,产生毒性物质进而引发患者全身中毒,这一疾病会对患者多个器官和部位造成影响,会引起肾脏、肺、脑、肝、心、脏等脏器病变,还会影响到神经、骨骼以及肌肉等。

尿毒症的常见症状有: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尤其是在晨起时更为严重;口腔有异味,呼气时有尿味;消化道出血。②心血管系统症状。患者血压大于标准值时会出现头晕、头痛症状,甚至会出现脑出血、偏瘫。③血液系统症状。贫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④呼吸系统症状。在患病早期患者会出现程度较轻的呼吸困难症状,但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其症状也会有所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咳嗽等症状。⑤神经骨骼症状。一些患者会出现下肢疼痛,骨质疏松等症状。⑥感染症状。咳嗽、发热、尿痛、尿频等。⑦电解质紊乱。水钠失衡、患者出现水肿现象、用手指按压皮肤难以回弹。一些患者会出现低血钙,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心脏骤停。除上述常见症状之外,尿毒症发展到一定阶段还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不孕不育、尿毒症、脑病、尿毒症、肺炎、骨病、凝血功能障碍等。尿毒症出现并发症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透析和药物是治疗尿毒症的基础方法,但因尿毒症病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需做好规范护理工作。

2 尿毒症血透护理

2.1透析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虽然是尿毒症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对于尿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却无法做到完全纠正,而在血液透析中也会出现各类并发症,一些患者过于担心病情,加之依赖于治疗,因此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问题,甚至会丧失治疗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热心、细心,对于患者倾诉要耐心听取,同时也可向家属或患者解其病情以及血液透析重要性,使患者能有效配合。同时家属也要对患者多关心,多沟通,增强其治疗自信心。

2.1.2操作前护理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特点全面进行了解,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护理计划制定,如需对患者心肺功能、凝血时间、血压等情况进行了解,在透析前要对患者的体温、血压、体重、脉搏、呼吸等进行测量,抽血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以对患者器官状态以及是否出现凝血、感染等情况进行了解。在透析前也要将治疗原则、方法、注意事项详细介绍给患者,使其能更好的配合血液透析。

2.2透析中护理

2.2.1科学选择透析技术

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科学选择透析方法,包括血流量、肝素用量、超滤形式、透析时间、频率等,以对患者透析存在风险进行降低。

2.2.2做好动静脉内瘘护理

对于尿毒症血透患者来讲,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在完成造内瘘后要求患者对造内瘘侧手臂进行抬高,在完成内内瘘手术之后辅料不可粘贴过紧,避免压力大使得内内瘘闭塞,可在内内瘘穿刺后局部涂抹喜辽妥的,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血管硬化。医护人员在日常输液输血的过程中也要避开造瘘侧手臂,同时要叮嘱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并要保持造瘘侧手臂清洁,避免出现感染现象。

2.2.3做好生命体征监测

透析过程中应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为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一次,若患者情况较为危重,则应15-30分钟测量一次,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讲,血液透析是漫长的,很多患者自身体质较弱,因此难以承受,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发并发症。所以在透析中后期医护人员应密切做好观察工作,发生并发症后在第一时间内处置。

①失衡综合症。在血液透析后期或结束之后患者可能会发生失衡综合征,轻则出现呕吐、头晕症状,重则意识障碍,出现昏迷,之所以发生这一并发症是因为血液透析后机体血中代谢产物快速下降,肌酐、尿素氮在经过血脑屏障时比较缓慢,因此形成不同渗透压,导致患者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升高,进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因此在患者首次血液透析时要选择诱导透析,这种透析方法流量低、时间短。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轻度症状后应立即给予患者吸氧;若患者症状较为严重立即上报给主治医生,输入高渗盐水,并对其神志、面色以及生命体中密切进行观察,若在采取措施后依然没有改善应结束血液透析。

②低血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会发生低血压,进而出现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态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进行关注,应于每半小时测量脉搏和血压一次,此外,在透析过程中要避免进食,超滤不易过快过高。


    ③高血压。部分尿毒症患者会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脑疾病,如脑栓塞、脑出血,还会使心室后心室前荷增加,对于此类患者应坚持做好血压监测工作,要求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患者在经过血压处理后没有下降趋势,这时应考虑对血液透析进行终止。

④肌肉痉挛。患者在血液透析时也会出现肌肉痉挛的症状,导致其焦虑难忍,一旦观察到患者出现痉挛,要先对超率速度进行降低,输入100-200ml的生理盐水,反复按摩痉挛肢体,减缓患者疼痛。
2.3透析后护理
2.3.1透析后监护

在完成透析后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测量。两次透析间隔期间也要记录患者的液体出入量,确保患者液体摄入量恰当。一些患者错误认为长期透析可满足清除代谢产物需要,因此对于饮水和进食没有限制。所以在规律性透析时需对患者的肾功能状况、透析次数、间隔时间等充分进行考虑,在基础之上进行食谱的制定。
2.3.2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导致营养物质丢失,尤其是蛋白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加之体内毒素作用,多数患者存在着食欲不振、恶心呕的症状,加上药物会刺激胃肠,因此透析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因此医护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讲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做好饮食指导工作。使患者能够调节热量、蛋白质、盐和水的摄入量,最大程度程度减少并发症。透析之前需多食用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食物,豆制品和植物蛋白尽量不要食用,饮水不可过多。
    总之,尿毒症患者应积极进合治疗,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生存时间与生命质量,医患与家属也要共同努力对抗疾病,血液透析期间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并发症机率,使其能更安全地进行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