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布病流行的传播风险与防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7
/ 2

牛羊布病流行的传播风险与防控对策

阿达来提·赛布力

伊宁县温亚尔镇畜牧兽医草原工作站 835111

摘要牛羊布病又称布鲁氏菌病,该病是由布鲁氏细菌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由于牛羊布病主要以感染的牲畜为源头,主要在动物之间互相传播,不易发现且不易治疗,甚至会感染人类,导致该病传染范围十分广泛、流行性强、感染力大死亡率高、传播迅速。因此,对牛羊布病的监管防控以及发病后的应对措施的研究格外重要。

关键词牛羊布病布鲁氏菌传染疾病

近年来,养殖业经济发展不断,牛羊等养殖基地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减少畜牧业流行疾病为提高牲畜的自然增长率至关重要。研究调查显示,牛羊布病作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不仅传播迅速、传染力强还会导致人体感染。因此,要想稳定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卫生要重点研究牛羊布病流行的传播风险以及对其传染后的防控对策。

1.牛羊布病的传播病因及特征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对牛羊等饮食方面的生活必需品要求更为严格和增多,从而推动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牛羊等养殖数量急剧增多。但是不同地区的养殖方式和政策存在差异,导致布鲁氏菌等细菌在牛羊养殖基地的盛行。布鲁氏菌病存在不易治疗且在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等特点,使畜牧业经济效益受损以至于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特此对其传播病因特征进行调查 :

1)在本地养殖基地健康的条件下,如有混进外来羊群与本地羊群共同养殖,出现牛羊布病感染羊群的现象,推导出外来羊群中存在感染源感染本地羊群。因此,牲畜混养是导致布鲁氏菌病快速爆发的病因之一。

2)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对牛的病发率和羊的病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羊的病发率高于牛的病发率且更易感染人。所以要对羊群加大防疫监控。

3)传播特征。生物调查研究发展隐形带菌的牲畜也是牛羊布病的传染源,隐形带菌牲畜主要感染怀孕的母体,首先通过流产产生的羊水等分泌物排除,其次要先隔离分娩的牲畜,病原体会随着分娩排出体外。因此,应该格外关注怀孕期间的母体牲畜[1]

2. 牛羊布病病原分析调查

经生物研究发现布鲁氏杆菌是牛羊布病的病原体,主要分为6种。对养殖业传染较大的为牛布鲁氏杆菌、猪布鲁氏杆菌及羊布鲁氏杆菌。根据其分类就知道布鲁氏杆菌所传染的种群。进行实验对牛羊布病病原进行调查:1)选取实验对象是感染牛羊布病的牲畜血液。2)实验步骤,将取得的感染布鲁氏菌病羊血液进行分离培养,并且给予适合羊布病菌生长的环境,对其进行观察。3)实验结果,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器皿中如果出现羊布病菌就说明所取血液的羊感染羊布病,反之则没有感染。

3.牛羊布病流行传播风险

3.1 影响人的生命健康牛羊布病不光在动物之间互相传播,还极其容易感染人类。人体一般接触患病牲畜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传染或者食用未消毒的牛奶、肉制品等均会被感染。感染者多出现发热、全身乏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导致受感染的程度不同,所产生的症状也不同。但其主要会危害人体的生殖器官严重的程度会导致不孕不育。因此,要格外重视布鲁氏菌病的爆发,加大对其的防控以及产生后的应对措施。

3.2 对养殖业的影响畜牧业场地是牛羊布病的起源地。由于每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导致每个养殖企业的科学卫生水平不同,从而导致,布鲁氏菌病暴发在养殖业的程度不同。当布病在养殖区出现时,首先将发病牲畜进行隔离,同时养殖人员也要做好防控;其次要对其他牲畜进行定期防疫监控,防止交叉感染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在此期间,该养殖基地的牲畜不能出口买卖,防止感染其他人以及病情的外泄。此方案,能小力度的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杜绝该疾病的发生,例如对外来牲畜先进行防疫检查,为牲畜打防疫针等等[2]

