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对策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论城市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对策研究分析

张春凤

身份证号码:450923198707107842

摘要:城市道路施工对施工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建设出优质的城市道路工程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提升,优化了城市道路交通运输问题,增加了城市道路的使用周期及安全系数,也为城市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重要意义;施工技术;对策

一、城市道路工程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逐步显现。城市道路施工不仅要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还要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才能推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城市道路施工需要不断完善和升级,同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出行提供了便利。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水平有限,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技术和质量问题无法满足施工环境和实际使用的需要,在施工理念和设计方面仍然需要不断升级,才能减少后期道路维护的问题,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如今,高频率地使用道路导致资金大部分花费在道路维修方面,不仅对道路的正常使用带来不利影响,还影响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配置的优化。城市道路施工技术仍然是当前工作研究的重点。

二、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概述

2.1路基处理

路基开挖对于道路施工来说较为关键,需要基于施工填方的相关流程展开施工。施工阶段必须按施工方案明确挖方深度、路槽宽度。通常路基施工需要先组织实施测量放样,做好道路红线的放样工作。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大致整平。对路基进行填土操作时切忌利用腐植土、淤泥、冻土等。再者,施工时还应在基底外部做好排水沟,从而有效控制地下水位,确保雨后路基附近不会出现积水情况。第三,填土路基则需要通过断面分层的形式来填筑并压实,需要根据压实厚度选取压实器械,并根据相关标准、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为了确保路基压实的均匀性,必须严格遵循压实顺序,并对土壤含水量、塑性、CBR等进行检查。

2.2管道敷设以及钻孔

管道的敷设形式是多样的,在对管道进行敷设的过程当中,一般都是选用新材料HDPE管道,利用热熔的形式进行连接,具有可靠程度较高,施工效率较高的特征,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新型管道材料。值得借鉴使用的是顶管施工,顶管施工减少了对路面的开挖及引起的交通限行,营造了整洁美观的环境。顶管施工敷设管道应利用水平导向钻机,而钻孔的具体方向应沿着管道敷设方向,钻孔结束之后需要将导向钻头取下,然后进行反方向钻孔。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各地区地质条件所呈现的区别,在具体实施管道敷设之前需要利用GPS技术进行实地勘测,继而对当地的地质情况做出良好的掌握。钻孔施工所呈现的导向主要是利用电传感仪器进行控制的,以电磁波的方式把信号发射给钻头,然后对钻头的具体位置、深度以及温度等数据做出实时监控。要是遇到了卵石底层的情况之下,需要利用全地层钻机进行施工。

2.3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目前是城市道路施工中的主要材料,因其造价成本、技术水平要求相对沥青混凝土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道路的质量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严密控制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技术要求。在混凝土的配比上要依照区域实际自然环境来确定材料配合比,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应避免水泥细度小等因素,确保混凝土在初步凝结时就具备相对较高的硬度。在低气温的环境下施工,要在混合料中增加适当的添加剂,确保混凝土的原材料能够充分的融合。在混凝土的配比中要对坍落度等因素进行考虑,在施工环境以及施工要求的基础上,将添加剂掺入到混凝土中。混凝土摊铺时要选择适合的摊铺机械,同时养护混凝土道路也非常重要,要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提升道路的抗震以及抗碾压程度,保证抗滑构造深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此混凝土施工时应结合具体的环境状态进行施工,要避免混凝土风吹日晒,养护阶段要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的状态。

2.4控制城市道路裂缝技术

在施工的过程中,想要避免道路出现裂缝等问题,就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的客观环境决定相应的施工方式,只有规范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才能延长整个道路的后续通车寿命。在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道路进行试验通车,考察混凝土道路的裂缝可能,并且利用科学的方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可能发生的裂缝事故。另外,对于部分昼夜温差大的城市,施工单位也要使用温度耐性高的材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三、提高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对策

3.1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对道路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确保整个项目的正常开发和顺利完成。所以,我们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首先,要安排专业性强、操作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绘制城市道路项目的设计图纸,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合理性、安全性和科学性。其次,积极鼓励技术人员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并将其运用到施工实际中去,对其完善创新。而且,施工技术人员要在施工实际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应变能力,一旦发现施工技术问题要沉着应对,根据自身专业判断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施工问题,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而对于施工项目合同条文,施工技术人员要细致研究施工合同,若发现合同中某些内容不符合施工实际要及时提出;对合同中新增内容或改变内容,施工技术人员要及时跟项目人员做好沟通,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3.2提高路面原材料的质量

在对路面原材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根据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要求选择适合施工地区的原材料,选择具有较高强度和耐磨的材料,保证施工路面能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路面施工材料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道路路面的最终质量,因此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和筛选。

3.3合理分配建设资源

为了提高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效率,必须在项目开工前进行全面的建设资源准备,明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确保今后的建设工作更加顺利。城市道路工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延误时间越长,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就越大。可以看出,建设资源的总体配置可以减少后续建设过程中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保证政府资源的集中,可以提高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效率。

3.4培养现代化的施工人才

施工人才是促进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因素。企业要重视对施工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断完善施工管理者和操作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尤其是要加强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以及操作人员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对道路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企业根据城市道路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知识的普及和技能的培训,使一线施工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能力和经验同时得到提升。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当中,对融入现代高新科技的各种新型施工技术加以良好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安全,继而呈现出更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此,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积极探索,对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加以借鉴,与我国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继而创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体系,为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也为国民经济长期保持健康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元,刘洋,李徽.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1):53-54.

[2]赵庆国,徐留洋.市政工程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201-2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