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2

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高瑜

西安大兴医院急救中心 急诊科   陕西 西安710016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室中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应用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到我院急诊科室进行诊治的70例急诊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以入院先后顺序均分为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与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的研究组,各35例。并对比各小组患者各指标所需时间、伤情评估正确率及急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别患者检查结果回示时间、专科医生检查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均明显要比对照组短,且该组伤情评估正确率与急救成功率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将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应用于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地缩短各项指标所需时间,提高伤情评估正确率和急救成功率,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分级护理;CRAMS评分;急救成功率;急诊创伤;伤情评估率 

    在医院中,急诊科室作为一个重要科室,其每天会接受大量重症患者,且患者的疾病类型相对复杂,因此其救治任务较为繁重。对于急诊患者而言,有效的急救措施、准确的伤情评估均会直接影响救治患者的成功概率[1]。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应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予以干预。常规急诊护理其对于伤情的评估准确率较差,因此应寻找更为有效的评估方法[2]。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到我院诊治的70例急诊创伤患者实施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分析其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1年6月—2022年7月到我院急诊科进行诊治的70例急诊创伤患者分组,分组方法以其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性别比例为39男:31女,对照组患者年龄19-67(42.68±5.43)岁,研究组患者年龄区间为20-68岁,中位数为43岁。分析两小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间差异不具明显性(P>0.05),可纳入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包扎患者伤口,并在评估患者伤情后为其建立静脉通道,确保其呼吸畅通,同时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研究组: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1)组建小组:其成员主要由急诊护士长、创伤科医生、急诊护士等人员组成,对所有小组成员进行急诊创伤有关知识培训,并定期地对其进行模拟训练。从而来提高其自身能力。(2)伤情评估:依据CRAMS评分评估患者的实际伤情状况,主要包括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及言语5项,并根据其评分值分为重度、中度及轻度三项,对患者实施救治。(3)分层护理:a、轻度创伤患者:该类患者主要是其软组织受到损伤,指导患者按需就诊并了解患者详细情况,为其实施针对性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b、中度创伤患者:了解掌握患者病情实际状况后,应及时为其创建静脉通道,同时需要严密监测其生命体征。同时120急救车应辅助检查患者身体,并将患者安全送至医院进行诊治。其病症包括胸部损伤、颅内损伤、腹部损伤等等。c、重度创伤患者:清理患者口腔异物并对其实施吸氧、吸痰治疗,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同时应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实施插管。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实施针对且适当的救治方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指标所需时间:检查结果回示时间、专科医生检查所需时间、急救所需时间[3]。伤情评估情况及急救情况:伤情评估正确率与急救成功正确率[4]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统计数据并用SPSS 23.0软件包处理结果,在检验计量资料各指标所需时间时选择t验证,结果为(±s)表示,在检验计数资料伤情评估正确率与急救成功率时选择卡方验证,结果为百分比,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则P小于临界值0.05,反之则不存在差异。

  1. 结果
    1. 比较各指标所需时间,见表1。

表1 各指标所需时间分析(±s)

组别

例数

检查结果回示时间

专科医生检查时间

急救时间

研究组

35

35.14±10.47

8.52±3.15

65.35±11.41

对照组

35

48.95±12.43

16.52±4.36

84.63±13.21

t值

-

5.027

8.799

6.534

P值

-

P<0.05

P<0.05

P<0.05

2.2伤情评估正确率与急救成功率分析,见表2。

表2  评估各组伤情评估正确率与急救成功率(%)

组别

例数

伤情评估正确率

急救成功率

研究组

35

34(97.14)

33(94.29)

对照组

35

26(74.29)

24(68.57)

χ2

-

7.467

7.652

P值

-

P<0.05

P<0.05

3.讨论

急诊创伤在急诊科室中是相对常见的,其患者主要是由于意外事故等因素致伤,该类患者病情不但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水平,因此需要高要求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常规急诊护理评估病情主要是依据急救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其误诊概率较大,会延误患者治疗,不被推荐使用。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主要是利用CRAMS评分评估患者伤情状况后,根据其实际的伤情为患者实施针对性分级护理,其不但可以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突发事件的出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救治

[5]。研究将常规急诊护理与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进行对比,观察所得数据,明显研究组别患者各项指标所需时间更短,且该组抢救成功概率更高,伤情评估更准确。

总而言之,将CRAMS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应用于急诊创伤护理中,可以有效地缩短医生检查所需时间以及急救时间,提高伤情评估准确率及急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花蕊. 基于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30(04):115-117.

[2]邵迎春. 创伤评估的分级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急救中的运用作用研究[J]. 人人健康,2020,(10):228-229.

[3]江帆,王瑞,叶丽萍. CRAMS评分法在急诊创伤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20,18(15):1884-1886.

[4]颜春悦,陈群林,洪丹慧. CRAMS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26(01):48-51.

[5]林玉冲. ISS评分、CRAMS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11):948-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