4.牛羊布病流行传染预防中的问题

4.1预防疾病的外层工作进行不精准从经济层面来说,经济发展迅速,每个省市将搭建的交通路线也逐渐增多,也为各个地区的物质运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以前的由于交通路线不发达,不能够检测满足动物之间的运输防疫。而现在交通运输网络变革逐渐变得繁荣,将发达地区和乡下地区逐渐拉近,却疏忽了动物防疫站的快速完善。除此之外,各地区只注意追求畜牧业规模的扩大,牲畜种类的丰富,而忽视了流行病的传播,从而使布病的传染率大大增加。

4.2在外部层面对牛羊卫生整洁工作不到位对动物进行疫情防控的内部清洁工作也没有认真对待,这也是使牛羊布病流行传播速度变快,传播风险增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网上资料,对2020年牛羊布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选取158个牛、羊养殖基地同时开展布病血清学监测和养殖场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牛的个体阳性率为0.43%、群体阳性率为6.25%、羊的个体阳性率为1.11%、群体阳性率为10.26%.可见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仍有待提高。

4.3牛羊布病的疫情防控所进行的具体内容不精准

在2009年就已经不对畜牧产品防疫费进行征收。但其损害了防疫检查人员的利益,导致防疫检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对此政府应对防疫检查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补贴,保证动物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4.4缺乏对牛羊布病的一些相关宣传知识和对相关人员的教育流行病的宣传教育并不受重于广大人员,但是目前仍有很多的地方缺乏这些牛羊布病防控的了解以及对相关人员面对布病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的培训,还有对于知识的匮乏以及缺少对于牛羊疾病的一些了解,发生时紧急措施的评估及研究,不能开展大范围的宣传教育。并且与牛羊布病相关的一些饲养人员,兽医他们在一些情况下也并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使得这种病不仅在动物之间进行广泛的传播,还增加了人畜直接传播的风险性。

5.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措施

5.1将对于野生动物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一些刚刚建立的交通运输地方,建立正确的,干净的,有序的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站,可以极大地减少对动物进行物流,流通式的传播风险可以大效率的防控。减少疫情传播。并且要确切的了解政府部门下发的关于牛羊布病防控相关政策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条规。

5.2 做好感染牲畜的处理工作发现感染布鲁氏菌病的牲畜应将其隔离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如火化或者深埋。养殖场要定期消毒和观察有无再次感染的牲畜。同时,养殖基地负责人要立即上报有关情况,防止疫病广泛传播,且政府会给予养殖企业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经济补贴[3]

5.3 加强对养殖企业人员的防疫培训养殖企业要定期邀请防疫站人员对其进行防疫知识的传播,来提升员工的防控意识,减少布病的传播,例如开展相应的知识大讲堂、防疫竞赛,防疫演讲。养殖企业还应定期为牲畜接种疫苗,同时不能在饲养食物中添加抗生素类饲料,还要注意牲畜饮用的水源是否卫生。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要提高员工待遇,实行更多的福利政策,来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使其为防疫工作添砖加瓦 。

5.4科学管理养殖企业应制定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管理手段,对于外来的牲畜首先采取隔离检验且与内有牲畜进行分开养育;定期对圈舍进行打扫消毒以及检疫;兽医及其技术人员要根据国家政策合理安排工作实事求是,推广先进技术在养殖业的发展;场长及其负责人要合理安排各个员工的岗位科学有效地保证场子的正常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结束语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传播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牛羊布病的传播存在人畜传播的风险,对社会卫生产生了威胁,因此对牛羊布病流行途径的控制以及养殖企业的科学管理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对动物保护的重视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牛羊布病的防控检测会更加精准,但对牛羊布病流行的传播风险与防控对策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白丽珍.牛羊布病流行传播的风险与防控策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12):106.

[2]冶海珍.牛羊布病流行传播的风险分析与防控策略[J].农家参谋,2022(14):102-104.

[3]力宁.牛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措施[J].中国动物保健,2022,24(0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