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野下中职学前教育舞蹈学科美育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3

课程思政视野下中职学前教育舞蹈学科美育策略研究

柯秋香

江苏省淮阴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淮安  2233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现代化进一步发展,根据党中央对学前教育的工作意见指示,幼儿园美育具有重要意义,要培养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大思政”环境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实践过程,实现全面育人。本文将立足于当前中职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着眼于新时代教育体系现代化要求,针对学前教育舞蹈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对如何加强程思政视野下中职学前教育舞蹈学科的美育教学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和策略研究。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职教育、美育、学前教育、审美能力

一、背景现状

二十一世纪以来,美育教育在各阶段教学进程中都确立了重要的地位,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了美育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1]]与此同时,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强调,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精神等,融入各阶段各学科的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现代化。

学前教育是针对接受小学阶段教育前的幼儿进行教导与陪护的教育,所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孩子们办好美育教学,打造良好的思想环境,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对于孩子来说,在幼年时期接受优质的美育教学和思想熏陶对其成长有着巨大价值;对于社会来说,办好学前教育是推动我国新时代教育体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说,童年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探索人生意义的开始。[[2]]在幼儿园阶段对孩子进行美育教学,有利于培养孩子长期的兴趣爱好,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加强学前教育阶段的美育教学,并在实践中融入适当的思政元素,是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所需思考的问题。中等职业学前教育舞蹈学科主要培养具有专业舞蹈技能的一线幼儿园教师,是负责幼儿教学中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中需要重点关注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工作的深入推进,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需求,推动落实我国教育体系内部的转型升级,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任务使命。作为中职教育的一线舞蹈教师,我将总结现状下中职舞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中职教育中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舞蹈技能、提高审美水平、增强教学能力、增加思政元素等问题做出分析和策略研究。

二、中职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美育被相对忽视的教育现状

从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美育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长期以来,对智育的过度追求是全社会各阶段领域教育的总体风气,特别是在中职教育中,忽视美育的现象尤其突出。诚然,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与高等教育,其主要功能是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技能掌握是否熟练到位是对一位中职受教育者的主要评价标准。但是,技能教学并不是中职教育的全部,对美育的忽视恰恰反映了当今教育结构不平衡不完善的现状,对中职教育的理解以及其在整个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依然存在偏差,对美育在教育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依然认知不足的状况。大众对中职教育的理解与定位一直存在着误解与偏见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教育领域大力推进改革,推行了许多教育结构内部改革的政策,例如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双减”政策等措施,但整体教育大环境“唯分数论”的观念根深蒂固,在相当一部分家长和学生的心中,中职教育是给学习成绩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孩子的“退路”,是走投无路的无奈选择。这种偏见与歧视长期存在,造成中职教育的教育功能被社会性“阉割”。一些中职学校往往因师资缺乏、学校忽视等原因无法进行应有的审美教育,美学的知识的贫乏导致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审美能力严重不足,审美意识淡薄,审美修养缺乏。这些学生非常需要适当的引导和教育,然而对于大多数中职学校来说,美育并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很少出现对美育在中职教育中意义与价值的探讨研究,绝大多数学校的美育课程只是单纯的一两门艺术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甚至仅仅为简单的课外文娱社团活动,美育实际上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那么美育是否应该成为中职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三:第一,从宏观角度来说,对学生进行美育符合教育本质与教育最高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思想的整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美育的核心目标是塑造人的灵魂,涵养人的精神,对人格的建构与完善发挥着定向、调节与整合作用,一个人的审美层次决定他的人格内涵以及创造才能的最高发展水平。美育的价值与作用是具有普适性的,无论处于哪个阶段,拥有何等学历,偏向哪种领域,美育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从微观角度说,学前教育这一专业的性质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特殊性,其自身是一门师范性专业,目的是培养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因此,在育人层面,美育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幼儿阶段是每个人树立价值方向,培养个性爱好的重要阶段,美育是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如果说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没有受到系统完整的美育培训,那么当其走进幼儿园成为一名老师后,又怎么能对孩子们进行美育教学呢?第三,美育教育应该成为一项大众化教育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美育不应该成为一种“资格教育”,加强全民审美素质的提升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结构转型升级的应有之义。因此,美育在中职教育中被相对忽视的现状和问题,需要我们积极解决,这不仅仅关系到中职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还关系到下一代综合素养的基础,同时也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偏重技能培养忽视美育涵养

舞蹈课程教学在培养具有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幼儿园一线教师时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位优秀幼儿教师的要求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拥有比较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拥有较好的舞蹈教学能力,在幼儿舞蹈的表演和创编中有较好的创造能力与组织能力。只有具备舞蹈教学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在以后实际的幼儿舞蹈教学中进行教学引导,并充分发挥舞蹈在幼儿教育里的美育功能。然而,在当今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课程中,存在着“重技能轻实际,重主导轻主体”的问题[[4]],这导致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偏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美育的涵养。在此需要强调中职舞蹈教学课程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培养拥有较好舞蹈综合素质的老师,不是为了培养专业性极强的舞者,因此,教育性是中职舞蹈课程教学中始终应该关注的目的。对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老师来说,幼儿舞蹈的教学与表演,在现实情况中,是为了满足教学工作的趣味性以及活动的丰富性,因此,调动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以及对舞蹈美的初步感受与认知是幼儿舞蹈教学的第一要义。对于中职舞蹈教学来说,对学生的美育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那什么是美的教育呢?简而言之,美的教育是一种立足于培养人的审美鉴赏力的教育,是一种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是一种帮助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

