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板后浇带漏浆防治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1

叠合板后浇带漏浆防治的研究

张 ,鹏,包 ,松,章俊,李宗昌,陈万晖,张家驹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摘要] 在建筑业当中,传统生产方式在应用期间存在资源投入多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依托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达到保质增效的发展效果。现阶段,装配式结构叠合板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施工期间其连接处的渗漏问题仍较为普遍,后续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伴有接缝处漏浆现象。因此,本文阐述了叠合板的应用优势,重点对叠合板后浇带处漏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 叠合板;漏浆;铝合金模板;装配式

1


0引言[1]

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推广与应用。随着城市住宅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住宅产业化俨然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在装配式施工技术水平的制约性作用下,叠合板之间形成的连接处缺乏紧密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出现漏浆现象,对于现阶段房建项目评估分数造成影响,同时还会造成切割、凿除、二次粉刷、细部打磨等工序增加,从而导致成本加剧,减少PC叠合板漏浆现象能够有效降低后续施工成本,还能达到建筑装饰美观的效果。

1工程概况

番禺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二期BB0204001地块项目(自编1-8#塔楼及地下室工程)主要含7栋住宅楼、1栋公寓楼、裙楼及地下建筑等附属工程,总建筑面积178603.48㎡平方米;住宅楼建筑高度95.32米,地上31层,地下2层,公寓楼建筑高度89.3米,地上18层,地下2层。

本项目标准层的部分楼板采用预制工业化方法建造,采用铝模+爬架+预制叠合板+高精砖薄抹灰+ALC墙板+全穿插施工体系。建筑结构体系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该项目装配率为50.5%,单件叠合板最大重量为1.7t,叠合板拼缝处为现浇后浇带,宽度为300-400mm。

2叠合板防漏浆深化设计

2.1铝合金模板支撑深化

本项目中,预制叠合板支撑采用铝模,其中顶撑头和条形铝模均是较为关键的装置。立杆的独立顶撑与条形铝模相接触,通过销钉实现稳定的连接,以构成完整的结构体系。通常的条形铝模将在销钉等附属连接件的作用下与周边的剪力墙等既有结构体系构成整体,如图1所示。

1 铝模板深化图

2.2防漏浆深化

该项目两块叠合板之间的现浇段为300mm-400mm,后浇带的底部交接区域通过顶撑头和顶撑连接。传统施工方式的防漏浆措施是在后浇带边缘使用双面胶进行粘贴,经现场实施,该措施并不能有效阻止漏浆。针对此情况,在安装好500mm 宽的楼板模板后,将叠合板尺寸与铝模板精确定位并画线,取EVA泡棉沿边线粘贴,再组织混凝土浇筑作业,如图2所示。经前述处理后,叠合板可稳定压在贴有EVA泡棉的铝模上,不会有漏浆现象,避免了后期修补工作,现场实施如图3所示。

2 防漏浆处理措施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picturecompress_20211230162822/output_1.jpgoutput_1

d8cbb27611888e24a7cca12b6b6e332534837390fa9d1d37c6d77678f79493

3 现场实施照片

3叠合板防漏浆应用特点

(1)质量成型好。由于本工程安装预制叠合板数量14000多块,工作量较大,PC板尺寸大小不一,规格共有200种不同规格的PC板,后浇带边缝约13000余条。如不处理好此问题,观感较差将影响第三方评估成绩,施工质量也将影响验收。

(2)经济效果好。PC叠合板安装属于新工艺,尤其是PC叠合板与现浇梁交界节点处漏浆的控制不甚理想,就会造成切割、凿除、二次粉刷、细部打磨等工序增加,从而导致成本加剧,减少PC叠合板与现浇梁交界节点必漏浆现象能够有效降低后续施工成本,还能达到建筑装饰美观的效果。

(3)效果运用好。本工程为工业化项目,为了确保PC叠合板与现浇结构连接处梁的质量,必须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止交界必的漏浆方法,混凝土漏浆现象得到解决,也大大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为日后我司工业化施工积累经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叠合板整体支撑、防漏浆、现浇段防裂缝进入了细致的深化,避免了此类情况的出现,同时也切实保障了叠合板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环境保护等,通过上文的深化叙述希望能够更好地推动叠合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国意.叠合板漏浆防治及支撑体系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 : 199.

[2]王小艳,印宝权.提高装配式预制叠合板施工质量合格率[J].新型工化,2019(6):112-119.

[3]尹齐.装配式结构叠合板连接处防漏浆施工技术的研究[J].施工技术.2020(11):42-4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