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从输液港留取血标本危急值的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一例从输液港留取血标本危急值的原因分析

王璐,李仪媛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518000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是一种可植入与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密闭输液装置,主要由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营养支持,输血,采集标本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优势诸多,其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植入者感染风险且对其日常生活无影响。与此同时,VPA维护操作相对简单,可每28天维护1次,从而减少对植入者静脉血管穿刺次数,保护其血管,减少药物外渗的概率,呵护植入者针刺恐惧感。此外,VPA使用寿命较长。若穿刺隔膜能让19G的无损伤穿刺针穿刺1000次,那么蝶翼针能连续使用7天,按此标准计算,输液港则可使用19年[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因发现右侧乳腺肿物,于2021年4月1日在全麻状态下实行右侧乳腺切除术+右侧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并于2021年4月23日在局部麻醉状态下行输液港植入术。胸片提示:上腔静脉置管末端约平T6椎体上缘,手术时间约1小时,术后切口良好,并于2022年4月1日行第12疗程靶向治疗,方案为帕妥珠单抗420mg+曲妥珠单抗390mg。此前,患者于2022年3月31日11:17步行入院,要求当日抽血,并行靶向治疗。报告医生后,于14:20遵医嘱予留置蝶翼针,并从蝶翼针连接采血针处留取标本,留取顺序为3支黄头管-1支蓝头管-2支紫头管。

【危急值提示】

接危急值结果时间为15:33,其提示:凝血四项APTT135.5sec。之后于16:55从患者肘正中再次静脉抽血复查,凝血四项危急值提示:APTT35.5sec。

【原因分析】

导致凝血四项APTT时间可能性较多,其中护理人员相关知识薄弱,操作手法,继而出现以下情况:

1.抽血过程操作不当。在抽血时,直接连接试管行抽血动作,未使用10ml注射器回抽输液港回血,丢弃回血5ml高于正常值,并且对试管接口处未采用含75%酒精浓度的棉签对其进行7—10s擦拭,造成呈留置检测血液污染,继而导致血凝效果不佳,致使凝血四项危急值偏高且标本留样不完整。

2.未对患者行抗凝药物使用评估。是抽血前,未对患者近期口服药物及滴注药物使用类型进行询问观察,继而忽视其近三天或近一周治疗是否采取过升白类及抗凝药物,以此造成凝血四项APTT延长,数值偏高。直至二次肘正中静脉抽样获得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正常。

【药物影响】

部分药物本身存在影响凝血机制的功能或协同抗凝的作用,例如水合氯醛、氯贝丁酯、依他尼酸、甲芬那酸、吲哚美辛、阿司匹林、保泰松、氯霉素、长效磺胺等,可使口服抗凝药物在血中的浓度明显增高。当青霉素含量达到2万U/mL血液时,可使PT、APTT延长1倍以上,INR值也延长1倍以上。大剂量的应用头孢类抗生素可明显抑制肠道杆菌,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导致因子Ⅱ、Ⅶ、Ⅸ、Ⅺ的合成障碍,使凝血指标的结果明显延长。而此次案例患者行靶向治疗(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与标本危急值无关联,根据时间推测无冲突。

【具体操作】

意识培养: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标本抽取责任感,并进行抽血前后操作考核,进而提高其标本留取常识,避免抽血操作失误率,提升标本质量。

抽血操作:血流感染是VPA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由于储液槽硅胶模下段位置易形成感染凝块积累,同时抽取时能有效检查针头位置,防止其错位,因此在抽取样本时应十分谨慎。根据医嘱抽取适量血液样本时,需对试管接口处采用含量75%的酒精棉签行擦拭7—10s,再连接10ml注射器抽取回血并丢弃(注:丢弃回血值为2~3ml即可),若需要标本收集则不丢弃回血,以无菌试管存放[2-3]

药物评估:针对类似于本案例的患者,由于其中间有出院家庭恢复治疗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家庭治疗期间用药会联合免疫力药物进行身体机能恢复治疗。因此,当患者再次入院时,应根据其前期服用药物进行详细调查并记录,尤其升白药及抗凝血药物,需对其服用时间及药物体内循环时间进行评估,以此能有效调控患者血液标本留取时间,避免抗凝或凝血不足等情况发生。

【总结】

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确诊率正在逐渐攀升。肿瘤组织标本是肿瘤研究中重要的材料,是不可再生资源。而肿瘤标本留取,不仅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有决定性作用,还对各类疾病的认知,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因此,对乳腺肿瘤患者留取每次新辅助化疗前血液标本有极高的必要性。根据本文分析,之所以患者VPA留取血样本危急值较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抽血前后没有对患者进行药物详细评估,操作过程手法不当,导致患者血液标本污染,凝血四项APTT时间延长,致使危急值增高。若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留置血标本具体性培训,提高抽血前患者药物服用评估意识,提升抽血操作正确率,继而提高标本质量,避免危急值增高。

综上,对患者进行VPA留取血样本前应对其药物使用进行评估调查,调控合适的抽取标本时间,并规范操作抽血过程,有效改善标本质量,继而降低危急值,使标本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琼.静脉输液护理的新进展[C]//.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出版者不详],2011:388-391.

[2]何雪芳,何红艳,刘莹颖,等.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6):102-103.
[3]李丹.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