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神经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的效果分析

谢代恒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黔西南   562400

【摘要】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应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12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方式,对照组患者由拥有撤机经验的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主观感受来决定撤机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撤机成功率、死亡率、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应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神经危重症;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效果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发挥生命支持的措施是机械通气,可以将时间提供给原发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但是,机械时间长,患者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率高,经济负担增加。是否可以将呼吸机成功撤离,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的成败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得出,经验性撤机过程中,临床医师应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考患者主观感受[1],但是,由于低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撤机时间延缓,因此,采用程序化撤机方案,有一定客观性,撤机成功率高,撤机时间缩短。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提出,程序化撤机,可能因为未能恰当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会导致患者撤机失败。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来说,有显著的呼衰症状,下降意识水平,对治疗不配合等,增加再插管病例数[2],撤机失败几率高。本组实验选择120例患者,分析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应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搜集时间:2021.3—2022.9,从我院随机抽取12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分组办法是随机号码表法,观察组患者60例,男女比45:15,年龄48-78(63.2±10.2)岁,对照组患者60例,男女比46:14,年龄47-77(63.1±10.1)岁。以上组间数据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由拥有撤机经验的临床医生根据患者主观感受来决定撤机过程,在撤机过程中,不采用任何干预。

观察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方式,每天早晨7点开展筛查试验,合格患者开展自主呼吸试验筛查,当天早晨9点开展1次30min自主呼吸试验,规定时间内成功之后,为患者撤机。对于自主呼吸试验筛查不成功患者,开展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联合模式,及时纠正撤机不成功原因,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每隔4h进行1次下调,维持原有压力,频率每分钟下降2次,频率下降到每分钟4次时,将频率维持不变,每次下降压力支持0.196kPa,至0.686kPa,在此期间发生异常,经过5min处理,没有缓解情况,可以将上一级参数重新设置。对于自主呼吸试验筛查不成功患者来说,每天开展1次自主呼吸试验,时间0.5h,自主呼吸试验成功或者维持每分钟4次、0.686kPa压力支持,可以撤机。拔出气管导管、撤除呼吸机时,拔管后48h没有通气支持,提示撤机成功,否则则判定撤机失败。

1.3数据检验

    使用SPSS25.0软件,χ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P<0.05,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撤机成功率、死亡率、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改善,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n=60)

组别

撤机时间(h)

机械通气时间(h)

入住ICU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

观察组

40.8±25.2

69.5±41.7

17.4±10.8

3.7±1.8

对照组

112.4±92.6

167.5±92.6

23.2±12.6

5.2±2.2

t

5.7791

7.4747

2.7072

4.0875

P

<0.05

<0.05

<0.05

<0.05

2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撤机成功率、死亡率(%)(n=60

组别

呼吸机相关肺炎

48h内再插管

气管切开

撤机成功率

死亡率

观察组

2(3.33)

2(3.33)

1(1.66)

37(61.66)

4(6.66)

对照组

9(15.00)

3(5.00)

7(11.66)

25(41.66)

12(20.00)

χ2

4.9041

0.2087

4.8214

4.8053

4.6154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实,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应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治疗中,运用客观标准,可以评价各个撤机过程的环节,可以避免仅仅根据临床医师经验以及患者主观感受来不准确判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3],撤机失败减少,下降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于神经危重症患者来说,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未能恢复患者意识障碍,因为呼衰,患者呼吸驱动力下降[4],处于较低水准,同时,这些因素会延长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配合撤机过程的程度差,撤机难度增加,并发症发生率高,入住ICU时间延长,不良影响患者预后。运用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撤机成功率

[5]

此次实验得出:对比对照组患者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撤机成功率、死亡率、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改善,P<0.05。

总结以上得出,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应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患者明显改善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撤机成功率、死亡率、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 刘湉, 李庆印. 护士主导机械通气患者程序化撤机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24):6.

[2] 覃碧琼, 徐品贤, 黄华田. 早期程序化康复训练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研究[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 9(7):4.

[3] 罗银燕, 徐振虎, 毛秀莲,等. 程序化清单管理模式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J]. 智慧健康, 2021, 7(30):3.

[4] 王奎, 汤云, 于涛,等. 神经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困难及延迟撤机因素分析[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2, 41(1):5.

[5] 孙秀枝, 王崇丽. 程序化脱机方案在撤机困难的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