所以,舞蹈课程教学中的美育不能简化为对技术的要求和培养,美育是学生自我发现与自我塑造的全面过程,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礼记》有言:“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扬雄的《法言》首篇《学行》中讲道:“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中职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涵养,这样,学生在成为老师后,可以继续发扬传承美育精神,使得社会的综合素养提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三)课程实践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所欠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把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与使命,提到遵循规律的高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理论上的创新,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5]]幼儿园教师作为直接与孩子交往互动的群体,需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良好发育以及引导孩子打下综合发展的基础,而其个人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对发展孩子道德、审美、实践能力的功能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观念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加强学前教育中的思政元素,也是幼小衔接阶段的德育要求,幼儿园阶段进行适当的思政教育可以为孩子打下一定价值理念基础,有助于孩子升学后的继续教育。老师是教育之本,然而,当前中职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课程教学设计疏于融入思政元素。

三、教学策略研究

(一)加强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审美感受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生活体验、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来获得美感的能力。它是人们进行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整个审美能力中最初始、最基本的能力。[[6]]如果缺少对美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就不可能获得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舞蹈作为一项艺术创造型的活动,在其课程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上有着先天的优越性。舞蹈艺术的美育功能是通过塑造美的艺术形象以及优美的动作设计来实现的,可以使人获得深刻的审美感受。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第一,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幼儿舞蹈作品的生活性,积累一定与幼儿相处的社会经验。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经过高度提炼和艺术美化,表现思想与情感世界。对于幼儿舞蹈来说,以生活性和趣味性为主要特点,创作题材大多来自幼儿玩乐、游戏等日常生活场景中,因此,要想深入理解幼儿舞蹈中的生活化本质,就要联系实际,真实了解幼儿的心理性格特点,切身体验与幼儿相处的感受。第二,提高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学前教育中的幼儿舞蹈教学是孩子了解舞蹈基本知识,锻炼基本功,培养舞蹈兴趣的奠基阶段,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多方面艺术修养的要求,要基本了解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舞种的审美特征以及舞蹈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舞蹈实践活动,体味到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与每个舞种的舞蹈艺术之美,在保证美育熏陶的同时,也为日后进行幼儿舞蹈教学中对趣味性、多样性的要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保障;第三,组织学生积极主动赏析优秀作品。欣赏能力的提高依靠观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如芭蕾舞《天鹅湖》,整个舞蹈编排巧妙,动作整齐灵巧。多欣赏这样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大有裨益,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丰富多彩的人体舞蹈动作中去体会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舞蹈艺术美,还可以增强想象力与创造力,领略舞蹈的氛围与意境,提高对舞蹈的鉴赏与理解水平。

(二)加强中职舞蹈教学中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感受美、鉴赏美的目的是为了想象和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活动的最高成果,也是美育的最终目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把对美的需要作为动机,逐渐形成的主观审美的积极的情感和兴趣。审美情趣虽以个人主观偏爱的形式表现,但它并不是纯粹的孤立现象,而是一定时代、民族的审美要求、趋向和理想的反映。[]审美创造能力并不是职业艺术家的“专利”与“特权”,对美的想象和创造能力是蕴含在每个人的天赋中。舞蹈其实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对于幼儿舞蹈教育来说更是如此,从孩子的身心发展角度来说,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幼儿舞蹈教育就是要解放孩子的天性,使孩子们在舞蹈的锻炼和律动中表达真实的情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中,需要加强对幼儿舞蹈的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我国许多中职学校的舞蹈课程现状是依然沿用单一化的舞蹈教学模式,只是一味要求重复性的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无疑大大削弱了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趣味性,无论是毕业后入园授课的老师还是接受教育的孩子,都可能产生无聊、厌倦的心理。

(三)加强中职舞蹈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政府的重视与扶持下,各地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积淀,而舞蹈艺术则是通过其独特的肢体语言表达,象征着祖祖辈辈的中国人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抽象缩影,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沉而高远的精神追求,在经历千年的沉淀和世世代代的检验后,体现了中华舞蹈艺术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与极高的审美价值。2021年,河南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走红大江南北,该节目不仅有优美的舞姿和接地气的场景,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叠加了诸多历史文物的影像,让现实和虚拟交织,情感和文化交融,受到广泛好评,其首席舞蹈演员易星艳就毕业于长沙舞蹈艺术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唐宫夜宴》这一成功案例生动地说明了两点: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该束之高阁,而是应该积极融入社会生活,通过创新传承焕发新生;第二,在中职舞蹈教育体系下,其舞蹈艺术的水平上限与舞者素质的可能性远远超于大众想象。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实践中,应当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熏陶与对中国民族舞蹈的学习,让学生在感受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独特美感的同时,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喜爱,推动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提高独具中国气质的艺术审美水平与艺术感悟。

四、总结

美育是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并对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作用。在针对幼儿的学前教育中,美育作为教育手段,可以启蒙心智,陶冶情操。在培养幼师的中职教育中,对美育的发展和完善可以从根本上变革传统职业学生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审美教育活动的现状,以多样性的实践形式,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融入适当的思政元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树立对我国人民民主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这些将有利于其个人的进步与人格的完善,通过教育反哺社会,最终促进全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美育教学,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需要,具有相当的必要性。综上所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要积极开展美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29):18-22.

[2]刘将. 个体心理学的思想谱系与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2.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理论学习,2017(12):4-25.

[4]施大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黄河之声,2013(16):64-65.

[5]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4-9.

[6]汪艳秋.舞蹈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若干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1):124-125.

作者简介:柯秋香,(1983.12--)女,汉族,江苏淮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