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治理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高边坡稳定性及滑坡治理措施分析

于振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进步,我国路桥工程等基建工程得到了快速提升,这对于整个交通领域来说,是具有重要推动力量的。但是随着路桥工程的大范围大规模施工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某些山体被掏空,在工程建设施工完毕后,周边会形成高边坡,此种状况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十分容易产生滑坡等自然灾害,从而导致交通拥堵,严重状况下还会出现人员的受伤以及死亡。以下本文对于高边坡的稳固性展开探索与研究,并提出滑坡治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边坡;稳定性;滑坡治理

引言

高边坡的滑坡情况较为普遍,对滑坡问题展开有效整治,实际上所应用的就是体系化的工程举措,恢复与保持边坡平衡的问题处理过程。特别是在一部分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作业进程中,很多自然类型的边坡展开了人工改造,因此无法规避的会产生一部分边坡局部或者整体失稳的状况,最终因为变形而造成危害,强化高边坡滑坡治理十分关键,刻不容缓,基于此,笔者将会对于高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提出治理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应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建议与思路。

1、影响高边坡稳定性原因

1.1工程所处部位地质环境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其拟建场地的地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联着高边坡是否稳定牢固,例如内蒙古某一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其挖掘路段堑坡角有较多云母岩,其整体形状与高边坡的坡面保持相同。因为云母岩的强度较低,十分容易遭受风化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其强度显著降低,原本山体的两面基本上都已经临空,山体丧失了原本的支撑,因此边坡大范围产生滑动状况[1]

1.2气候环境

对于大部分高边坡失稳情况来说,其出现原因与气候状况,特别是降雨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这是影响边坡稳定程度的一个关键因素。高边坡长时间受到降雨的侵袭,在物理化学的作用力下使得高边坡整体构造膨胀,岩体产生了松散现象,强度降低。除此以外,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也会对高边坡岩体构造造成浮托力与压力,在此种负荷作用下,边坡抗滑能力降低,滑动力提升,坡体失稳。

2、高边坡滑坡治理措施

2.1挂网后喷射混凝土

(1)工作人员应该先对高边坡的坡面展开清理处理,实现其最大程度保持平整,没有碎石与杂物,在喷浆作业以及喷射混凝土工作进行的前期阶段,工作人员应该先将坡面上存有的浮土以及小石子、野草等杂物全部清理干净,然后使用清水展开冲洗处理。之后通过使用人工处理的形式,使用风钻进行钻孔处理,同时在岩面上精确定位锚孔所处位置、钻孔,一般状况下,钻孔的直径控制在五厘米左右,成孔后工作人员应该将钻孔清除干净。对于高边坡岩石来说,如若其质地为铁质抑或是钙质胶结,那么笔者建议工作人员使用气、水对其展开全方位清洁处理,如若边坡岩石的材质为泥质胶结,那么笔者建议工作人员应用气冲的形式对其展开有效清洁处理[2]

(2)锚杆安装以及喷射混凝土厚度标识埋设。钻孔之中灌输合理适宜的水泥浆液,并将锚杆有效安装,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应该铺盖布设钢筋网,网眼的规格尺寸最好为30厘米×30厘米,钢筋网以及锚杆之间应该紧密结合,与岩面之间所留存的空隙也应该保持三十毫米左右,在实际施工作业的进程中所应用到的混凝土料,必须要拌合完成后立刻使用,并分片、分段由上而下展开施工工作,先送风,再进行开机与给料。

(3)混凝土喷射后,工作人员应该最大程度降低喷头以及坡面之间留存的间距,调整好喷射角度,这样一来可以有效保障铁丝网与岩面之间的混凝土结合的紧密性。在实际喷射作业进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层平整性,没有出现干斑以及液体流淌等状况。喷射完毕后的混凝土初凝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做好洒水保养管理,通常情况下养护工作将7——10d最为适宜。与此同时,还应该保障喷层周围没有进行防护的边坡坡面之间有效衔接与密实封闭。

