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王梓萱

盐湖区第四实验幼儿园 山西省

摘要: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有了内驱力,无论有没有外在奖励或诱惑,一个人都能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去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中,且不会轻言放弃,这就是强大的内心力量。比如居里夫人不论外界环境多么艰苦,仍然终其一生坚持在实验室默默耕耘,最终发现了镭;比如车胤、孙康囊萤映雪的故事,其实都是拥有强大内驱力的结果。

关键词:

内驱力 兴趣 胜任感 成就感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能学好,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叫做内驱力,不是要我学,是我要学,不是要我做,是我要做。那么在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南风效应,说的是南风跟北风进行比赛,看谁能够把行人的外衣脱掉,北风想我要使劲的刮,把行人的外衣给他刮掉。实际上北风越使劲的刮,行人越觉得十分寒冷,于是把衣服裹得越紧了,而南风想的办法是给行人很多的温暖,行人觉得太热了,就把外衣脱掉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内驱力是多么的重要,它也是孩子在成长中必备的一种能力。

如果孩子缺乏内驱力在他们身上会有哪些行为表现呢?

表现一: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动力。

孩子内驱力不够,其实很多时候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只对感兴趣的事情有动力。而对不感兴趣的事情没有动力,甚至不愿意做,而是会找各种理由逃避,三心二意。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搭积木,就能在积木区搭一个小时,看绘本的时候翻一页就走掉了。

表现二:做任何事情都很茫然。

孩子在做事的时候,对什么事情都不积极,没有兴趣。而且很茫然,缺乏方向性和目标感。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压根要什么?更别说有积极性了。比如我们平时选区域,刚开始总会有几个小朋友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对任何一个区域都没有兴趣,即使选了区域,做计划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在区域里做什么事情。

表现三:总是喜欢患得患失。

这类孩子做事情情绪波动很大,总是喜欢患得患失。一旦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没有人响应或者得不到支持,不会积极争取,更不会表达,只是选择默默承受。

表现四:明明很着急的事情却不慌不忙。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着急的事情,需要立刻去完成。可是孩子却不慌不忙,一点也不着急。比如早上起床半天叫不起来,刷牙洗脸磨磨蹭蹭,收拾玩具收着收着又继续玩了起来,这样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孩子内心很抗拒,缺乏内驱力造成的。

那么孩子的内驱力是怎么降低的呢?

孩子缺乏内驱力是有原因的,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孩子不积极的一面,而这种行为的出现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原因一:孩子受挫能力差

孩子缺乏内驱力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遇到了挫折,面对挫折和困难不知道如何应对,就会变得寸步难行,最后随性不再努力,顺其自然。

原因二:父母要求过高

有的孩子内驱力不够,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过度的严苛,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对,最终只能放弃,变得很消极。

原因三:孩子自身缺乏兴趣

孩子缺乏内驱力跟兴趣有关。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为什么孩子喜欢玩游戏,就是因为对游戏有兴趣,能够吸引他们。所以他们参与性、积极性也会更强。

教育孩子绝对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内驱力的培养绝对不是靠报多少兴趣班提前抢跑,或者说是物质奖励惩罚,这种简单的方式就能培养出来的。那么孩子的内驱力该如何培养呢?我们需要给孩子以下四种感觉。

一、归属感:有好的感觉才会有好的行为,有些家庭氛围根本不适合孩子学习,比如说父母经常吵架,亲子关系非常紧张,孩子一回到家,就要面对父母的各种批评、唠叨、否定,孩子经常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对付父母。试想一下,一个精神超级紧张,感觉非常不好的孩子,又怎么可能会有内驱力呢?所以父母想要培养孩子内驱力,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营造出一种适合孩子学习的家庭氛围,维系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才是培养孩子内驱力的根本和关键。

二、掌控感。有的孩子管得严表现就好,管的松就放飞自我。这些都是缺乏掌控感的表现,原因在于父母平常控制干预太多,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每天早上迎接孩子来园,我都能看到,凡是自己背水壶拿东西的孩子,从来不会忘记自己的东西,凡是水壶背在家长身上的,往往都会颠回来送第二趟,因为孩子早都忘记了那是他自己的水壶,要带到幼儿园的。这些行为就剥夺了孩子的掌控感,让孩子产生了一种这些都不是我的事,我只需要听话照做就可以了,这种依赖性对孩子影响也是非常长远的,所以我们的爸爸妈妈平常一定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他自己的事情,需要他自己去做,明确之后就要放手,并且百分之百的相信孩子是可以做到的,给他锻炼的机会。

三、胜任感。相信我能行,我能做到,我一定可以的感觉,叫做胜任感,我们平常一定要在生活当中,多去看到孩子好的方面,进步的地方,表现良好的地方,肯定他们,孩子拥有胜任感,他做这件事情就会很开心,就更想做这件事情,家长在生活中要营造这样的感觉,这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我们平时在幼儿园就会让孩子当小记者、当播报员、当小班长,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会问,学会答、学会做决定,暑假过后我们的孩子就成为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在进行小家大国或者环游记的活动中还会以大带小等各种方式帮助幼儿园的弟弟妹妹,孩子就会更加的自信,相信这种内驱力是很持久的。

四、成长感:就是要培养孩子成长性的思维,不要只关注结果,而是要关注事情本身对于成长的意义,比如说今天背不会这首古诗、拍不会篮球,没有关系,根本不要紧,只要咱们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方法,下一次一定可以做的更好,如果说父母经常能够给到孩子成长感,那么孩子就会把焦点放在不断的去提升自己能力上面,而不是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咎于自己不够聪明,进而选择逃避和放弃,想要培养孩子的成长感,父母在平常就一定要多去肯定孩子为了做某件事情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一味的盯着结果看。

其实,很多在大人眼里的“不务正业”,也许在未来正好能成就孩子的一番事业。我们就是要用自己的欣赏目光,去给孩子鼓励,去放大孩子的优点。提高孩子的内驱力,是一种更持久的学习动机,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职业理想,和远大抱负来强化内驱力,鼓励孩子参与竞争,让孩子体会到“赢”和“上升”的感觉。

教育就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过度的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想让孩子自己有动力的去成长,父母就要先成为他们的朋友。多沟通、学会尊重,懂得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能让孩子形成内驱力,变得更积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2001.

[2] 梅拾璎.唤醒幼儿的内驱力.2020.

[3] 张梅玲.主动学习.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