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培训在社区志愿者核酸采样中的应用及对技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个性化培训在社区志愿者核酸采样中的应用及对技能的影响

徐颖,张建云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32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个性化培训在社区志愿者核酸采样中的应用及对技能的影响。方法 抽选参与本社区核酸采样工作的社区志愿者资料共计48名,时间段为2022年4月至2022年6月,根据入选时间段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4名,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培训。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培训措施,对比两组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志愿者的采样操作、个人防护、感染控制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志愿者核酸采样中实施个性化培训有利于提升核酸采样技能,增强防护能力。

关键词:个性化培训;社区志愿者;核酸采样;技能

核酸采样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重要环节。采样的规范操作、人员培训和组织管理,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和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核酸采样管理不当,不仅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还可能出现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1]。社区应高度重视核酸志愿者采样管理工作,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针对性培训,狠抓落地实施,不断提高核酸采样质量,本研究探讨针对个性化培训在社区志愿者核酸采样中的应用及对技能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参与本社区核酸采样工作的社区志愿者资料共计48名,时间段为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根据入选时间段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4名,对照组中男性20名,女性4名,年龄24岁至42岁,平均年龄(36.88±2.55)岁;观察组中男性19名,女性5名,年龄25岁至44岁,平均年龄(37.41±2.49)岁。两组志愿者的常规基础资料具有相似性,可以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培训。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培训措施,邀请医院院感专员和临检中心的老师作为培训指导老师,培训采用理论知识和现场实操方式开展。(1)口咽及鼻咽拭子采样。①口咽拭子采集方法。被采人员采取头部微仰、口张大的姿势,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口咽拭子采样的关键点是将拭子越过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取样完毕后,将拭子头放入含病毒保存液的收集管中,拭子折断点置于管口处,稍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采集管的液体中,弃去折断后的拭子杆,旋紧管盖,将采集管置于稳定的置物架上,每例采集后采样人员均应进行手消毒[2]。②鼻咽拭子采集方法。采样人员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如进行多人混采,还应当注意混合拭子的规范操作。以10合1混采为例,依照上述采集方法依次采集其余9支拭子,将完成采集的拭子放入同一采集管中,动作轻柔,避免气溶胶产生。连续采集10支拭子以后,旋紧管盖,防止溢洒。如采集管内拭子不足10支,应做好特殊标记并记录[3-5]。(2)采样人员个人防护个人防护包括,正确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医用防护口罩、乳胶手套、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隔离衣或防护服、工作帽),规范进行手卫生。个人防护用品穿戴顺序为,戴医用防护口罩和工作帽,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戴手套。戴口罩后应进行口罩密闭性测试,确保密闭性良好。使用中口罩如遇污染或潮湿,手套、防护服如遇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去个人防护用品前,需先进行手卫生,然后依次摘防护面屏或护目镜,脱去隔离衣或防护服、手套,摘脱帽子和医用防护口罩。脱摘过程中,污染面切勿接触内部衣物,每步之前及之后均需做好手卫生,并保证手不接触污染面。(3)感染控制。①等候区。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安全距离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遮阳、遮雨等设施。②采集区。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应当为被采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③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样人员更换个人防护用品,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④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⑤医疗废物暂存区。用于暂存医疗废物,并做好收集、包装、无害化处理、交接等工作。(4)避免人群聚集。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保证人员单向流动,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采样现场精细化组织管理,由工作人员、志愿者维护工作秩序的同时,鼓励通过物理手段,严格落实安全距离间隔要求。

1.3观察指标

对培训后两组志愿者的采样操作、个人防护、感染控制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评估,各项分值均为100分

[6]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8.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7]

2结果

研究显示培训后观察组志愿者的采样操作、个人防护、感染控制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考核评分差异

分组

采样操作

个人防护

感染控制

实践操作

对照组(n=24)

86.33±4.12

84.78±2.62

80.91±1.41

78.69±3.63

观察组(n=24)

93.58±3.64

94.79±2.55

93.78±4.53

92.12±2.06

t

6.461

13.413

13.289

15.76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肺炎为下呼吸道感染,所以被检测者需要留取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如果不能掌握采样技巧,或者操作不正确,被检者通常会有感觉恶心、呛咳等表现,只有熟练掌握、规范采样操作方法,才能正确留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样本。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志愿者开展个性化的培训措施,从口咽及鼻咽拭子采样、采样人员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感染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培训,结果显示观察组采样操作、个人防护、感染控制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了个性化培训具有显著提升核酸采样志愿者技能的效果。

综上所述,社区志愿者核酸采样中实施个性化培训有利于提升核酸采样技能,增强防护能力。

参考文献:

[1]万丽,杨钰芹,杨艳英,何梅.城市疫苗接种与核酸采样“最小功能单元-集合式功能单元”模式的构建及应用[J].循证护理,2022,8(13):1777-1780.

[2]许瑞家,白岫丹,罗雨田,范宝云,梁艳,郭栩帆,万李丹,马卫平,姚晚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医院核酸采集员身心体验的质性研究[J].安徽医药,2022,26(06):1114-1118.

[3]查庆华,王晓宁,张寅,倪雪萍,陈燕,朱唯一.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医院外核酸采样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22,21(02):229-233.

[4] 宫芳芳,何栩如,孙喜琢.大样本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解决方案分析——基于深圳市罗湖区50万人群筛查实践总结[J].现代医院,2021,21(05):786-788.

[5] 徐琳,何丽仪,国宁,贺蓉.Delta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社区大范围核酸检测工作流程探讨[J].中国临床护理,2021,13(09):539-542.

[6]冒鑫娥,窦英茹,潘云龙,沈杏华,王强,孙党红,郭娜,王艳.价值链视角下医疗机构在大规模新冠病毒咽拭子采样中全流程应急管理与困境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2,33(04):456-460.

[7]王玉梅,刘义兰,熊莉娟,何嘉.项目管理视角下综合医院应对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的护理人力资源应急管理[J].护理学杂志,2022,37(05):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