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君,梁杨琴,苏霞

山西白求恩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32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研究分析,34例为对照组,34例为观察组,护理方案分别为康复训练、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最终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医特色护理;康复训练;脑梗死偏瘫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发生率较高的脑血管急症,多发于老年群体,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病情恶化速度极快,严重者会伴有偏瘫情况发生,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1]。在治疗方面,及时进行临床手术虽然可以降低危险,但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也至关重要。相关资料显示,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预后效果显著[2]。本次实验主要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6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研究分析,34例为对照组,34例为观察组,本研究始于2021年1月,终于2022年4月。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5.13±4.62)岁;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6.09±4.13)岁。纳入标准:①确诊患者。②自愿同意参加。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无法正常沟通。②患其他重大疾病。两组资料比对分析后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继续进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具体如下:①上举训练。指导患者仰卧位,两手交叉并拢且将患侧拇指放在上方,然后缓慢将双手上举,直至到达头顶上方即可。每日3次,每次10分钟。②负重训练。指导患者坐立位,对肩周关节进行外旋、外展动作,然后通过手指与肘部伸展施力将一侧身体支撑起来,同时将重心缓慢转至患侧即可。每日3次,每次10分钟。③控制训练。指导患者仰卧位,首先将肩部屈曲,然后双手前伸去触摸对侧肩部,反复训练,待到患者可以自如控制肘屈伸后,适当加强训练。

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在对照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护理,具体如下:①情志护理。患者多数存在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内心状况,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加强遵医嘱率,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②针灸。针灸前要将0.35×75mm豪针做好消毒处理,指导患者取俯卧位,刺入百会、曲池、人中、三阴交等穴位,深入肌肤1.2-1.6寸之间,以患者感知到酸麻胀痛感为最佳。每日一次,一次30分钟。③推拿。指导患者正确坐姿,用手掌揉按患者的手足三阳经腧穴等穴位,持续3分钟按压即可。每日一次,一次30分钟。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比对所有研究对象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评估,得分以高者为佳。

1.3.2观察比对所有研究对象生活质量。以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得分高即生活质量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4.0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对照组Fugl—Meyer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如表1。

表1 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x±s);分]

组别

例数

Fugl—Meyer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4

52.63±2.54

66.58±7.65

观察组

34

53.71±2.85

80.23±8.06

t

1.650

7.162

P

>0.05

<0.05

2.2 生活质量

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如表2。

表2 生活质量对比 [(x±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环境领域

物质生活

对照组

34

72.33±6.13

73.25±6.04

72.41±5.60

71.29±8.43

73.58±9.76

观察组

34

88.04±7.78

89.75±6.95

88.37±6.18

89.38±7.52

88.27±6.47

t

9.248

10.449

11.159

9.337

7.315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临床常见的脑部疾病,患者时常伴有偏瘫、昏迷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在治疗脑梗死偏瘫的常规方案中,除了手术和药物外,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此次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更佳,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分析原因为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是一种系统全面,具有针对性特点的护理模式[3]

,其中康复训练通过对患者进行上举训练、负重训练以及控制训练,能够恢复双手指关节、肩周部的运动功能,还可以缓解上肢水肿与疼痛。中医特色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针灸、推拿[4],从而疏通经络,减轻或解除神经压迫,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并通过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总之,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康复。与徐红、张娟、郑娜[5]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P<0.05)。

综上所述,给予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后,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于冉,王辉.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8):202.

[2]王静. 中医特色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1(17):118-120.

[3]武丹丹,赵红霞. 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偏瘫中对策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5):150-151.

[4]刘宇. 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活动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2):216-220.

[5]徐红,张娟,郑娜. 中医特色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