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东俞金花扬剧团有限公司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3

皖东俞金花扬剧团有限公司调查研究

郭进怀

滁州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省滁州市  239000

摘要:作为民营剧团,俞金花扬剧团在14年的发展历程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条曲曲折折的发展道路。本文立足于田野工作,从民俗学、戏剧戏曲学、音乐学等角度对剧团的历史、运营等作较全方位的考察,剖解其成功经营之道。

关键词:俞金花扬剧团;运营策略

皖东天长市民营俞金花扬剧团有限公司坐落于天长市永福东路,2015年,剧团被文化部评为“优秀基层戏曲院团”,2016年,剧团被评为安徽省民营艺术院团“百佳院团”,2017年,剧团被评为安徽省民营院团“十大名团”,安徽省“送戏进万村”优秀院团,2019年,剧团再次被评为安徽省民营院团“十大名团”,2020年,剧团被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作为一所优秀的民营剧团,剖析其发展历程不失为管窥其成功之道的有效途径。

一、剧团历史

俞金花扬剧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团长俞金花。成立之时,剧团投资15万元,用于购置行头、道具及乐器,演出时使用已有的双排座货车运送行头、道具等。剧团发展至今拥有固定资产总值达千万元,包括两层400多平方米的团部,团部原为临街商铺房,每层6间,现为办公室、化妆室、两个排练厅及演员宿舍。行头、道具价值40万元左右。剧团现有价值40万元的流动舞台车1部,17座的中巴车1部,装运道具的箱式货车2部,轿车3部。

二、剧团人员构成

剧团常年保持30人左右的演出阵容,演员中固定的有十多人,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乐队8人,包括主胡、副胡、板鼓(戏曲电子锣鼓)、琵琶、扬琴、笛子(兼吹唢呐)、电子琴、大提琴,另有作曲1人,舞美1人,作曲精通主胡、板鼓、电子琴、琵琶等演奏,平时可机动兼任,团员除固定的外,其他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剧团人员使用采用灵活机制,演出中根据市场调节人员的配置,在保证演出质量的前提下,机动配置人员的使用,如同样一部戏演员使用从6至10人不等,主要在于丫环、龙套人员的多寡。乐队人员使用同样如此,如4至5千元一场的戏使用乐队成员6至7人,8至9千元一场的戏使用乐队成员9至10人。正常演出演员与乐队人员不低于20人。武场由传统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组成,2019年开始使用戏曲电子锣鼓,配合传统同时使用。

三、剧团运营

为了保证剧团正常的业务演出,行头、道具每年保持更新,如出现破损、缺乏舞台效果或夏季乌纱久戴被汗浸之类情况时都要及时更换,比如今年5月31日外出演出前便整理了行头,投资了几千元进行更新,平时添置的蟒袍价格从几百至上万元不等。

维持剧团运营的资金来源于剧团的演出收入,一般私人邀请的商业演出费用在5千元左右,个别场次高达8千至9千元不等。政府招标的“送戏进万村”“戏曲进校园”演出每场5千元左右。目前常年演出场次有4百多场,包括政府招标的演出两百场左右。

演职员的收入依据个人的技艺水平、能力等进行结算,有年薪制和按演出场次结算两种方式,年薪制包括每年薪资6万、8万、10万不等,按演出场次结算是按演出一场拿固定的金额的方法进行结算,演出的场次多少决定收入的高低,个别主演曾达到演一场5百元,年收入达到了20余万元。

四、演出情况

剧团业务主要涉及商业演出和政府招标演出,商业演出包括私人邀请的演出和企业等邀请的演出,主要是客户主动联系团长,政府招标演出由剧团负责参与招标。从2014年开始,剧团通过招标承接了安徽省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的演出任务,之后每年通过招标不间断一直演出至今。2017年开始通过招标承接了滁州市“戏曲进校园”演出,同样不间断演出至今。

私人邀请的商业演出主要是民间婚丧嫁娶类的红白喜事演出,比如过生日、开业庆典、清明庙会、十月朝祭家谱、祭土地庙等的演出。演出舞台使用剧团流动车舞台或临时搭建的舞台,临时搭建舞台可由邀请方安排搭建,也可剧团安排搭建,费用6百至7百元不等。演出出行由剧团中巴车接送,早出晚归,如在一地连续演出便在流动车帐篷里住宿。私人邀请的演出饮食由主家安排,招标等演出饮食由剧团自行炊事等方式解决。

