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浅析当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

张千,徐勤思,韩菲通讯作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民用航空学院

1.引言

互联网自1994年被引进中国以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迅速走进了千家万户,并基于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互动方式——网络互动。互联网发展至今,我国已有近10亿网民,我们的生活已经与互联网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同样会受到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世界由于其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的高度自由和舆论环境的到了无限放大和解禁,这就导致了网络环境日益恶化。大学生作为网络传播的主力军,活跃在各个网络平台中,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信息,同时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但在当代网络环境逐渐恶化的背景下,网络世界中的消极信息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维和判断产生影响,进而对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价值观树立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剖析当代网络环境,探究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提出应对之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网络环境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距离障碍不复存在,社会交流大幅增加。社交平台已成为大多数人,特别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在接收到大量网络舆情事件的同时,网络平台的可匿名性为人们肆意评论舆情事件及其当事人提供了环境。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逐渐派生出“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或“互联网自由”这一新型人权[1]。而由于互联网准入门槛低,网络素养参差不齐,开放的交流活动中非常容易出现丧失理性的发泄、谩骂等语言攻击,而人们又很难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和筛选,进而影响自身的情绪与理性判断,这就导致了当代网络环境不断恶化,其主要表现为持续挤压用户生存空间以及不断增加的网络负能量。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交流活动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由于网络中互动主体的匿名性与开放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突破了“身份”、“职业”“地域”等界限,人们能够与世界各地、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流,同时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种“自由”却常常超出礼仪、道德甚至法律的界限。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艾勒·诺依曼提出的“沉默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人们在“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下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2]。当网络中出现不同的观点时,在匿名性的影响下,一些网络素养较低的用户容易被情绪裹挟,从探讨观点变为发泄个人情绪,甚至对对方进行语言攻击。对于人数较少的一方,则会害怕被攻击不敢发表观点,只能“随大流”。这便导致持少数观点的用户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网络环境逐渐出现“一言堂”现象。同时,由于负能量较高的用户通常情绪更加不稳定,更容易丧失理性,挤压正常用户生存空间,使得在网络世界中负能量反而更能赢得话语权。而在充斥着负能量的网络空间中,人们的情绪也难免会受到消极影响,如此恶性循环,网络环境便愈加恶化。

3.当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逐渐成为网络传播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敏捷的思维能力以及优越的适应能力,是大学生最突出的特质,因此大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到网络环境中,同时获取大量信息,并且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大学生正处于刚刚成年的状态,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仍有所欠缺,更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当下,不断恶化的网络环境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极端的网络环境会放大个人情绪,大学生作为极易受网络环境影响的群体,常常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对他人的错误难以容忍,站在道德制高点肆意发表审批甚至中伤他人的言论,另一方面自律性不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输出,不能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负责。受此影响,大学生便更易受情绪控制,不断降低理性思考的能力。同时,由于网络环境更加“自由”,大学生容易沉溺网络世界,缺少与现实社会的交流沟通,内心逐渐封闭,导致人际交往能力的减退。随着网络空间中“审判”、“骂战”等极端言论越来越多,大学生也在经历“暴力脱敏”的过程。暴力脱敏理论认为脱敏效应是指反复面对一个导致焦虑、恐惧的刺激时,这些负面情绪反应逐渐消退的现象[3]。依据暴力脱敏机制,当大学生面对过多的极端言论与负能量时,会逐渐“脱敏”,最终导致大学生对不当言论的控制能力以及对他人的共情能力逐渐降低。

由此可见,当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网络环境的消极影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正向发展。

4.当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消极影响的对策分析

如何应对当代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究其源头,最重要的是改善网络环境。现如今,大众对于网络世界的法律意识仍然较为淡薄,在网络平台发言时,难以考虑到言论的法律法规限制以及造成的社会影响,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得网络空间的监管困难。因此,为改善网络环境,不但要通过新旧媒体平台加强普法力度,让大众树立互联网法律意识,同时也要加强网络平台监管,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惩处,对网络乱象进行有效规制。

对于大学生来说,更要注重积极地引导。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较为敏感的时期,当发表不当言论时,一味地批判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与之相反的是“德西效应”,即加强正面引导。大学生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群体,常常渴望提高自身价值,于是迫切希望得到他人认可,来提高自信心与自尊心,这也是大学生更愿意在网络平台上发言的原因。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强化“德西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运用恰当的网络语言发表观点,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同时,学校应当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学习心理学知识,及时与学生沟通,加强网络素养的教育,普及法律法规。同时,学校要多开展线下活动,增加学生的交流互动,防止学生沉迷网络世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网络平台也应注重平台风气的建设,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正向宣传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独立思考和理性表达的意识。

5.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环境由于其特有的开放性、匿名性、高度自由性,使得网络用户发言时的极端性和排他性难以控制,进而导致用户生存空间持续挤压以及更多的负能量充斥网络平台,网络环境不断恶化。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中最活跃的一部分,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当代网络环境不断恶化的状态下,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性判断能力、共情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各个方面均会受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当下问题,不但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平台的普法和监管,而且需要学校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线下交流活动,引导大学生提高网络素养,积极创建生态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高一飞.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与司法关系[J].中外法学,2016(2):486-517.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9.

[3]Carnagey,N L. Anderson,C A.,& Bushman,B J. The effect of video game violence on physiological desensitization to real-life violence[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