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3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章珊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3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焦虑和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支架置入术后;护理方法;护理效果

脑动脉瘤是由血管壁局部缺损和血管内压力升高引起的。颅内动脉瘤是继脑血栓、高血压脑出血之后的第三大原因,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而颅内动脉瘤则是以隐性的形式出现,直到自发性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其致残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细心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将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3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探析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护理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2月3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15。其中实验组年龄42-76岁,平均(56.34±3.51)岁,男10:女5。当中,其中前交通动脉瘤7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前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多发性动脉瘤1例。患者首发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偏瘫和意识障碍11例,头痛、呕吐有11例。出血后Hunt-hess分级当中,1级2例,2~3级10例,4~5级3例。

对照组年龄42-78岁,平均(56.12±3.21)岁,男9:女6。当中,其中前交通动脉瘤4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前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多发性动脉瘤1例。患者首发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偏瘫和意识障碍11例,头痛、呕吐有12例。出血后Hunt-hess分级当中,1级2例,2~3级9例,4~5级4例。

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护理。第一,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1)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a意识状态:通过对话、呼唤、疼痛刺激,判断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辨识力、记忆力、计算力、思维能力等,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和程度。如果患者在手术后意识逐渐加深,或者在清醒的时候突然出现昏迷,需要注意再次出血。b瞳孔改变:正常瞳孔直径在2~5 mm之间,如果出现两个不同的瞳孔,说明有脑疝的可能,及早发现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c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反映脑组织功能和颅内压变化的主要标志。如果血压上升,脉搏缓慢而有力,则说明有较高的颅压。(2)维持呼吸道畅通。完全去除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从口腔、鼻腔、气管切开等部位进行吸入。手术后应采取健侧或仰卧的姿势,头部偏斜,以保持呼吸道畅通,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叩击背部。对于舌后下坠影响呼吸的患者,宜采用侧躺姿势,托住下颌,如有需要,可采用舌咽通气道等。(3)皮肤的护理和姿势。术后必须卧床24小时,对术后仍不能苏醒的病人,应将头抬高或抬高床头10~2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颅内压力,减少脑水肿。在患者醒来时,要用绷带绑住双手,并在床边放一张床垫,以避免患者的烦躁造成伤害。定时翻身、叩背1~2个钟头,按揉受压处的肌肤,使床垫平整、不起皱、不留渣。加强对瘫痪患者的推拿,在床上进行被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和足部松弛,维持四肢的正常功能。(4)做好颅内引流术的护理。引流导管的畅通:置入头部的穿刺位置,保持头部和头部的压力均衡,避免引流导管扭曲、断裂或掉落。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严格消毒,24小时后换一次引流袋,以预防颅内感染。患者在离开医院或 CT复查时,应先将引流管夹紧,避免逆向感染和颅内压力的变化。在拔管之前,要先将引流管夹紧24小时,观察有没有颅内高压的征兆,等情况稳定了,再拔出导管,同时要保持伤口的干净和干燥。记录引流液的数量和色泽。(5)患者的体温监测与护理。低温治疗能有效地减少脑部代谢、减少氧消耗、减轻脑水肿、减少颅内压、改善脑缺氧状况。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戴上冰帽,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放上冰袋,注意皮肤是否有青紫,要注意保护耳廓,避免出现冻伤。用34-36℃的温水擦拭身体,每半个小时测量一次温度,并记录下来,体温每小时下降低于2摄氏度。(6)术后并发症的防治。①预防感染。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每日接受紫外线照射2次,可适当开窗通风,对脑部引流管、尿管进行消毒,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气管切开部位要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遮住气管,以保持空气湿润,避免异物落入气管。尿道每周一次,定期进行脑脊液、痰液、尿液的细菌培养,以预防感染,24小时内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并记录胃液的性质和颜色,以预防急性溃疡的发生。②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的最大危险。由于颅内血管壁的解剖构造和变形在蛛网膜下的脑脊液中,手术后很有可能发生出血。术后要密切注意病人的意识状态、肌力变化、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情况,尽早发现疾病的变化。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与下肢无活动、血液循环迟缓等因素有关。密切观察患者的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温度等,下肢是否有感觉异常。没有一例患者出现下肢血液循环异常。④脑血管痉挛的处理。如果操作不当,会引起脑血管痉挛。临床表现为头痛、嗜睡、烦躁、多语,痉挛的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呈正相关。术后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语言,大小便等状况。颈部多普勒能准确反映脑血管痉挛的严重程度,并可于手术后3天进行颈部多普勒检测。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血管扩张剂,扩容剂,抗血小板聚集剂,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 SAH所致的脑缺血性缺血性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并可抑制其外源性钙离子的外流,对离体或体内脑动脉及正常或缺血脑动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⑤顺利度过浮肿期的护理。脑手术后出现脑水肿,最严重的是3~7天。在脑水肿的高峰期,由于大脑组织缺氧,大脑皮质运动区受到刺激,容易出现癫痫,当出现癫痫时,要及时向医生汇报,使用抗癫痫药物,肌肉注射苯巴比妥、安定,并立即静脉滴注抗癫痫药;在癫痫持续期间,可以缓慢地给10 mg安定,在发作结束后,用丙戊酸来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7)康复护理。术后的康复护理可以使病人的神经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针对病人的情况,要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康复方案,对有精神疾病的病人进行大脑训练,由简单到复杂;对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则要从口腔肌肉,逐渐增加到单词、单词、断句等,反复练习,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康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软件中,计量t检验,计数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

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比较(x±s)

组别

时期

神经功能NIHSS评分

焦虑情绪SAS评分(%)

实验组

护理前

23.21±1.21

68.12±2.91

护理后

11.52±0.21

35.21±1.21

对照组

护理前

23.32±1.15

68.34±2.92

护理后

14.51±0.52

47.24±1.54

2.2满意度

实验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是100.0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是66.67%。

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6.67%、住院时间分别是5.52±1.12d,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是33.33%和7.75±1.45d。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是引起自发性 SAH的主要病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颅内动脉瘤是一种以体温升高、剧烈头痛、颈强直、蛛网膜出血为主的高风险疾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2]。目前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有血管内支架植入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但整体手术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危险,对脑组织、脑血管的牵扯,术后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而外科手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外科医师的熟练程度,而护士的术前准备、术中的熟练、术中的协调、术中的细心观察和精心的护理都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达到患者的满意度,确保疗效[3]

本文总结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护理和观察,提出了在手术后要注意基础护理和患者的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等神经系统体征,注意患者的反应,注意患者的症状,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并汇报医生给予及时救治。同时还要严格遵从医嘱,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微泵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对脑血管痉挛的防治至关重要[4];科学、规范的护理,要注意各种有刺激性的、有创伤性的手术,术后早期不要用力拍背、翻身等,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引起颅内压升高的因素,减少颅内再次出血的危险。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无菌,避免出现并发症。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病情会有很大的改变,不同的患者个体情况,治疗效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以达到预防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目的[5]

本研究显示护理后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焦虑情绪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焦虑和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程慧敏,张增梅,郭付有,杨芳. 动脉瘤夹车的设计与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03):81-83.

[2]黄勇强,樊宇. 神经外科ICU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7):118-121.

[3]王远鑫,李艳丽,苏义文. 优质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预防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1,18(03):105-108.

[4]蒋莲花. 老年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开颅夹闭术的围术期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23):62-64.

[5]杨丽,张庭保,李正伟,王蓓,赵文元,李志强,陈劲草. ERAS在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15(07):47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