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护理对早期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6
/ 2

针对性护理对早期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晓丹

北大荒集团总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88

摘要:目的:对早期预防心脏介入术患者中针对性护理对并发症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展开分析与观察。方法:研究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脏病患者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到早期预防心脏介入术患者中,可提升其护理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疾病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早期预防心脏介入术;并发症发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得到充分的优化,心脏介入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技术[1],目前在心血管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将其应用到心脏病患者中,可提高患者临床效果,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接收的心脏病患者80例资料回顾分析,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中2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0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30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0岁,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

患者入院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并对各指标变化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指标等,常规准备除颤器以及急救物品,术后对手术患者及时巡视,以免异常情况的发生[2-3]

其次,对患者饮食进行科学干预,不宜进食刺激性、生冷食物,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吃一些半流质食物。

由于许多患者对于心脏介入术缺乏足够了解,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消除患者不良情绪[4]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秩和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当中25例非常满意、14例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97.50%;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率75.00%,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例)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率

观察组

40

25(62.50%)

14(35.00%)

1(2.50%)

97.50%

对照组

40

20(50.00%)

10(25.00%)

10(25.00%)

75.00%

P

<0.05

<0.05

<0.05

<0.05

2.3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当中,2例排尿困难、2例腰椎病变、1例腹胀,并发症发生率12.00%;观察组患者中1例排尿困难、1例腰椎病变、1例腹胀,并发症发生率7.5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排尿困难

   腰椎病变

  腹胀

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1(2.50)

1(2.50)

7.50%

对照组

40

2(5.00)

2(5.00)

1(2.00)

12.00%

P

<0.05

<0.05

<0.05

<0.05

2.4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前评分为(5.21±1.15)分;护理后(3.07±1.07);对照组护理前评分为(5.24±1.22)分;护理后(4.43±1.01)分,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分,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加,针对心脏病患者,心脏介入术作为常用的治疗方式,将其应用到心脏病患者中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提升患者临床效果,将护理干预手段应用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可提高患者干预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97.5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75.00%,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在心脏介入术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疾病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任红,钟雯,谭辜钰,周亮,李颐.全程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包填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17):240-242.

[2]邹健.分析心脏介入术患者围术期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及预后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2):156-157.

[3]吴玉梅.西宁地区老年患者心脏介入术后发生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高原医学杂志,2020,30(02):25-27.

[4]何花.针对性护理对早期预防心脏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0):109-110.

[5]陈绮纯,黄志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介入术后个性化心脏康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8):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