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屈桂芳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提高工程的进展速度,同时在机械的辅助下也能实现高空作业、远距离搬运、强负荷工作等特殊需求。对机械进行科学有效的利用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进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当前大部分企业内部对于机械管理不够重视,在行业内也有因机械造成的安全事故和施工质量问题。对于工程机械的管理强化,能够多方面保障设备处于优良状态,进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得以发挥全部性能,保障机械的顺利运行与投产,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设备管理至关重要,与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益密切相关。机械设备管理本身是一项较为繁重、细致的工作,从设备的规划、制造、安装、运输、使用、维护更新到报废整个过程,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计算机、机电控制技术等广泛应用在设备中,虽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但也极大增加了机械设备结构的复杂程度。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使得机械设备管理呈现出信息量大、内容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显然,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难以保证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作为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环节,机械设备管理亟待进行变更创新,施工企业应积极引进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以满足现今机械设备管理的实际要求。

1工程机械管理现存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大部分企业内部对于机械管理并不重视,也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就造成了机械在日常使用和维护的过程中没有可靠的参考依据,而关于机械的所有操作也并无完善流程。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企业中出现了机械随意摆放、随意使用、不规范操作、擅自拆卸维修等现象。而在企业内部对于这种问题也不够重视,从而造成机械设备的损坏、丢失等问题,但又没有明确的追责机制,进而使企业产生额外的维修或购买支出。

1.2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机械设备需要人的操作才能够实现既有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内的不断探索,当前机械设备已经有了多种型号和功能,而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机械设备在操作时也有着不同的注意要点。由于操作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可能会造成机械设备的错误操作或根据既有经验导致操作失误。在操作失误的情况下,不仅会损害机械本身,还可能因此造成安全伤害。同一设备为多人共用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的有专业能力上的差异,最终导致因自身能力问题或素质问题造成的机械设备损耗。

1.3设备缺少科学维护

为了保障设备的性能实现,使其处于稳定状态,能够长久发挥最佳性能,大部分机械设备均需要进行规范的维修与保养。设备的保养工作是指设备到达一定使用程度或经过一定时间后对其进行检修,同时更换易损件,通过保养能使设备长期处于优良状态;维修指的是设备在经历故障或损坏后使其恢复原有性能的动作。部分企业因预算问题或决策者的认知问题,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并不重视,通常情况下,日常维护工作过于形式主义或直接忽略而发生故障时,采用低成本的维修方式,最终导致设备大型问题的发生或报废。

1.4机械使用缺少监管

企业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监管机制,在设备使用时不进行监管,可能导致使用阶段的操作错误或人为损坏问题发生,而维护阶段下若不进行有效监管,可能使维护工作流程化、形式化,未对设备进行科学保养与维修。不进行监管也会出现问题发生后的责任认定纠纷,进而导致机械设备维修困难,形成的结果仍是提高企业在机械购买和维护方面的支出。

2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策略

2.1制定科学详尽的管理制度

企业进行机械设备科学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指引与约束,能够使设备的使用者和监管者在工作开展时有明确的操作建议,而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也能在制度的指引下有序进行。制度的内容应包括日常使用规范及监管措施,同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制度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与企业管理的需求进行定期更新。通过制度约束的形式规范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进而达成设备规范使用的目的。

2.2增强操作人员专业素养

当前机械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很快,各种新型设备层出不穷,而不同设备的操作方式与操作要点并不相同。在进行新设备引进的同时,可增强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对于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也应进行专项学习,并取得相关资质,而后进行设备的规范操作。在掌握了技术要点与操作规程之后,还需提高个人品德素质,建立使用过程中的财产意识,进而确保规范操作。当购买了新型机械设备时,应通过经销商培训或内部培训的形式来明确新设备的使用规范,并制定保养计划,同时将新设备相关技术要点与制度挂钩。

2.3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

机械设备耐久性能的实现离不开科学的保养与维修工作。保养工作的进行可与制度编制对标,根据不同设备的特性及实际需求,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制定保养计划,当达到保养时间或使用程度时,则设备不能继续使用进入保养环节。在企业内部可建立设备保养小组,最需要保养的设备进行科学全面的保养工作。当设备发生损坏时,需要进行及时维修,杜绝带病工作的情况出现。维修应选择具有资质的经销商进行,使用的替换件也应取得相关许可,通过正确的维修形式,也能确保设备在维修后的性能保障与安全。

2.4实施设备监理制

在施工设备整个寿命期间,主要涉及到设备的设计、招标采购、运输、安装拆除、修理、运行等多个环节,这也使得设备监理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质量、进度和造价这3个目标开展。其中,在设备运行阶段,设备监理需要重点关注这几个方面的内容:(1)设备交接的监理,组织进行设备到货清点验收和检查。(2)设备安装与拆除过程的监理,加强设备安装与拆除方案的审批,对现场的人员到位情况是否满足设备的安装与拆除要求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装与拆除严格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完成设备安装与拆除后,也需要及时进行质量验收。(3)对设备使用期间进行监理,应定期对设备的完整性、重要部位保养情况、设备整体性能、使用情况等加强检查,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相关资质进行不定期检查,同时加强受监理方提出的设备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的审批。(4)对设备维修保养过程进行监理,若设备修理中出现疑难故障,则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确诊。另需要对受监理方配件领用计划和报告进行审查确认。(5)对人员培训过程进行监理,要求在受监理方认真落实人员培训工作,协调其开展培训工作,同时针对参训人员的资格也要加强审核,另外还需要对操作人员、维修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检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中离不开机械设备的使用,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当今大部分企业内部存在对机械设备管理不重视、管理制度不规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问题,进而提出有参考意义的解决方案。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重视机械管理,规范机械管理流程与制度,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万亮.关于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00(001):116-116.

[2]黄炳深.浅谈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低碳世界,2016(13):2.

[3]胡剑锋.探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J].智能城市,2020,6(08):143-144.

[4]姚露.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及其维护技术[J].四川水泥,2020(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