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的探索

陈金英

广州智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第三设计所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受到近几年的传染病案例激增的影响,我国对于传染病医院的建筑设计规划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原有传染病医院建设模式已无法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我国疫情防治和卫生安全要求,因此,着重对传染病医院新型建筑模式进行研究是我国医疗部门和建筑设计部门目前最要紧的工作。本文旨在对新形势下的我国的传染病医院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理念进行探究。

关键字: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建筑设计理念;以人为本

1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理念

1.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由于传染病其本身具有传播范围和传播途径广泛的特点,因此,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设计理念,要对传染病建立足够的认识和危机意识,要充分的尊重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并对其关于传染病医院的相关需求进行分析,在遵循传染病防范要求和了解各类型病毒的传染特点的前提下,为患者创造便利的就医条件和环境,为医疗工作者提供配套的医疗基础设施,并设计专门的能够尽可能减少医疗工作者与患者直接接触的传染病特殊隔离应急区域,将对传染病的应急和预防进行有机结合,规避医疗工作者被感染的风险。

1.2平疫结合,快速响应

由于传染病其本身具有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因此,建筑设计应该遵循“平疫结合,快速响应”的设计理念。在正常情况下,传染病医院应该发挥其医院职能,作为一个普通的救治医院来对患者进行接诊和治疗,并按照医疗服务需求为病人的康复和休息做好配套的医疗设施建设。但是当传染病疫情爆发时,传染病医院要迅速进行医院职能转化,作为一个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定点收治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单位,做到对患者应收尽收、快速隔离、快速治疗以及对国家的抗议政策的快速响应,实现医疗突发事件的解决。将这两种模式进行结合,增加传染病医院的多功能适应性[1]

1.3区域联动,统筹规划

建筑设计人员通过对《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中关于传染病医院选址方面的规定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传染病的新型建筑设计应该遵循“区域联动,统筹规划”的设计理念。传染病医院建筑为了有效的规避和缓解现代社会人口的高流动性造成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对传染病疫情的防治造成阻碍的现象,必须要在远离人口密集区域的附近有完善的市政公用系统的城市交通便利地段进行建设,同时,设计科学合理的多城市多区域空间规划分级预案,在应对不同地点、规模和类型的疫情时,可以实现多个城市和区域对疫情的统筹规划和快速响应。

1.4弹性设计,聚散有序

由于传染病医院建筑相较于其他建筑而言具有更高的复杂性、专业性以及特殊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医疗技术、医学模式、医院基本功能以及医院管理模式等也在不断进行更新换代,这也就要求传染病医院建筑需要随之发生改变。因此,传染病医院建筑需要注重“弹性设计,聚散有序”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医院未来的发展规模和方向进行充分且科学的分析,从而使建筑能够合理的解决功能分区集中与相对隔离之间的关系、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流线的相互交叉与独立关系、洁净物与污物流线之间的独立关系,使传染病医院建筑能够符合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要求。

2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设计

2.1建筑整体规划设计

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应该深入贯彻经济卫生、安全环保的原则,充分考虑到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城市发展状况及人口基数和密度等因素,尽量选择在地形平坦、地势较高、地基良好的地段进行单层或多层建筑设计,当设计为多层建筑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设计为单层建筑时,应采取具有抗震能力的砖混结构。同时,在建筑物之间需要设计合理的能够形成有效空间隔离的景观防护绿地。在建筑内部需要对医护流线、患者流线、洁净物品流线、污染物品流线等各类流线进行科学设计。

在进行医院建筑整体规划设计时,要结合风向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的“三区两通道”设计,使患者和医疗人员能够分别使用不同通道和出入口,满足各流线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和专属性,从而有效减少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交叉感染发生的概率。

另外,设计人员需要将病患通道环廊布置在建筑中间,从而有效的控制病患的活动范围,减少其与外界接触的机会,满足传染病医院建筑的防护需求。

2.2院内交通规划设计

2.2.1 车行系统和人行系统的规划设计

在对传染病医院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家属在对患者进行陪护时的各种车辆的停车泊车需求和行人的人流流动需求,在遵循卫生安全标准的前提下,将这类外部车辆与医院内部的专用车辆进行空间区域分隔,将行人与所有车辆之间进行分流,将外部行人与患者之间进行分隔,将医疗工作者与患者进行空间分离,在防止病原体和病毒传播的同时,确保医院在进行医疗救助时车辆能够高效的运作以及行人能够更加安全的进行就医和陪护。

2.2.2医疗系统的规划设计

传染病医院的医疗系统为了避免出现病原体和病毒等交叉感染现象,要通过交通系统的地下通道进行医疗物品与患者的转移以及医疗垃圾的处理,使得医院能够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以最短的路线和最快速的速度与医疗垃圾处理站和其他医院之间建立连接和转移,实现传染病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的快速提升。

2.3建筑的单体规划设计

2.3.1 门诊和急诊规划设计

门诊通常是传染病医院的战斗第一线,相对于一般医院的门诊部来说,有着更大的诊流量,是在进行医院单体建筑规划设计时最先考虑的部分,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该以就诊室为中心,对挂号、化验和取药等环节的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设计,充分对不同传染病种的门诊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以便预留出更多的分诊空间,并设置紧急隔离装置,有效避免患者在门诊环节发生病毒交叉感染状况并对传染性过强的新型突发传染病进行紧急隔离防护,并通过采用双通道模式实现医患分离,在医疗工作者进出门诊区的通道口处应设置消毒室、更衣室和卫生间,满足门诊的医疗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需求。

急诊部门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与门诊部相连并留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实现急诊区域独立,在对空间分布进行设计时,主要把急诊部门分成急诊室、抢救室、手术室、隔离诊室及隔离观察室等五大区域,并对其进行分区域的科学的组织管理。同时,建立其与检验科和影像科等科室之间的联系,便于急诊医疗工作的高效进行[2]

2.3.2 医技部门与住院部门的规划设计

在进行传染病医院的医技部门与住院部门的规划与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医患分区要求和各功能分区之间的组织关系,进行建立手术室、影像科和功能检验科及其之间的双通道的“三区两通道”设计,通过合理的建筑空间规划与设计方式实现人流分离与物流分离和传染病房的科学高效管理。

结语:总而言之,新形势下的传染病医院的建设和设计是基于传染病有效防治的目的进行的,为了满足传染病医院的各项工作需求,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建筑功能分区,在规避传染病的大面积扩散感染的同时,实现合理规划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桂梓期,许赤士,孙昱. 疫情背景下传染病医院规划设计策略[J]. 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2,23(06):39-42.

[2]张立娟. 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对疾病传播的影响[J]. 城市建筑,2020,17(1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