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怎么护理?预防更重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1

糖尿病怎么护理?预防更重要

廖霞

达川区石梯中心卫生院  四川达州  635777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无法治愈,还有可能会影响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转,甚至引发各种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糖尿病患者护理的同时,还需要积极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那么,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解读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糖尿病早期,或者症状较轻时,症状并不显著,只能通过身体指标检验才能诊断出。如果中老年人群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出现糖尿病,需及时就医。

1、尿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普遍偏高,而肾脏中的葡萄糖不能被全部吸收,只能变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尿量增加、且排尿频繁的症状。

2、口干,由于糖尿病患者排尿量增加,导致体内水分大量损失,从而会引起患者口渴的问题,并且糖尿病患者即使补充足够的水分,仍会有口干的感觉。

3、食量增加,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大量流失,而体内的葡萄糖作用受损,导致患者经常出现饥饿感,从而食量大增。

4、体重骤降,糖尿病患者的体内没有充足的胰岛素,影响葡萄糖的利用,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会主动分解更多的蛋白质和脂肪进行弥补,大量的脂肪消耗必然会导致患者的体重骤降的问题。

5、乏力,糖尿病患者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会消耗大量的能力,因此会出现肌无力的问题。

糖尿病的护理方法

糖尿病的家庭护理对缓解患者病情、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主要护理措施如下:

1、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控制饮食,避免因营养过剩导致肥胖、血糖升高等问题。每日摄取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物质满足理想体重所需即可,以上物质配比也需严格遵守身体所需,并按照三餐分配以上物质的摄入量。糖尿病患者三餐需定时定量,可以有效减少糖分的吸收,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糖尿病患者宜使用牛奶、豆制品、粗粮、海鲜、新鲜的水果蔬菜等,补充身体所需的维生素、粗纤维和矿物质,减少胆固醇和盐分的摄入,禁止食用糖类及糖制品。

2、心理护理:糖尿病治疗期长,且难以治愈,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才能控制血糖变化,缓解病情。所以,家属需要给及时察觉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安慰、支持和鼓励,消除患者消极心理,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疾病治疗。

3、生活护理:①吸烟喝酒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诱发酒精肝、肺癌等器官功能损伤,还会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糖尿病患者需忌烟戒酒。②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避免出现皮肤损伤,避免引起伤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一旦患者出现皮肤损伤,需要马上对伤口进行消毒,并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如果出现伤口恶化或者愈合不利的情况,需要及时入院就医。糖尿病患者还需注意足部护理,选择舒适的鞋子,日常保持足部湿润、清洁,并密切观察有没有出现伤口、水泡或者溃疡,避免发生糖尿病足。

4、并发症护理:定期进行心脏、血压、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身体机能,避免出现心血管等方面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5、运动护理:积极参与慢跑、自行车骑行、游泳、太极拳、健身操等体育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要根据身体承受力进行调整,并循序增加,不宜运动过度。同时,糖尿病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早睡早起,不宜熬夜。

6、药物护理:糖尿病患者日常需遵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量,并及时检测各项身体数据,便于医生判断药物效果,及时进行调整。

糖尿病预防方法

1、健康饮食:为了预防糖尿病,人们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切记暴饮暴食;热量、糖分、碳水化合物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要减少食用,杜绝奶茶、甜品;增加新鲜的蔬菜、水果、豆制品等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补充膳食纤维,可以多食用薯类、豆类和杂粮类食物,有利于增加饱腹感,从而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

2、坚持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自行车骑行等运动量适中的活动,每天坚持30-60分钟,可以提高患者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3、稳定情绪:长时间焦躁紧张的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新陈代谢失常,可能会引发糖尿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消极情绪、保持心态稳定,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手段。

4、定期检查血糖:糖尿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待到症状严重时再去就医,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中老年群体需要定期检查血糖,可以起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

总而言之,糖尿病的预防对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糖尿病的护理和预防知识,对人们生命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糖尿病虽然治疗复杂、治愈难度高,但是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日常护理,还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疾病恶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