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塔液压爬模拆除安全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索塔液压爬模拆除安全管理

王海鹏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浙江 宁波 315200

摘要:液压爬模的安装、拆除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装的时候通常自下而上进行,从地面区域开始,按照液压平台、模板平台、顶部操作平台的顺序进行。待完成第一节段混凝土浇筑,且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爬模平台整体向上爬升,进行底部吊平台的安装。爬模拆除相较于安装,需要附着在构筑物的顶部开展解体吊装工作,危险程度高。因而,本文重点探讨液压爬模拆除时的安全管控措施。

关键词:液压爬模  拆除  安全管理

1、前言

爬模拆除过程安全管控危险性大、专业性强,是当前阶段项目安全风险管控的重点、难点。索塔液压爬模拆除安全的管控通常可以从两种模式进行分析:

其一,对以往项目爬模拆除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将原因作为现场重点管控的对象。直接原因通常涉及到人员、物(设备设施)、环境,而间接原因主要是管理的原因,包括责任制的建立、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安全员的配备、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的开展等。

其二,全面分析现场的危险有害因素,找出爬模拆除作业的主要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的管控纳入到爬模拆除的作业程序中进行分析,规范现场重点作业流程,以达到爬模安全拆除的目的。

本文主要是采用第二种分析模式。以马来西亚的日拔大桥项目爬模拆除安全管控措施为例,为类似建设项目中爬模的拆除施工提供借鉴。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坐落于马来西亚东部的格米纳河入海口,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斜拉桥,桥梁的主跨径为108.4m+267.6m+108.4m。索塔为H型结构,塔高88m,其中上塔柱高28.25m、中塔柱高32.48m、下塔柱高27.759m。中塔柱和下塔柱为倾斜柱体结构。索塔为空心箱型结构,索塔变截面段尺寸为6.9m×3.5m~4.9m×3.5m。索塔采用液压爬模的施工工艺。待墩柱顶部最后一节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完成上塔柱预应力张拉、压浆、封锚工作后,开始进行主墩液压爬模的拆除工作。

本项目液压爬模的架体共5层,总高度14.5m。根据塔柱结构,爬模共有两种宽度4.9m与3.5m。重量分布为,在塔柱4.9m宽度一面爬模总重约7t,3.5m宽度一面爬模总重约5t。由埋件系统、架体系统、模板系统、液压系统及防护系统五部分组成。

3、制度层面对爬模等危大工程作业的安全管控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建部)2018第31号文中明确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液压爬模属于“31号文”中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子目下“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中的爬模工程,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201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于2018年6月1日起实行。该规定的发布,为当前危大工程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规范了作业现场的危大工程的安全风险管控。

规定从总则、前期保障、专项施工方案、现场安全管理、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等6个层面为施工现场的危大工程的管理提供了宏观层面的要求。从施工前方案的编制到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再到施工结束的监督管理以及违法违规或将面临的法律责任,系统规范了危大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4、爬模拆除作业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4.1坠落半径大

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的规定,作业高度大于30米为特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大于6米。本项目的塔柱为内倾式,造型整体上展现为两端塔柱向中部横梁区域倾斜,爬模从4个方向环绕塔柱,6米的坠落半径覆盖了作业现场大部分区域,增大了拆除过程中的物体打击风险。



图1 外架爬升轨迹图            图2 架体平面布置图

4.2爬模自重较大,影响吊装安全

根据塔柱结构,爬模共有两种宽度。塔柱4.9米宽度一面爬模总重约7吨,3.5米宽度一面爬模总重约5吨。拆卸作业主要依靠塔吊进行辅助,爬模主要由平台、边护栏、支撑桁架系统及液压系统等组成,结构相对比较松散,自重较大,对拆卸过程中吊装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不利于安全吊装。

4.3操作人员作业时缺乏可靠的操作平台

爬模为一种组装式的特殊模板,支撑架体与平台间主要依靠各种销子进行连接。本项目单侧爬模的拆除作业主要分为2部分:先完成爬模上部主、次平台的拆除,再完成下部液压平台与吊平台的拆除。拆除上部的主平台时需要作业人员拔出上下两部分所有的插销后,起重设备才能够将上部平台吊起、卸下。

4.4拆除高度高、风速大

爬模顶层操作平台与主墩的最高点相水平,离地88米。受摩擦力的影响,高度越高,风受到的摩擦阻力会相对减小,因而风速就会越大。拆除作业区域突风多、风速大会直接影响拆除安全。

5、索塔液压爬模拆除的安全保障措施

5.1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履行审核审批程序

本项目爬模的拆除作业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在作业前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评审论证,作为现场施工的指导以及作业过程中现场管理的依据。爬模安拆的专项方案履行了编制、审核、审批的流程,由施工单位编制,技术、质量及安全部门进行方案的审核,单位的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并履行签字盖章程序,而后上报至监理单位,由总监理工程师履行签字盖章程序,通过专家论证后,方案进入到实施阶段。

5.2实施前的重要环节—安全技术交底

拆除作业开始之前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技术负责人作为交底人,作业人员作为被交底人和安全员一同参与交底。交底的内容主要涉及:

(1)拆除作业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预防措施;

(2)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按照施工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

(3)将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同操作人员反复强调,以确保现场能够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爬模拆除的操作规程,顺序要点进行讲解;

    (5)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

(5)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措施;

    (6)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完成后,所有参加交底的人员履行签字手续。

5.3作业前环境检查及作业过程注意事项

爬模所处高度远高于周边建筑,缺乏遮挡。顶部区域突风多、风速快,高空落物的风险大。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前要求:

(1)作业前清理爬模各平台层,避免杂物堆积造成拆除吊装过程中的落料风险;

(2)爬模顶部固定可以锁闭的物料收集装置,将爬模拆除过程中卸下的螺栓、插销放入该装置中,避免落物伤人;

(3)塔吊承担主要的拆卸吊装任务,检查塔吊风向风速仪功能正常,吊具符合要求;

(4)爬模各吊装区块底部绑系引导绳,以实现对该吊物落地前的远距离控制,避免造成起重伤害;

(5)拆除过程中时刻关注风力变化,风力≥4级时加强警戒,≥5级时立即停止爬模拆除作业;

(6)多吊点吊装,增加吊装过程的平稳性。

(7)爬模拆除作业一旦开始,它会与底部的其他作业区域(0、1#块钢管立柱的作业区域)形成交叉作业的情况,这是现场安全管理所明令禁止的。因而要求拆除作业开始前,底部区域的施工必须全部停止,撤出作业人员。

(8)塔吊起重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作业区域拉设警戒带,张贴警示标志并派专人在吊装区域出入口处进行巡视,避免无关人员误入受到伤害。

5.4劳保用品—人员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

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可有效避免劳动者受到伤害后的损伤程度。因而在作业前要继续强调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劳保用品,对于作业人员现有的劳保用品进行检查,确保种类的选择、质量、尺寸等各方面的安全使用要求。

6、结语

本项目的爬模拆除工作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在各项安全保障措施按要求执行的情况下,14#主墩的液压爬模拆除工作于8月初顺利完成。为后续同类项目的液压爬模拆除施工提供了安全管理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少彪,郭其训,王阔.复杂爬升工况下的超高层爬模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2020,(1).106-108.

[2]张茅,石立国,李增玉.超高层液压爬模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8,(10).1090-1093.

[3]胡杰.液压爬模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