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价值研究

吴旋瑶

东阳市红会医院 浙江省东阳市3221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进行黄芪为主的中药治疗,统计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NT-ProBNP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临床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期间,应主要进行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治疗,通过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NT-ProBNP水平,进而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关键词:中药黄芪;药理作用;临床价值

心力衰竭为临床老年患者常见疾病,当患者患病后,应对其临床致病原因进行系统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分析可知,当患者心脏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心脏泵血系统出现异常,进而导致患者心输出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无法满足患者细胞代谢的需求,则会导致患者患有该疾病[1]。当患者患病后,不仅会影响患者机体内的血液循环,严重时还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临床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通过改善患者临床基本症状,进而帮助患者减轻疾病带给患者机体的影响。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应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实施治疗,通过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传统治疗过程中,临床一般采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通过提升患者心输注血量,进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然而,近相关文献可知,在临床可采用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治疗,通过改善患者心功能,进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目前已经在我国临床进行有效推广[2]。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名。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经患者及家属同意。排除标准:(1)精神类疾病;(2)临床资料不完整。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卡托普利治疗,一日三次,一次0.3mg/kg[3]

1.2.2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黄芪为主的中药治疗,采用黄芪补气汤实施治疗[4]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心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心功能改善情况(x±s)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容量(mL)

左室收缩末容量(mL)

对照组

25

66.45±5.18

75.39±7.23

78.29±8.52

74.27±8.95

观察组

25

63.78±4.26

95.54±3.78

95.88±4.54

94.71±5.29

t

-

3.891

-24.698

-18.220

-19.661

P

-

<0.05

<0.05

<0.05

<0.05

2.2比较NT-ProBNP水平

治疗后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NT-ProBNP水平[(x±s)/(pg/m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两周

治疗四周

对照组

25

295.91±5.31

236.81±5.40

205.09±5.20

观察组

25

5.57±4.24

230.55±5.96

140.55±5.26

t

-

0.500

7.784

87.528

P

-

>0.05

>0.05

<0.05

3讨论

心力衰竭为临床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当患者患病后,易引发其出现机体血液循环障碍,难以进行有效的临床针对性治疗措施。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患病原因以及集体具体情况,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通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缩短临床治疗周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患者患病后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西药治疗,常见的治疗方式为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通过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进而避免出现氧化作用。临床主要使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卡托普利在进入患者气体后,可以通过收缩患者血管,进而提升患者机体内的血容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临床如果单一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临床治疗状态。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尝试采用中药代替西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还可以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在进行中药治疗过程中,临床一般采用黄芪实施治疗。黄芪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补气升阳的作用,有利于患者临床康复,当药物抵达患者机体内,可以通过调节患者机体内的免疫功能,进而提高淋巴细胞的循环发展,从多角度出发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并且当药物抵达患者机体后,可促进临床抗体生成,进而提高患者的血清水平。在抵达药用部位后,可以通过扩张患者血管周围阻力,进而达到提高患者心血流量的作用,在临床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在实施临床治疗期间,还应对黄芪的临床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性分析,并结合我国相关文献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推广我院在该领域的治疗状态,还可以提升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临床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期间,应主要进行以黄芪为主的中药治疗,通过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患者NT-ProBNP水平,进而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4参考文献

[1] 赵艳华. 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评价[J]. 健康之友 2021年13期, 9页, 2021.

[2] 张晓君. 中药黄芪在临床上的药理作用与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必读 2020年15期, 171,174页, 2020.

[3] 顾叶. 中药黄芪所具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J]. 家庭生活指南:下旬刊, 2020(2):1.

[4] 张如春. 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应用效果[J]. 北方药学, 2020, 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