剧团成立至今,常年的演出场次保持在4百场左右,演出的高峰年份在2015至2017年间,每年演出场次达5百余场。剧团演出效益决定于演出场次,演出场次越多演出价格越高,形成良性循环,演出场次多便掌握价格谈判中的主动权。演出淡季随行就市,提前降低演出价格,保证演出场次。

五、演出剧目

剧团常年面向乡村演出,演出剧目主要为传统戏,剧团常演剧目有二十余部,保留剧目有《相思泪》《秦香莲》《沉香扇》《李三娘》《蔡金莲告状》等。红白喜事类商业演出中,老人过寿演出《三女拜寿》《珍珠塔》等,白事演出《相思泪》《秦雪梅》《恩仇记》等。

剧团编创的现代剧目有《红盖头飘起来》《无土兰花》,《红盖头飘起来》为2020年安徽省和滁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入选作品,《无土兰花》为2021年滁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入选作品,两部剧目为剧团2022年招标承办的滁州市“戏曲进校园”演出主演剧目。

六、剧团特色

剧团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长期的演出中形成了剧团的经营特色,首先表现在机制灵活,及时把握演出市场的动态特点,演出定价随行就市,演出繁忙时演出价格相应提高,演出市场萎靡时提前降低演出价格争取演出机会。其次是市场适应力强,表现在艺术生产高效,剧团移植改编剧目时一般一个星期便可登台演出,保证了及时供应市场需求。再次是剧团经营理念超前,具有长远经营策略,如2017在滁州市“送戏进校园”定价一场不到3千元,剧团亏本接下了演出任务,在赢得声誉后同样演出现今订价为5千元左右一场。

七、演出受众

剧团常年在乡村演出,为村民演戏,同时积极支持公益事业,端午节与重阳节时到敬老院慰问演出,为孤寡老人送戏进门。2017年开始通过招标承接了“戏曲进校园”项目,为中小学生演出。乡村演出的舞台有临时搭建的舞台和用舞台车舞台两种,私人邀请的商业演出因舞台车大多难以进入而多采用临时搭建的舞台演出,“送戏进万村”演出一般在乡村广场用舞台车演出,保证了演出效果。“送戏进校园”时在学校礼堂演出,或者露天用舞台车舞台演出。平时剧团很抓安全生产,车辆按高标准参加保险,从2008年建团至今交通保持零事故,保证了演出的正常进行。演职员在演出期间严禁饮酒,确保演出高质量进行。

八、剧团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剧团成立后即订立了严格的现代企业规章制度,保证了剧团的日常运营,使剧团始终处于有序的良性发展之中。

剧团订立的规章制度包括正副团长工作职责和剧团管理制度,团长统筹负责剧团的整体运营,包括剧团的发展规划,日常业务指导及有关重要事务决策,对外联络业务与宣传等。副团长协助团长做好剧团日常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重大活动的安排和常规工作的开展。剧团管理制度立足于贯彻党的文艺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繁荣发展扬剧艺术,促进剧团健康发展,开拓创新管理机制,打造一流民营艺术表演团体。具体规章制度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包括政治与业务学习、日常会议、领导廉洁自律、业务工作、日常练功、日常演出等。正是由于制定与贯彻执行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剧团从建团至今良性发展,创建了声名远播的优良口碑。

九、音乐创作

剧团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感,积极创编现代剧目,2020年,剧团创编了安徽省和滁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入选作品《红盖头飘起来》,2021年,剧团创编了滁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入选作品《无土兰花》,两部剧作构思精巧,一同展现了烽火抗战岁月天长人民的英勇抗敌斗争。剧作在音乐上大胆创新,有力地烘托了剧情,展现了鲜活的人物形象。首先表现在拟声的运用上,《红盖头飘起来》中,模拟的笑声中石榴抖动双肩笑弯了腰,形象地烘托了石榴即将成为新娘时的喜悦之情。三次的枪声则巧妙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首次的枪声惊醒了沉浸在喜悦中的石榴,石榴急忙脱下嫁衣带上门去寻找未婚夫谷旺;第二次的枪声结束了石榴与谷旺的争吵,石榴强行拉着谷旺一同拜堂成亲,送夫杀敌;第三次的枪声中谷旺中弹英勇牺牲,屹立不倒的谷旺如一尊雕像精神长存。《无土兰花》中模拟的日本鬼子汽车的刹车声结束了即将分别的父女间的依依不舍,使天长名士徐岩下定决心果断送走了女儿,从容等待鬼子的到来。其次表现在民族音乐的运用上,《红盖头飘起来》中,开场的唢呐独奏《百鸟朝凤》营造了喜庆气氛,预示着一场婚礼即将到来。谷旺不愿成亲,担心战场无情连累石榴,石榴唱道“石榴也参加了妇救会,抗日的歌曲天天唱。”并高声清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紧接的《大刀进行曲》的合唱中,石榴向谷旺讲述了自己也懂得抗战的道理,歌曲的巧妙运用形象地烘托了石榴识大体、顾大局的形象。尾声在当地民歌《茉莉花》的深情旋律中,石榴与谷旺翩翩起舞,形象地展现出二人永结同心的浪漫意象。《无土兰花》中,在日本都节调式色彩阴暗的下行旋律中,凶残的日本特派员川岛杏子随即出场,此时的音乐形象地营造出了肃杀的阴森气氛。

