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误区及安全用药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10
/ 1

儿童用药误区及安全用药原则

杨宇

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儿科,四川 射洪629200

家庭自购药品已是普遍现象。很多的家庭都备有“小药箱”,储备了一些常用的药品。一旦孩子生病了,家长们有的按家庭备用药物的说明书给孩子用药,有的是听从上一辈的经验给孩子用药,而有的家长则从自己接触的互联网、报刊、书籍等方面的医学知识,来应对孩子日常的小病小痛。这本来也应算是件好事,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系统的医学知识,在药物使用上容易走向误区。接下来,给大家说说儿童用药存在的误区以及如何安全用药。

一、在儿童用药方面,家长们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1.凭经验购药用药

孩子感冒发热是常见症状,有许多家长家中都备有感冒药、退热药,一旦孩子出现发热症状,就“凭经验”给孩子服用。当退热效果不佳时,又随意增加退热药剂量,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引起小儿虚脱甚至休克。一般小儿的体温在38.5℃以下时,可不着急用退热药,可用物理方法降温,以达到退热的目的。只有体温≧38.5℃时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

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当孩子发热温度过高,又得不到及时的降温处理时,有的小孩容易发生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情况。这时作为家长千万要保持镇静,首先将孩子平放在床上或平板上,然后松开孩子的衣领或任何影响呼吸通畅的衣物,再把孩子的头侧向一边,以防误吸。如果孩子持续抽搐,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1. 将成人用药量减半给孩子服用

小孩感冒是常有的事,有的家长为了方便直接把成人药一分为二给孩子吃。将成人用药减半并不能精确地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减半,这样孩子服用后有可能引起服药过量甚至药物中毒。因为成人药和儿童药对人体的要求是不一样,成人药对肝肾功能的要求更大,所以孩子生病了,还是得服用专门的儿童药。

3.乱用抗生素

有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热,就马上给孩子服用退热药,随即又服上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防治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对于那些因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是有必要的,而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抗生素是无效的。所以,针对小儿发热一定要明确了病因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抗生素。

4.随意停用抗生素

有些家长在孩子出现发热、咳嗽或流脓鼻涕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在明确了患儿病情后,会使用一定剂量的抗生素。但临床上有的家长在小儿病情有所好转时,担心抗生素对孩子产生副作用,不能多用,就立即给停了药,但当患儿病情反弹时,又将抗生素给用上。这样用用停停再用用,会使病情反弹或迁延不愈。所以,一旦使用了抗生素,即使病情好转,也要坚持用够疗程。

5.孩子生病就要求输液或打针

从用药安全的角度来讲,静脉给药的用药风险远远大于口服用药。因为静脉输液用药是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容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而口服药物需要通过消化系统的分解吸收后再进入血液,相对要安全得多。

二、儿童安全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1. 科学用药 在给小孩用药前充分了解药品的使用时间、频率,每日次数、用量等,严格按药品说明书使用方法给小儿用药。不要随意将成人药物减量给孩子服用。

2.按医嘱用药 严格遵照儿科医生的医嘱用药,同时在用药时严密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从而降低因服药不当对小儿造成的影响。

3.避免混合用药 因为每种药物的成分、作用都不一样,把药物混合着吃,既影响药效,又有可能发生药物反应。如果确实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品,那么合用药品种不宜超过3种,同时还必须掌握影响药物效果的因素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其它 避免给小儿滥用滋补和维生素类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