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0-09
/ 2

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分析及对策

周成云

邻水县妇幼保健院(四川  邻水县  638500)

摘要: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导致标本实际信息与录入信息不一致,尤其是出现阳性结果时,使阳性者不能被追踪,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对邻水5.09新冠疫情期间部分信息错误进行原因分析,结合我院负责采样点质量控制的经验,针对性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对策

核酸采样信息录入与标本是对应关系,标本检测结果对应录入的信息,如果信息录入错误,被检者得不到结果,检测结果找不到被检者,尤其是出现阳性结果时,因结果不能对应检测者,使其阳性结果无法追踪,导致严重的后果。本文以四川省核酸检测信息系统为基础,收集整理我院负责的采样点采样数据和邻水县中医医院检验科5.09新冠检测数据,追溯和分析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的原因,并结合我院14个采样点质量控制经验,对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对策。

1.错误类型

导致核酸采样信息录入错误的因素较多,有外界环境因素、设备因素、条码因素、人为因素等,但从产生的先后顺序来说,主要分为录入环节错误和核对环节错误。

1.1录入环节错误。

录入环节导致的错误,是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信息录入的准确性,导致信息录入与实际信息不一致导致的错误,包括检测机构选择错误、标本条码录入错误和身份信息录入错误。  

1.1.1检测机构选择错误

在信息录入没有选择对应的检测机构,因检测机构不能识别条形码,导致该批标本无法上传结果的错误。

1.1.2条形码录入错误。在录入被采样人员信息前,需要先录入条形码信息,通常条形码是通过手机扫码进行录入,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输入或更改条形码信息。但因多种因素导致条形码数字(字母)与实际不一致或缺位的错误,叫条形码录入错误,统称为“跳码”。

1.1.3身份信息录入错误。身份信息录入错误是在手动或自动输入身份证号码时,身份证号码与被采样人员不一致所致,出现“被覆盖”或“张冠李戴”的错误。

1.2核对环节错误

因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信息录入环节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的错误,基于此,在操作流程上要求录入信息后进行核对,把录入环节的错误通过核对来更正,不让信息错误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但在核对环节,因流程不熟忽略了核对,或因注意力、视力等因素影响核对没有发现错误,导致错误结果进入到检测环节。一般来说,核对环节一般不会产生错误,但会让错误延续。

  1. 错误原因分析及后果

2.1检测机构选择错误原因分析及后果

检测机构选择错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信息录入时,没有选择或错误选择检测机构,没有选择会自动默认上一次的检测机构,错误选择就是应该选“甲”机构却选择了“乙”机构,默认选择和错误选择都不是该点对应的检测机构,而标本又送达了该机构。另一种是信息录入正确,但标本送达到了另一机构,这种情况常见于标本量不多时,转运人员把不属于一个检测机构的几个采样点标本一并送达了该检测机构。不管是那种情况,导致的结果都是送达的检测机构与输入检测机构不一致,因没有选择送达的检测机构,送达检测机构无法读取该批标本的信息,导致该批标本的检测结果无法上传。如果该批标本中出现阳性结果又不能锁定采样点,导致追阳困难。据(邻水县中医院检验科)统计,在5.09新冠疫情期间,该检测点共收到集采标本34259管,标本信息错误(机构选择错误和条形码信息错误)127管,错误率0.37%。

2.2“跳码”原因分析及后果

2.1.1外界干扰。条形码是通过“条”和“空”的宽窄来代表数字或字母,根据反射光强弱来识别“条”和“空”所代表的的字符。当出现影响光线反射和设备接收的情况,都可能导致跳码。影响光线反射的因素有外界光斑、局部逆光、雨水干扰、洗手液凝胶黏附、条码模糊或瑕疵等。影响设备接收的有手机被覆防护膜(样品袋或面屏膜)不平整和/或透光性能差、异物(消毒液、洗手凝胶或雨水)等干扰摄像头、其他光电干扰信号接收、手机发热或亏电导致性能不稳定等。

2.1.2输入错误。标本采集完成提交以前,条形码可以手动输入或更改,通常操作中,是先输入条形码,再进行被检者信息录入,在输入条形码时,可能导致输入错误或缺位。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手动输入被检者信息,因雨水、手机被覆膜等影响,导致被检者信息输入时进入了条形码对话框,无意识中更改了条形码。

不管手误输入错误还是外界干扰,跳码导致标本张贴的条码数字与录入的数值不一致,一位或几位数字出现错误或缺位多位。跳码产生的后果是该管被检者信息无法查询,当出现阳性标本又不能锁定采样点时,追阳非常困难。在同一套编码体系中。跳码还会占用未使用条码编号,后续可能会遇到“该条码已经使用”的提示。

在我院追踪到的4例(见表1)跳码标本中,标本录入提交后,即使信息录入人员发现了“跳码”也不能更正,只有检测机构“将错就错”,按实际录入的数值作为被检条码,保持输入码与检测码一致,可以让该管结果在平台上查询到。

