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浅谈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

秦巧琳

成都市龙舟路小学

摘要: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而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本文将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课程标准,从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研究意义和实践方法系统的分析,为小学音乐教师们提供可操作的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2年3月,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通知》,明确学校课程实施的工作要求,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质量。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而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本文将以落实“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课程标准,从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研究意义和实践方法系统的分析,为小学音乐教师们提供可操作的方法与路径。

一、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为基础,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有序规划,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教学设计。

二、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意义

1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将知识转化为“本事”的核心力量,而这样的“力量”则需要教师们发挥“引领”、“刺激”、“带动”的作用,将教的能量转化为学的力量,彻底放开学生的能动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音乐大单元的教学设计,就是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学科实践为抓手,引领学生真实的、深刻的体会整个单元学习的完整发生。以大概念大单元为骨架,刺激学生使用自身能力去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在一个个情景中、问题中、任务中串联知识,形成架构,举一反三,从而夯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2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师要跳出“课时”看“单元”,从“小单元”看“大单元”,从“音乐学科”看“艺术课程”和“义务教育课程”,从教学中抽丝剥茧,最终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个课时中,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要求教师更加具备“大概念”的思维,能够分析教学的要素,通过对学科、课标、教材、学情、重难点及教学方式的分析编制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丰富的教学流程实施教学,得到评价反思及改进,实施“教—学—评”的完整性和指导性,从而得到自身的提高和发展。

3有利于引领新的艺术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除了音乐学科,还包含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科目内容,培育的核心素养都是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及文化理解,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加持下,实施系统的、有深度有梯度的学科融合得以实现,而基于教学主题的学科融合,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课堂以教本位向学本位转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参加艺术活动的创造力,而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动态的生成,也是新的艺术教学理念目标。

三、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方法

小学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为基础,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教材中有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教学诸要素有序规划,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必须具有整体性、相关性、阶梯型和综合性,而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作为导向。

1以音乐学科学段目标为导向

新课标中,按学段划分,六个年级分别被划分在:1—2年级第一学段、3—5年级第二学段,6年级则被划分在第三个学段当中。而每个学段的目标要求是不同的,第一学段,它的学段目标要求倾向于“初步了解”和“感知体验”,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将游戏与音乐相结合,那么我们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学龄特点的优势,比如动作灵巧,活泼好动等特征,以“音乐游戏”或者“身体律动”为灵感设计大单元课题,而针对于低段最难解决的识谱问题,则可以在大单元主题下,选择几首音区相近,难易递进的歌曲,串联相同知识点,顺序性教学,采用柯尔文手势、“回声”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寓教于乐。

2以人文主题为导向

翻阅小学音乐教材,不难发现,每个教学小单元都是以人文主题撰写的,那么如何打破“小单元”构建“大单元”,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点了。例如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第四课《美丽家园》中包含了一首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一首藏族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第五课《快乐的舞蹈》中包含了一首傣族歌曲《金孔雀轻轻跳》、一首彝族歌曲《喜鹊钻篱笆》,第八课包含了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新疆是个好地方》以及一首新疆哈萨克族歌曲《我爱雪莲花》,恰巧可以构建一个《多彩民族》的大单元主题,从各民族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等引导学生文化理解,从各民族的舞蹈表演、音乐演唱、乐器演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达到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教学目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进行了铺垫,在此单元学到民族乐器,也可以再延伸为“民族乐器”相关的大单元。

3以知识点为导向

    戏曲是小学音乐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板块,在小学音乐12册教材中,包含了三个完整的戏曲单元,分别是四年级上册的第八课《龙里格龙》、五年级下册的第五课《京韵》以及六年级上册的《京腔京韵》,除此之外,在二年级下册第二课《难忘的歌》当中初次出现了一首戏曲欣赏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在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美妙童音》中也出现了一首戏曲欣赏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经过12册的教材梳理,可以得到一个《戏曲之旅》的大单元主题。值得注意的是,戏曲演唱不仅仅是识谱辨词,而是要唱出“戏味儿”,所以在学唱的过程中一定要化繁为简,分段学习,激发学生尝试、对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了解戏曲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的新课标总目标相呼应。

结束语

   除开以上三点的设计导向以外,以课内外的教学设计为导向,联动课堂内的教学向课堂外的社团拓展拔高,或者与本校的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结合、进行跨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都是不错的选择。在新的教育改革下,时代给予了教师们更广阔的发挥平台,但是我们始终要牢记,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良创新,一定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重任,让学生无论从思想、能力上还是在音乐领域的整体素质方面,都获得有效的提升,担得起民族复兴大任,成得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2022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赵翠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探析[J].大舞台,2011(02):154.

蔡伶俐.小学音乐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才智,2009,(06)

陈青青.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

林发友.基于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J].黄河之声,2019(11):92.

滕桂海.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14):16-17.

娄晓丽,肖婉秋.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实施途径[J].北方音乐,2019,39(3):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