十、“非遗”传承

扬剧作为安徽省的外来剧种,目前主要流行于皖东天长市与来安县,为滁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6年,俞金花被确认为天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剧团由天长市文化馆挂牌被确定为天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扬剧传习基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剧团在人才培养、普及扬剧、数字保存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当前,民营院团普遍面临人员的老化,剧团立足于长远的发展,着手自己培养演员与乐手,如2017年招聘了一花旦苗子,培养至今已熟练登台演出。十年前招聘一具有音乐天赋的学员进团学习板鼓,现已熟练掌握戏曲电子锣鼓的演奏,在乐队中独当一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团长亲自负责面向广大扬剧爱好者的培训工作,剧团在演出淡季每星期对扬剧爱好者开放两次,演出较多时每星期开放一次,剧团提供场地与乐队伴奏,团长现场辅导扬剧爱好者的演唱。虽然剧团演出任务繁重,但剧团一直重视资料等的数字化建设,及时做好演出等的录制保存工作,包括“送戏进万村”与剧目汇演参赛等的录制与保存,另外从2022年开始剧团通过抖音平台开展了扬剧经典片段的直播,受到了戏迷欢迎。

十一、疫情下的坚守

2022年5月31日,天长市恢复演出市场,之前天长市发生疫情,剧团停演2个多月,在此期间,剧团虽然停止了演出,但团员并未马放南山,而是利用修整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包括研习剧本、排练新戏、直播表演等。剧团每年的招标演出有2百多场,包括“送戏进万村”演出,扬剧在滁州市目前主要流行于天长市和来安县,因此剧团到滁州市的凤阳县和定远县演出时便改演黄梅戏,因此在此时间内剧团便排练了黄梅戏《天仙配·路遇》与《女驸马》,准备解封后送戏演出。作为剧团的挑班人,扬剧依然是俞金花的最爱,舍不得扬剧与戏迷,俞金花便想到了抖音直播,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几乎天天如此。虽然是在家中表演,但俞金花一丝不苟,把家当舞台,不管是坐着演唱,还是穿上戏装化妆表演,俞金花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获得了戏迷们的交口称赞,以至于在恢复后的繁忙演出中戏迷们仍然惦记着俞金花的扬剧直播。

十二、调研反思

作为滁州市发展迅猛的一所基层民营剧团,俞金花扬剧团有限公司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发展中的困境与成功之道一样需要关注与引起重视。

1.不断探索完善基层民营剧团管理与发展新体制

当前,广大基层群众有着看戏等的文艺需求,服务广大基层群众的演出主体仍然是民营剧团,以天长市为例,支撑天长市民间戏曲演出的主体便是13所民营扬剧团,因此,民营剧团的健康有序发展便显得至关重要,需要不断完善与探索全新机制,使民营剧团良性有序发展,发挥基层文艺“轻骑兵”的作用。以送戏进基层为例,送戏视野可从“送戏进万村”“送戏进校园”拓宽至养老机构、有需求的基层民营企业等,或有关节日等民俗节点。同时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孵化、比赛、展演、推新人、培训等方式推动民营剧团的发展。

2.探索民营剧团人才培养新机制

当前,民营剧团人才队伍存在着明显的老化现象,演员主体年龄偏大,影响着剧团的长远发展。因此,培养年轻的后备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剧团自身培养演员有着局限性与后顾之忧,长处是舞台实践性强,短处是难以完整系统地进行戏曲专业学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须与时俱进对待及引领民营剧团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因此,可探索有实力的民营剧团与专业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等人才培养新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民营剧团的生存与发展,以适应未来的基层戏曲演出需求,更好地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务。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K2019A0461;202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音乐口述史语境下皖东区域音乐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20D155;2021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级非遗凤阳花鼓姊妹艺术—凤阳唢呐的数字化传承保护》项目编号SK2021A0690。

作者简介:郭进怀,男,安徽滁州人,文学博士,滁州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戏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