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综合防治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矿山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综合防治的相关研究

戴泽兵, 杨波, 张雪芹

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矿山的地质灾害问题更加关注。加强矿山开采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综合防治,促进矿山的绿色、可持续性开采,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修复,增强环境的稳定性。本文主要讲解矿山地质灾害以及生态修复综合防治的情况。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生态修复;综合防治

目前,我国的矿山地质灾害数量增多,种类增多,造成矿山企业的重大损失,还对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严重制约[1]。对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生态修复综合防治措施,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以及影响

1.1崩塌

在矿山地质灾害中崩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发生原因主要在露天开采过程中破碎比较完整的岩体,导致有些岩体受到自身中重力影响,进而发生滑落的情况[2]。一般情况中,岩体滑落后会向一个方向进行移动、滚动。在矿山开采中由于岩体存在不稳定性,会改变岩体的结构,造成有些岩体发生开裂的情况,在受到外部因素影响时,会出现岩体脱落,进而形成崩塌的地质灾害。

1.2滑坡

在矿山中滑坡发生原因主要由于在露天采矿过程中对原有天然平衡状态的边坡进行破坏,在受到降雨、重力的作用,进而出现滑坡。目前,大多数矿山滑坡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进而形成的。

1.3泥石流

在泥石流发生原因主要由于矿山中没有合理堆放矿渣,在顺山坡以及沟谷中直接随意的堆放,在雨水的作用下形成合流的地质灾害[3]。泥石流的形成不仅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只有在一定坡度以及高度的坡面上才会出现泥石流,在某个区域中具有流动的水流,坡面上还存在松散的物质,比如石块、泥沙等。矿山开采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泥石流,需要加强废渣处理的重视度,不要在坡面上堆积过多的废渣,在坡面上需要保留部分沟口的位置,让雨水可以顺畅流动。

1.4采空区塌陷

在矿山地下开采中,需要对作业的区域进行一定的修建,高度重视采空区域[4]。有一些区域经过开采后,会形成内部空缺的情况,进而很容易出现塌陷、陷落的现象。采空区塌陷是由于采矿作业连续操作导致地下空缺,在地下中布置各种巷道达到运输矿石的目的,没有及时将采空区进行回填,进而造成塌陷灾害。

1.5矿山地质灾害影响

在矿山中如果发生地质灾害,会出现巨大的影响。不仅会严重影响矿山的开采,还会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矿山的地质结构以及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矿山开采中需要对安全问题进行重视,预防地质灾害的出现,对相关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检查以及巡逻,及时处理在开采过程中的地质问题,提高矿山开采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矿山地质灾害与生态修复综合防治措施

2.1使用矿山的地面减沉技术,避免影响环境

在矿山开采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矿山的生态环境,需要相关技术处理矿山地面,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修复矿山的生态环境。在矿山开采中需要重视采空的区域,这些地区很容易诱发地质灾害,还会影响周围环境。使用地面减沉技术,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地面减沉技术主要是指填补以及处理中空的区域,填补中应用的物质主要为炉渣以及矿渣等。通过填补采空区域主要为了将采空区域中原有应力条件还原,进而预防地面发生塌陷、变形的情况,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态的稳定以及平衡,减少矿山开采破坏当地环境的程度。在矿山中使用地面减沉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修复地质环境,减少矿山地表下陷情况。

2.2使用种植复垦技术,修复地表植被

在矿山开采中会对地表植被进行严重的破坏,还需要进行挖掘,因此,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地表下陷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塌陷[5]。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使用种植复垦技术,预防地表下陷情况。种植复垦技术主要是指在开采结束后,填补下陷的位置,在种植前,需要使用石块填充下陷的区域。在复垦的区域中需要种植大量的花草树木,进而让矿山区域中土壤活力恢复,可以预防水土流失的情况=出现。在矿山区域中需要确定复垦区域的地面强度,避免在复垦后再次出现地质灾害,压实复垦材料,填补地面下陷的位置,并保证填补的密度较大。充分将种植复垦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增加土地的再次利用。在修复植被的过程中需要一定时间,在不同地区中会出现不同复垦程度,植被的修复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别。第一,需要保证土地经过填补后达到平整性效果,只有在相对比较平整土地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修复生态环境。第二,改良土壤质量,通过具体措施可以种植一些树木,添加土壤中的肥力。第三,根据矿山中坡度的角度的差别,可以确定种植面积的差别,选择合适的种植植被的类型。

2.3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将采矿过程规范化

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矿山的开采,预防出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通过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利于提高矿山的开采效果,加强矿山的管理,预防由于开采不当形成地质灾害或者破坏生态环境。根据矿山中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中,大部分企业在开采中可以做到遵守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落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企业中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较低,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较低,目前的法律法规中缺乏具体相关的处罚条例,没有针对违规开采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整理。对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完善,判断相关开采的企业以及单位的资质检查,保证企业开采的人员配置、规模以及安全保障、技术能力等情况达到标准,并且在正常开采中各方面都符合相关规定。

2.4与相关部门联合,建立综合治理检测的体系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面对多种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相关部门需要实行共同防治,并加强综合的治理以及检测。矿山在开采过程中虽然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需要加强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平衡以及协调,尽量符合多方面的利益,预防矿山的地质灾害出现。加强生态环境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的合作,建立完善监管体系,监督以及监控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建立地质生态环境的修复的团队以及组织,专门修复、预防以及控制矿山生态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监控矿山周围环境的实际指标,对环境污染的检测进行强化,进一步整改以及治理污染超标的情况,多个部门共同治理,落实责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结语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也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破坏矿山的植被、地质结构、影响矿山的生态环境稳定性,很容易出现地质灾害,不仅会影响矿山采矿,还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加强修复以及保护环境,可以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用种植复根技术,修复地表植被,使用矿山的地面减沉技术,避免影响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韩亮. 张云龙在晋城市调研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综合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绿色矿山建设等工作进行指导[J]. 华北自然资源,2021(6):5.

[2] 欧阳德龙,马文杰,孟祥宜. 章丘区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及生态环保防治建议[J]. 世界有色金属,2018(16):155-157.

[3] 卿艳彬,卿国屏,易菲霆,等. 郴州鲁塘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生态修复方案探讨[J]. 中国矿业,2021,30(z1):80-85.

[4] 景佳俊,管祯,邢雪. 徐州市矿山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 能源与环保,2019,41(9):43-47.

[5] 王天健. 矿山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研究[J]. 中国金属通报,2021(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