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生就业工作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高校艺术生就业工作体系研究

张楠

天津工业大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然而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并不乐观,尤其是在当前疫情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在一定时期内会比较严峻,就业压力比较大。本文从分析艺术生目前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就业育人功能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高校艺术生就业工作体系,为解决就业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艺术生就业理念教育

就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当今社会,就业是维系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稳定繁荣还是居民个人的发展、个人的价值的实现,都与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教育投资的回收,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更好实施。

一、艺术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考虑到艺术学院专业方向多、特色明,为进一步分析研判,艺术学院前期对10个专业方向进行分析,共反映问题23个,其中共性问题4个:

1.疫情导致就业实习受限。中小型公司求职机会减少,往届生再就业冲击,防疫政策导致实习机会减少等。

2.升学率低形成的二战群体。大多数同学希望继续深造,但一战由于各种原因失利,故造成大批量二战群体。

3.考公考编引起的本领恐慌。虽然近两年艺术学院的招生质量有所提高,但与工科、文科共同竞争时还会存在明显的文化课短板。

4.各方面交织的就业焦虑。疫情、居家、情感、人际交往、毕业设计、慢就业、缓就业等不端正观念等引发的综合焦虑。

二、下一阶段工作举措

1.精准摸底掌握学生求职意向。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有效开展精准性就业帮扶,消除学生不就业、待就业思想,用数据对比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就业现状,提供专业就业指导,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聚焦就业高频需求开展简历修改、模拟面试、考研复试指导等;面向“三困一少”学生群体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推荐就业机会。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针对性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南以及就业指导服务。

2.加强就业联动对接:“一对一”对接每一名辅导员;“点对点”对接各地校友会和合作企业包投简历;每日在校友群发布状态保持就业关注度;每周与专业系主任和教工党支部书记沟通联系;根据就业困难学生实际加强家校联动。

3.多种方式开展大学生择业理念教育。每个人的就业观念,都会受到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主动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己,对今后自身的发展方向、经济收入、工作地域有一定的设想,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避免求职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健全工作体系做好职业规划。树立从大一开始的就业工作推动观,制定分年级的就业工作体系和职业规划。

4.发挥校友资源拓展就业渠道。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校友会和学院教师,进行新一轮的校友沟通联络,并根据学生求职意向定向进行就业推荐。

5.营造全院齐抓共管就业氛围。每周向学院领导班子汇报就业工作进展,定期与研究生导师、班导师沟通就业情况,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形成就业工作合力。

6.加强就业目标设定:全体毕业班辅导员主动设定各自就业目标,形成人人有目标,周周有比较,月月有分享。大家互帮互助、比学赶超的工作热情和拼劲韧劲的工作潜力得到充分地激发和调动。

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政治问题。2022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工作难度持续加大,大学生毕业后能否成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因此,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及大学生本身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宏志.大学扩招与就业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05;2:15 页

[2] 289 万人当期毕业 124 万人还要等待[N].中国青年报,2006-11-17.第 1 版

[3] 姜好.十类应届大学生不愁嫁 营销酒店管理等需求最大[N].青岛早报, 2006-05-13.第 6 版

[4] 大学毕业生求职请做到“四不”[N].重庆晚报,2006-11-14.第 8版

[5] 殷雷.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理[J].心理科学,2004;4:993-996

[6] 李一晨.王东海.朱晓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论坛,2004;12:116-117 页

[7] 梁方正.付建祯.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状况与对策[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1 页

[8] 王宝义.论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5:39-40 页

[9] 车维汉.日本就业政策特制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2;39:20 页

[10] 车维汉.日本就业政策特制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

参考,2002;39: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