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浅谈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高崴

武汉花谷绿色生态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而言,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其可以为园林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植物景观来提高园林景观的美感。基于此,本文在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的栽植和养护要点,以及提升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以期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应用

引言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人们对生活的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加追求环保绿色的生活环境,对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也愈加高。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体现园林生命活力的同时,有效降低空气中的噪音污染及改善空气中的污染,让城市园林更加具备活力生机。针对园林设计运用合理的植物造景在提高园林景观整体质量的同时,也让园林的整体环境得到美化,方便了人们业余生活,也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效果。因而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景观设计进行植物造景时,不仅要按照植物造景的原则进行设计,同时还应让园林的科学性、生态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融合,展现植物造景的颜色差异美,让人们在工作生活的闲暇之余,感受绿意盎然的生机,让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得到舒缓调节。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完善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不足,使园林设计中的艺术性及科学性得到有机统一。

1植物造景情感化设计介绍

1.1植物造景情感化设计含义

植物造景情感化设计主要是指以人性化为基础,结合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园林景观学等不同学科对风景园林进行人性化的设计,这种设计是一种情感反馈的体现。植物造景情感化设计是人文性关怀理念中的重要一部分,这种理念更加强调了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感受的重要性。另外,在植物造景设计中更加体现出对人的关怀,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和植物造景之间的情感交流。

1.2植物造景情感化设计体现

主要是指按照不同植物自身的生态特点来开展植物造景设计,从而达到人们对植物造景的生理性需求。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人们所产生的直觉情感和植物自身独有的特点,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基础上进行植物造景,人们生理需求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需求。

2在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原则

2.1创造性原则

园林景观从无到有的起点是一个创意,在设计水平不断提升及人们审美能力持续强化的大背景下,千篇一律的植物造景方式并不能从精神上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其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作用随之弱化。基于此,在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设计需遵循创造性原则,注重新内容、新手法、新思想的运用,使植物造景设计更为高效。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实践建立在尊重生态的前提下,要根据绿植生长习性、大众审美潮流,尝试创新,确保植物造景设计有据可依。

2.2人文性原则

在植物造景中当地居民需具有归属感,能在园林景观中放松心情、锻炼身体、社交游玩,因为绿植美化环境、过滤空气属于共性,增加民众的身心健康。例如,可将不同地区的民俗民风、传统文化、典故传说、名人传记等转变成植物造景设计的灵感来源,以“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四史渗透”“传承红色基因”“热爱家乡”为主题整合设计所需资源,将园林景观视为区域性精神文明社会构建的一部分。需要注意的是,人文资源的罗列、机械化嵌入并不能带给民众精神上的满足,反而会给人一种画蛇添足之感,这就需要以增强当地居民共鸣为着力点,做好人文资源的筛选工作。根据城市基调、特色文化设计景致、园林景观之间交相呼应,植物造景设计遵循以人为本,可给居民创造优质的娱乐休闲空间,继而落实为民服务的园林景观设计目标。

3在园林景观绿化中植物造景的路径

3.1对接园林景观设计

我国城市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会直接对园林景观所在城市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优秀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可以极大程度上促进城市发展速度,而反之,较差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会对城市发展的速度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和当地园林景观部门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建立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可以和城市中其他的房屋建筑有机高效地结合在一起,给予城市生活者们不一样的环境体验,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的管理人员应具有对城市建筑布局的整体意识,结合城市内部建筑的布局对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中的建筑布局进行认真的规划,发挥自身园林景观项目管理主导以及组织协调的作用,以此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园林景观。

3.2硬质景观和园林植物的融合

园林植物与硬质景观的结合,作为自然美与人工美相互融合的体现,如若设计得当,二者可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乡土植物具有丰富的色彩、柔美的线条,能够为硬质景观增添许多美感,使其与附近环境融为一体。乡土植物可以作为背景,将硬质景观的质感衬托出来,也能为其穿上漂亮的外套,让其变成“生态构筑”,还可以遮盖硬质景观边角的不足,变成附近植物的“裙装”,使游人体会到它是从土地中自然长出的一样。

3.3标志性植物景观设计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采用较多的小型置石和地被植物、灌木形成的景观小品,带给人们一种场景记忆的情感化植物景观。比如,公园朝梅岭区域,草坪中设置一块纹理非常清秀的置石,上面有“梅山朝雪”字样,和周围的小灌木球构成了景观小品。在中心景观区域,不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作为植物景观的视觉焦点,带给人们一种非常愉悦的心情,也满足了植物造景情感化设计中的场地精神需求。

3.4对植物空间进行合理划分

对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重视植物栽种同园林内部结构间的风格的整体统一。在进行植物造景前,应对园林的种植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按照土地的湿度、人流以及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划分出合理的植物空间。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掌握设计的整体理念和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设计风格。选择与地域特征相适应的植物并进行种植,在确保园林植物成长的前提下进行植物造景,这样不仅不会让植物的特性及土壤环境遭受破坏,同时还能使园林得到美化。对植物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同时还能让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呈现多样化的美感。

结束语

园林植物造景的审美基础,是基于人们在长期对园林植物的审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惯性思维,并且通常还会被视为一种民族文化。尽管当前的现代园林审美与古典园林审美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还是应该把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审美基础继续传承下去。在今后的园林植物造景中,应该综合考虑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审美要求,并且随着现代化造园以及园林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也正在得到逐渐解决。相信未来,符合当地大众审美标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植物造景形式会不断地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从而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吴存懿,甘泽文,张菁怡.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21,44(04):106-107.

[2]丁炜.基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探究[J].居舍,

[3]王璇,冯忠凯.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花卉,2022(2):2.

[4]常安兰.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24):98-98.2021(06):98-99,118.

[5]荆天.以植物造景为特色的区域性地标公园探究———以安徽省肥东县右岸公园规划设计为例[J].智能城市,2021,7(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