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及设计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2
/ 2

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及设计要点分析

许开国

武汉平安中信置业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小区是污水产生源头,其作为污水提质增效关键一环的同时,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各城市开展污水提质增效工作中重视市政排水系统完善,但针对小区排水系统存在的错接混接、管网缺陷等重视不足,导致源头地块污水浓度较低、内部积水等问题。如今,“海绵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筑小区规划和设计工作的重点。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实现对雨水的综合利用与有效控制,从而充分发挥建筑小区的“海绵”功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点,以期为工作人员开展相关作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一直都较为严重,水资源匮乏、水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建设问题层出不穷,但从供水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已从地区性转向全国性,据调查显示,国内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都饱受城市内涝、供水短缺、排污困难等问题的侵扰。由此可见,城市的基础规划设计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针对传统城市规划的现状以及对其现存问题的把握,将海绵城市的规划理念以及建设途径,设计出新的城市规划建设目标。海绵城市建设在尊重现存城市排水系统的大格局的基础之上,整合排水系统、道路交通、城市绿化等多种因素,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排涝排污系统和供水系统,建设新时期的海绵城市。

1 海绵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海绵城市设计应用在公共建筑建设中,首先要注重加强对雨水从起端到终端的全流程的把控,通过采用相应的措施降低外排的径流雨水峰值,其次要尽量创造条件,来降低对项目所在场地的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保持原有的水环境和微气候,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有力条件,创造适宜的建筑生活环境。本着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优先考虑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如透水铺砖装、雨水存储设施等,渗透及回收利用一部分雨水,最后将终端汇流的不能利用的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系统,有条件的可考虑自然排水系统,比如排入附近河流。对存储收集的雨水采取一定的净化措施后,可以用在景观和道路浇洒,节约了水资源。

2 海绵城市理念的研究目的

城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和栖息的主要场所,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人们的生活和居住,而现如今的城市建设将生产和交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进而造成了城市内部的雾霾严重、水质较差、供水困难、排水困难、交通瘫痪等一系列问题。而本应在城市中心区域的风景园林区通常被孤立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开放区域缺少连续的系统性建设,自然水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也使得城市的生活栖息的功能减弱。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是以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为代价而形成的城市群,但这样的建设规划方式很显然并没有得到一个和谐高效的城市肌体,一个城市结构和功能的是否完善,绝大程度取决于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应该让环境来告知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正确的功能规划,从而建设恰当的居住区域、交通系统、水系统等基本城市规划。

3 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及设计要点

3.1 下沉式绿地

对于下沉式绿地建设,设计人员需要保证绿地的位置低于周围的地面,并使二者的高度差处于规定范围内,从而充分发挥绿地的调节作用。在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需要运用大量数据来制订设计方案,以保证方案的准确性,进而为后续绿地建设工作做好铺垫。下沉式绿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形式,其结构层次依次为滞水层、绿地种植层以及原土层。下沉式绿地的建设可以在满足建筑小区美观性的基础上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可以在雨水下渗的过程中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过滤后的雨水可以直接排入规划的雨水管网中,进而实现雨水循环使用的目的。

3.2 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也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内容,可以达到缓冲雨水径流的目的。可以将驳岸看作是城市中的海绵,在“驳岸”的作用下,雨水被初步处理,在大雨季节,能够有效缓解雨水对城市造成的压力。从组成形式上看,可以将驳岸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植物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以及人工型驳岸。第一种主要依靠水生植物;第二种主要依靠自然界中的土壤及各种石材,相对于第一种,这种驳岸的效果更能够达到抗洪的目的;而第三种主要依靠人为建设,使用的材料为混凝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植被的不同生长季节以及色彩、质感与各方面环境元素进行不同的搭配,以此达到较好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兼顾抗洪的作用。

3.3 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设计包括透水性多孔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特殊塑料等的使用。技术人员可将透水材料应用于人行道以及周边区域的铺设,利用其较强的透水性、抗腐蚀性、耐水性等特点,降低强降水对道路以及周边区域的影响。在通常状况下,道路的表层以及内部路基施工需要使用透水材料,并且技术人员需要在特定的位置建设引水装置,使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入周边的绿地中,进而降低地表水量。

3.4 植物种植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使建筑小区能够进行“呼吸”。“吸”是指建筑小区可以在降低地表径流量的同时,储存多余的雨水;“呼”是指建筑小区通过种植植物来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进而达到净化的目的。而让建筑小区能够进行“呼吸”,其关键就在于植物的种植。施工人员应尽可能选择抗旱、抗涝的植物品种,以保证绿化植被的质量。此外,植物种植还应讲究美观。在进行生物滞留地建设时,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来满足美观性需求。

3.5 选择生命力较强的植物

在植物的选择上,首先选择耐污染的植物。所有植物的根系表面都分布着非常丰富的微生物,在移植植物后,通过植物的净化能力可以对水中的污染物作初步地处理,从而达到雨水净化的目的。其次,植物要具有较强的耐水耐旱能力,否则植物就有可能在长时间的雨水浸泡中死亡,或是长期的干旱中枯萎。除此之外,根系发达的植物比根系不发达的植物更好。根系发达的植物可以加固软土层,还能够强化种植土层的渗滤效果。因此,必须合理配置植物的生长周期,这样才能发挥雨水花园的作用时效。

3.6 设计指标计算

设计指标的计算包括地表径流量以及污染物控制率两方面的数据核算,技术人员通常以汇水分区为基础来进行设计指标计算。汇水分区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雨水径流管理,划分需要考虑雨水径流影响范围、建筑和道路的布局情况、海绵设计区域条件等。结合实际情况,技术人员可以将汇水区域划分为主要汇水区域和次要汇水区域。为了使最终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技术人员在对建筑小区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时,应保证设计方案以及图纸的精确度,从而确保最终核算结果的真实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小区建设,施工单位应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来开展作业,进而更好地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对此,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对建筑小区的规划及设计相关内容加以研究和分析,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计算,以保证建筑小区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冰.海绵环保城市理念在住宅小区“慢回弹”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智能城市,2020,6(07):134-135.

[2] 郭羽.上海市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控制指标研究[J].城乡规划,2019(02):25-32.

[3] 张斌.海绵城市建设及相关技术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39.

[4] 何思逾.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城市建筑小区雨水控制探讨——以南宁市某改造小区为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7(06):311-313+317.

[5] 宋川.浅析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