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本钢通信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运行速度和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2

更新本钢通信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运行速度和质量

赵忠刚

(鞍钢集团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管控中心 辽宁 本溪 117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本钢现有通讯网络下进行更新改造通讯网络,具体分析本钢老旧网络现状,以及新网络框架组成及基本组成背景和构架,组建新网络所需的软硬件和新网在企业中的发展和应用, 叙述组建新网络所必须的相关知识和要点。并讲述了在根据要求和规划选择组网方案。

关键词:本钢,企业,新网络,光缆,MA5616,MA5680T,配线柜

一、概述

随着集团公司整体战略部署和发展方案的调整,本钢固定电话设备完成了从传统的电信技术向以NGN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技术的转换。有了这个坚实的硬件基础,本钢通讯方式便可随着通讯的发展进行及时的调整。随着固话核心设备的更新完成,通讯方式调整有了新的方向,但是以旧的铜线为接入方式的用户仍然存在通话质量差、宽带网速达不到理论值、故障重复发生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不断的摸索,并且进行了实际数据测量分析和小范围的实验,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部分地下通讯干线电缆接头太多衰耗过大和干线电缆严重老化等。2、架空干线电缆过长接头过多电缆开门分支过多,从而导致宽带数据传输及通话质量很不稳定,所以故障仍会反复出现。经过大量的论证,决定采用新技术,以"MA 5616+光纤"为主要的网络结构替代以"配线柜+铜缆"为主的网络,对接入层网络设备重新部署,更换老旧地下通讯电缆及架空干线电缆,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质量。为适应本钢的发展需求,对现有通讯网络与设备进行了统一的设计、优化及改造。从而保证了用户通讯网络的实时性,保密性,稳定性以及通话质量和上网速度。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用了更为经济的光缆,减少了对铜缆敷设量,从而也大大降低了资金投入。

二、要因分析

目前,本钢地下通讯电缆及架空电缆遍布本钢十里厂区及市区内本-南中继线、本-歪中继线等等,具有线路长、分布范围广不集中、接头多等特点。

经过大量数据采样分析以及对市里各大运营商的组网方式进行考察,最后得出组网方法,即:以"MA 5616+光纤"为主要的网络结构替代以"配线柜+铜缆"为主的网络。

从上面两种组网模式图的对比结果可以看出: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新,提高人员技术水平,并对现有网络中的电缆、光缆进行调整。

三 、通信网络结构改造实施

(一)优化网络结构,提高传输质量

通过对厂区内地下管道通讯干线及架空干线进行统一规划、改造及设备更新,改善了用户通话质量差、宽带网速达不到理论值、故障重复发生、线缆过长、管道年头久质量差等问题。

1、充分利用NGN网络的可扩展性,合理扩展网络。

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目前本钢已拥有NGN网络的基础设施,通过实地勘察,科学论证,设计最优的规划方案,引进光进铜退接入层网络部署的理念,以"MA 5616+光纤"为主要的网络结构替代以"配线柜+铜缆"为主的网络转变的具体实践。在NGN网络设备基础上引进可为用户提供大容量、高速率和高带宽的数据和视频业务接入设备SmartAX MA5680T光接入产品,利用原有ERP网络中的光缆,实现用户接入。

2、提高新设备利用率,扩展网络功能。

由于国际市场铜原材料价格上涨,铜缆这种传输速度慢且成本高的材料,越来越被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传输速度快的光缆所取代。市场中以光缆为传输介质的设备也取代了传统中以铜缆为传输介质的通讯设备。

SmartAX MA5680T光接入产品设备的引入,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光缆线路,增加了光缆传输距离,大大缩短了铜缆的使用,降低了成本。MA5680T光接入产品安装在中心机房,安装方便;利用终端设备MA5616代替原有的配线,它们之间用光缆进行通信传输,从而实现光缆替代原来“笨重的”干线通讯电缆;再利用原有的小对数电缆将信号引入到用户办公室中,完成电话与网络等功能;对于不同的区域也可采用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方式灵活。

3、优化厂区内的远端机房,远端机房必须是所辖区域的中心汇聚区,为机房提供备用的UPS电源保障系统,利用原有光缆,尽量缩短新光缆的敷设长度,并考虑到机房房屋结构安全,防盗系数高等要点。新建远端机房选址的确立都是基于原有电缆和光缆配线间加以改造而成。数据的传输则利用原有的光缆进行数据传输。以北台机关机房为例:利用原有机房和ERP光缆路由传输数据到中心局。两块费用投资为0元。这样即优化了线路,也减免了光缆敷设的投资,大大充分利用空闲资源。达到了提高通讯质量的效果。

(二)努力挖潜,体现保障用户通话质量

1、本钢通讯当前使用的干线电缆都已使用多年,存在着如电缆接头过多损耗过大、电缆绝缘不好、电缆外皮破损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宽带运行速度、固话通话质量造成用户故障频发、维护费用及人员也大大增加。新设备的引入,广泛采用当前技术成熟度高、成本低、传输速度快的光缆线路。

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光缆敷设所需人工要比电缆少得多,并且光缆中不含铜等可回收物质,不具备回收价值,敷设更安全。光缆的使用降低了线路敷设量,降低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维护费用。

2、在网络结构调整、新设备的引入过程中,不断加大对维护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维护人员的水平。设备安装过程中及利用安装调试过程锻炼队伍,使职工边安装边学习,做到设备调试完成,人员就具备基本的操作维护能力,能够胜任新设备的操作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无间断运行,保证用户的无间断通话,更不影响本钢的生产指挥等。

3、伴随着新的设备的引进与光缆施工,充分利用原有光缆线路,放弃封焊工艺技术落后、接续质量差、缆线接头多的老旧电缆,重新整理线路的基础资料,按区域配线柜划分设备的安装,制作每个区域的电子档案,完善用户资料。

4、由于厂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众多,为防止出现外界施工不当把光缆挖断、刮断导致远端设备不能向中心局进行数据传输等情况,我们利用原有的光缆线路,对远端设备采用不同线路光缆进行了线路冗余备份,形成第二路由一路光路损坏可自动切换到另外一路由中,防止工程施工对通讯质量的影响。

(三)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维护质量

新设备的改造完成,对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随之提高,我们加大了职工的培训力度,经过不断的培训使得班组成员的接续时间大大缩短,从而为减少以后的障碍处理时间提供了技术保证。

四、未来展望

通过本次实践证明,只要通过科学管理,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我所学理论知识、结合现有资源、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就能够更好地完成我的各项工作任务。作为本钢集团的一个服务单位,我时刻牢记“让用户满意”的服务宗旨,不断改进服务水平,紧跟现代科技的发展,尽我所能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通讯服务。

随着通讯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将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紧跟当前通讯领域的理念,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大力推进光纤到户工程,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更好的服务于本钢的通讯事业,我有决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完善此项成果,在实践中不断探求它的新内涵,经过进一步的严格创新管理,求实的作风,为本钢通讯网络的完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