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封控背景下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浅谈疫情封控背景下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管理

马越

北华大学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

摘要:从学生管理者视角探讨特殊背景下特殊学生群体管理,通过研究群体聚集性下存在着以个体为主的特殊群体的特征、需要分层、重点问题,梳理疫情封控背景下学生管理沟通模式。

关键词:疫情封控;特殊学生群体;学生管理

突发事件背景下,学生群体间将出现显著分层,具体表现在群体间的特征不同、各群体间根据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产生的需求不同、学生管理者的分类专项管理以及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不同。学生群体间产生的问题管理导向驱使学生管理者思考管理模式及应对措施,同样在疫情封控期间政府、大学与学生群体将形成三角关系,这也就促使了科层制管理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团队进行模式更新。除政府及学校管理者外,学生个体通过自己的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在影响着特殊背景下的学生管理。

一、学生群体的分类

学生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中经过自发的组织形成规模性的群体,这样的群体为个体的各项需求提供相应的保障。在疫情封控的背景下,学生群体主要是指通过持续的互动和一定的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学生集合体[[1]],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群体的聚集性下存在着以个体为主的特殊群体。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大致可划分为贫困生团体、单亲家庭团体、心理异常学生团体、短暂性出现心理及身体健康异常团体,除以上学生群体外还存在群体间的交叉团体。

二、特殊群体的特征及问题表现

一般的群体是指那些成员彼此之间存在依赖与互动的集合体,高校的贫困生群体却缺乏这种依赖和互动, 因此, 它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结合体, 而是一个统计群体, 即指实际上并不存在[[2]]。贫困生团体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长时间封控,与寝室其他成员间长时间的在同一空间下生活学习,这期间该团体显现出能自主解决面临封控所产生各项生活问题,但极其容易出现与他人沟通不畅产生的交流障碍,且易引发自身的自卑感。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产生敌对心理。

以社会学视角看单亲家庭的团体,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单亲家庭子女表现出了以下特征:一是失落感。突然失去父爱或母爱, 由失落感引发抑郁、多愁、冷漠, 统一形成对社会及人际关系的不满。二是自卑感。社会营造的双亲文化让单亲家庭子女处于尴尬境地, 觉得不光彩。三是恐惧感。父母情感的冲突给孩子幼小心灵造成创伤, 容易产生对婚姻情感的不信任和恐惧。四是早熟。[[3]]在疫情封控下以寝室为单位的其他成员均受到双亲及亲属团体给予的关心及理解,该团体急需建立与室友同学间的可靠友谊缓解自身产生的忧虑,从友谊中得到被关爱及保护。

心理异常学生团体在短暂的疫情封控期间内可表现出正常的心理状态,在较长时间中将表现出焦虑、烦躁、压力短时间内剧增、恐惧感、交流障碍、躯体化、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该团体不能接受外界较强的刺激,且容易进行自我封闭,负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短暂性出现心理及身体健康异常团体表现为对个体安全的担忧,由于社会面封控导致的医疗资源暂时性短缺,该团体会借助网络资源对其自身身心状况进行评判。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来看是为了寻找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但由于网络资源的局限性及不准确性,学生的自我疗愈反而加剧了自身的恐惧感。在疫情封控期间短暂性问题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此时间段内产生的焦虑、恐惧及压力容易引发寝室团体间的矛盾导致进一步的人际关系敏感,从长远来看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隐患。

以上群体特征及表现均以单独团体来论述,由于各团体间具有交叉重合性,各团体之间的交叉部分将显现出各个团体间特征及问题的结合,问题表现也集中体现在心理健康层面。本文只对部分特殊群体进行了说明研究,其余人员也可能出现相关的问题。

三、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分层

《教育词典》对需要的界定是:有机体由于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即有机体对延续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的反映。“对于人而言,需要就是指对事物的欲望和要求,通常以愿望、意向、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4]]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在疫情封控下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学生群体所需的现实性。贫生团体因长期产生的自卑感及自我防御过度问题,问题需要则集中体现在爱和归属感和尊重层次。单亲家庭的团体需要体现在第三层次。心理异常学生团体需要则主要集中在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层次,在满足低级层次需求后才会向尊重和自我实现迈进,该团体学生更多需要的是自我实现,以通过自我实现后达到自疗自愈。短暂性出现心理及身体健康异常团体主要留在第二层次安全需求上。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需要,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在特殊环境背景下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综上分析特殊群体在特殊环境下,不同团体对需要的层次是不同的,且集中在低一级的需要,高一级的需要是在解决前一问题后向下一级迈进。如果有多种需要, 首先满足最迫切需要, 该需要满足以后, 其它的需要才能显示作用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无疫情封控视角下同样适用于以上特殊群体,但在疫情封控特殊条件下,以上需要会集中出现且需要及时满足,以保证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

四、特殊学生群体管理的对策分析

突如其来的封控管理对学生群体的影响巨大,特殊群体的需要及问题也会集中式的产生,对学生管理者的管理模式及应对思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及需求分层实行个性化管理。需求的集中是心理化问题导致,通过实时干预以达到个性化满足。

(一)学术与行政共参与

科层制管理模式下的高校工作体系在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以学生工作团队为主,在突发事件背景下,学术与行政的共同参与能更好的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及满足学生需求。在教师线上课程中渗透管理教育,以学生朋友身份倾听学生需求。深刻认识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迫切性, 准确把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指导[[6]],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短暂平衡。

(二)实行单元网格化管理模式

以建立单元网格化的模式进行全人员的实时管理模式,以寝室、班级、年级、辅导员及包保领导形成全方位检测预警模式,通过调动网格化人员力量进行分层分类监控分流管理,将特殊群体需要及出现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上报形成合力进行干预。通过包保老师及学生干部进行单元碎片化管理、家校合力模式,使产生的问题在萌生阶段得到解决,加强学生干部单元化管理能力。

(三)线上+线下管理干预体系

通过线上课程及班会引导学生群体正确认识当下出现的问题,以线上问卷摸底、线上心理健康测评,及时发现问题及需求。通过线下实际座谈走访,了解问题的真实性,判断问题产生源头,借助心理健康中心资源,通过专业疏导,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四)调动特殊群体参与性

在疫情封控期间需要大量志愿者,通过调动特殊群体参与性,增强其参与防控的社会责任感,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加强了其自我疏导能力。学生参与整个封控期间的工作,使其能够正确认识突发事件,在服务及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实现问题转移,分散自身问题的集中性,缓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达到干预目的。通过发挥主体作用、榜样力量,使学生行为模式发生改变。

(五)多样化活动开展

在封控管理常态化情况下,实时开展多样化活动,缓解学生群体因长时间不能离开楼宇产生的焦虑等不适应情绪,通过线上团建展现其特长,使学生沉浸式发泄,实现其自我的一个疗愈。

特殊群体的管理近似于社会矛盾的转化,以学生管理者视角换位思考,以学生群体特性把握特殊群体需求,以需求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翠岩,董丁戈.大学生群体对个体影响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11):104-107+116.

[[2]]仲稳山.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心理行为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1,(23):85-87.

[[3]]李晓杨.中国单亲家庭研究综述[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02):31-37.

[[4]][5]张亚男,周海玲.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21,(02):79-81.

[6]越常环.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04):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