2.2锚杆框架施工

对于一部分高边坡的防滑段来说,工作人员应用锚杆构件来对其展开预防保护与加固处理,开挖一级,随之进行防护一级,规避产生一次性全部挖掘完毕的状况。等到上一级锚杆构架施工完毕以后,工作人员再对下级台阶展开挖掘处理。对于边坡加固锚杆来说,应用人工刷坡以及设备刷坡相互融合的形式;地梁沟槽挖掘,首先采用液压孔钻机进行钻孔处理,然后人工穿索,完成之后进行机械拉张以及灌注浆液,框架混凝土为现浇施工模式,模板以及钢筋应预先制作成为半成品,之后将其运输到工程场地展开安装作业,混凝土在搅拌站进行拌制,拌和运输车运转到施工场地,采用混凝土泵车送入模灌注。

施工前期阶段,工作人员应该先对施工原材料展开样品抽取检查,并展开张拉设备的标定作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在刷坡作业完毕以后,工作人员应该依据锚杆设计图将锚杆点位放出,相应施工人员将点位作为参考,进行钻孔作业。当锚杆钻进到标定深度时,立刻进行快速注浆,其注浆的压力应该把控在0.4千帕;施工作业进程中所应用到的水泥浆液应该适当添加一些早强剂或者膨胀剂,借此来提升砂浆早期强度。锚杆施工作业进程中,应该重视观察地质环境的改变情况,通常情况下,锚杆框架施工操作流程为:放样处理、平台构建、钻孔操控、清洁钻孔、上报批复、注浆、立模、养护、拆模、二次孔道注浆、封锚

[3]

在进行放样布孔作业时,工作人员应该依据边坡开挖面的立面图,将锚孔部位定位在坡面上,之后再应用钢管脚手架搭建施工平台,平台使用锚杆固定在坡面上。钻孔设备由上而下钻孔,笔者建议工作人员应用无水钻进的方式,这样可以确保边坡环境不会受到损坏,保障孔壁的黏结程度。钻孔完毕后,再应用高压风进行清孔处理,保障孔壁之中的黏土以及砂粉等全部清除干净。特别是钻孔口部位的数量较多,十分容易限制与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视线,因此应该对孔口部位喷洒清水,借此发挥出除尘的作用。钻孔时,也应该确保其处于清洁状态,孔壁上没有污染物,水泥浆、岩体之间的黏结成效优良。清孔作业完毕后,工作人员应该对孔口部位暂时封堵,规避杂物碎屑进入孔内。

在锚杆安装作业前期,工作人员应该先检查钻孔深度、长度等情况,对于锚杆来说,所应用的为高强度精轧螺纹钢,在锚杆作业完毕后,应该展开验收处理,在锚固注浆的进程之中,特别是在下锚以后,应该第一时间注浆,在这一进程之中,工作人员应该确保浆液配合比处于1:1范围中,水灰比将0.4——0.5为宜,整体强度应该控制在四十千帕以上。在灌注浆液时,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孔底翻浆的方式展开注浆,浆液应用人工运输方式,将其灌输进注浆机料斗里,使得其沿着注浆管道流到孔底部位,空气在孔底中排出,当浆液显示器显示已经灌注完以后,缓慢匀速抽出注浆管,再应用清水冲刷干净以备后续应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确保高边坡稳定性,对于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纵观实际情况来看,高边坡经常出现滑坡问题,这就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为高边坡环境复杂,因此对于滑坡问题的治理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高边坡的环境情况,应用有指向性的措施以及整治方式,这样才可以切实保障高边坡滑坡防治成效。

参考文献:

[1]穆鹏,吴玮江,杨涛.2009年兰州市九州石峡口滑坡成因及其西侧高边坡稳定性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0,32(04):343-348.

[2]吴李泉,张锋,凌贤长,朱占元,王立娜,高霞.强降雨条件下浙江武义平头村山体高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06):1193-1199.

[3]马惠民,张忠平,李晓军.特殊条件下公路边坡病害变形类型和特征[J].公路交通科技,2005(S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