  表1                               4例错误条码追踪表

张贴条码数值

录入数值

错误数值位数

错误类型

处理方式

备注

662328859475

662428859475

4

3变4

按录入条码出结果

已处理

662358553020

642458553020

2,4

6变4、3变4

按录入条码出结果

已处理

662355677147

642455677147

2,4

6变4、3变4

按录入条码出结果

已处理

662377850156

660029850156

3,4,5,6

2变0、3变0、7变2、7变9

按录入条码出结果

已处理

2.3身份信息录入错误原因分析及后果

身份信息录入错误主要有号码输入错误和信息未提交两种情况。

2.3.1号码输入错误。输入身份证号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动输入,手动输入错误就是在输入被检者身份证号码时,一位或几位数字输入过程中导致的错误。另一种是(手机)自动扫描,自动扫描错误就是设备在扫描身份证时,因身份证保护膜破损、外界因素或手机原因导致身份证一位或几位数字识别导致的错误。身份证号码录入错误,会导致“查无此人”或“张冠李戴”。通常情况下,“查无此人”会立即更正,而“张冠李戴”如没与被检者姓名核对,可能错误会继续。顾名思义,“张冠李戴”会导致“张三”的结果戴到“李四”身上。自然“张三”采了标本却查不到结果,而“李四”如果进入同一平台,虽然没有取样,却能查到该次取样的核酸检测信息。

2.3.2信息未提交。信息未提交错误主要在混检中出现,就是信息录入后没有提交,然后继续录入下一信息,如甲的信息未提交,继续录入乙的信息后再提交,则甲的信息被覆盖,设备只认为录入了乙的信息,导致甲信息采集不成功。该种情况会导致该管拭子数多于信息录入人数。如果被覆盖者是阴性,其他人结果查询不受影响,如果是阳性,会导致追阳陷入困境。

3.对策与建议

3.1改善采样外部条件,如使用雨棚、安装明亮柔和灯具,加装防暑降温设施,减少强光、弱光、雨水、闷热天气等的影响。要求信息录入人员使用性能稳定且匹配的手机,带上备用电源进行信息录入。使用三防条码(防水、防酒精、防磨损),减少条码破损的几率。加强被检人员的组织,根据人数分时段分栋分层通知,避免一窝蜂涌入导致场面混乱。

3.2建立内控制度。一是加强人员培训,通过培训,大部分(与有无医学背景无关)能够胜任该项工作,对于多次培训仍然错误频出的要及时更换。二是人工纠错,在现有技术情况下,设备识别错误是不能避免的,因此人工核对是纠正错误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录入身份证信息后必须与本人其他信息核对,无误后方可提交。条码信息需要逐一核对数字,必要时实行双核对,保证条码的准确录入。三是采样器数量控制,即以采样器(拭子)的数量来核实该管的人数,能及时发现信息被覆盖的问题。四是通过平台配对检测机构,即选择了采样点便自动选择对应的检测机构,减少人员选择的错误。五是条形码分号段分区域使用,即在同一条形码编码规则下,结合各区域人数分配编码,如某地各县(区)被检人员都不足100人万,编码后第七位从1—9进行区分,不是该区域的编码段出现平台及时提示,减少跳码的几率。

3.3理清链式对应关系,便于结果双向追溯。即理清居民——社区——采样点——标本转运——检测机构的链式对应关系,任何一环出现问题,可以逆向追溯,可以顺向解决。社区(网格)按照楼栋楼层,按户登记区域人员,并对是否采样进行记录,一则能及时了解该采样进展,再则可以顺向或逆向追溯问题和解决问题。各采样点标本要单独送检,不能与其他点位标本混送,以便出现问题能锁定点位,便于追溯,采样点标本量较大的,采样台较多,可以通过固定标本箱确定采样台。检测机构在进行标本信息录入时,按照采样点来进行信息录入,不能与其他点位信息进行混录,出现问题就能锁定采样点位。采样点在追溯沟通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社区发现和检测点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采样点,以便相互协调追溯。

3.4扩张平台功能。针对反馈的问题扩增功能,如号段锁定、电话查询、错误提醒等。

总的来说,任何信息录入设备都有可能出现识别不精准的情况,加强核对是减少错误的最有效手段。当核对没有发现错误时,必须建立有效机制追踪标本对应的检测者,“做了白做”事小,发现阳性但不能锁定阳性者事大,社区、采样点、检测机构的合作,能够有效追踪标本对应的检测者,以期望在类似场景下能有效对应。

本文的完成得益于邻水县中医医院检验科的大力支持和我院百余名核酸采样人员的艰辛付出,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我省多地出现疫情,故总结我院在采样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便各地组织借鉴,早日控制疫情,以回报各地在5.09疫情期间对我们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大数据技术服务中心,四川省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培训手册 2021.10.21.

【2】邻水县卫生健康局,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培训手册   2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