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8
/ 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路径分析

王方芳

身份证号:522731199801130022

摘要:小学生应当感受到社会主义建设环境的幸福感,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向,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探索实践以及勇于创新中每一名小学生都成为发展的火种。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成长的黄金时期,拥有正确的价值目标,参与学校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方向,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中遵守价值标准,让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小学教育阶段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路径,解决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班级建设实践,合作学习实践以及学生的自主实践中,潜移默化的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学生的社会贡献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学教育;路径

教学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小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学生来到校园,展现学生的学习个性中教师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教育特点进行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的进行总结探索和学生价值观有效引导,与学生共同合作,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内涵,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实际价值中,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快乐氛围。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家庭教育环境以及班级文化环境,形成师生共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新时代小学生。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问题和优势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参与学校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认识,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程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让学生拥有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正确方向。学校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从理论内涵的学习上升为实践教学活动,让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形成合作学习状态,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环境下,小学生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和谐的校园氛围以及学生参与实践教育活动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依托环境。教师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不同问题,一边贴近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向,形成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活动,一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价值,让学生看到新时代环境的与众不同,展现自我价值。

(一)教育观念的陈旧,与时代发展相脱轨

学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舞台,学生在参与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需要改变原有的学习状态,形成与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相一致的学习内容。然而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陈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注重结果,忽略过程,让学生很难形成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感,与时代发展相脱轨中学生盲目参与。

(二)理论融入为主,学生无法消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民族发展的灵魂,也是在社会主义特色化建设中进行教育实践的有效方向。然而有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以理论输出为主,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为,学生片面的参与以及片面的理解中失去了实践的正确方向,让学成在强大逻辑理论的推动下无法进行消化。

(三)展现价值,探索融入优势

小学生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的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全面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团结性和稳定性,学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多能型人才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真正的让教师和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形成对国家的归属感以及荣誉感的同时,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将是展现教师教育价值以及学生学习价值的重要过程,也是在探索相应的融入优势中,提高学校教育水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教育的路径

教师宏观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发展内涵的有效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小学教育实践中,探索相应的路径,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难点,保持教与学相统一的同时,采用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式,让教师与学生积极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积极的合作,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中,实现学生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体系。让学生遵纪守法,提高道德素养和做人标准,形成高尚道德情操中,在生活实践中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以合作为基础,家校共同融入

小学教育教学是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素质教育环境下,以合作为基础,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氛围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环境。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尊重学生,家校合作,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效解读。教师与学生合作,展现学生的学习优势,形成与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同步状态。家庭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有效合作,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认知。例如在家校共育的环境下组织《做文明小学生》活动,分组合作实践,认识自己,展现优势。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代化融入

有的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中,采用理论知识讲解的方式,让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很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有效的情感共融,小学教育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融入,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现代化的融入方式,展现教育的多元化以及创新化,提高学生社会共识度。例如在校园环境中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建设,让学生运用实际行动进行榜样的效仿,产生友善、文明、和谐、诚信的活动状态。

(三)班级活动中融入,学生文明发展

班级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重要阵地,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为和谐社会做贡献,形成爱国主义情怀,促进学生的文明发展。例如在班级建设中教师组织《做爱国的担当者》活动,让学生将爱国思想与班级建设相联系,为班级做贡献,产生爱国建设的新思维,相互合作,真诚相待,共同发展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总结    

小学教育实践中积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参与社会建设以及远大目标的形成,新时代环境下学生遵守规则,拥有法律意识,提高自我认识中融入和谐社会。教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实际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参与社会实践、家庭实践以及班级建设,共同合作以及文明实践中促进小学生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兴权.如何在小学教育中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吉林教育,2015(7):146.

[2]赵申,王永录.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课程教育研究,2015(3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