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四重逻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9
/ 5

共同富裕的四重逻辑

郑焱军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科社(政治学)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06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蕴含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遵循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则,继承了社会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得以实现、脱贫攻坚战的圆满胜利,使得人民生活水平迈向新的台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安居乐业,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但这远远不够。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一条心,脚踏实地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在这个百年历史交汇的时期,更应该勇于迎接风险与挑战,给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一落实,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十四五”规划将建议的《要求》,明确了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截点,学界广泛围绕“共同富裕”进行论述,特别是关于共同富裕的历史脉络与实践路径,进行了非常具体的探索,增加了许多量化指标进行衡量共同富裕。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未来探析类。将共同富裕作为新阶段的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实践与历代领导集体所作出的贡献相结合,阐述新时代所面临的有利条件与挑战,量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指标,着眼未来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力点,明确提供了实践道路的探索。这样一类文献是通过理论与实践,并探索量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来进行论述。第二类,经验总结类。将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的目标,通过当下中国进入新阶段所面临的局势,寻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论述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论述为实现共同富裕其历史经过,总结出其经验。第三类,意蕴阐释类。将共同富裕放在当下这个时代背景下,把为什么提出要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问题起始,通过阐释时代背景、细化推进细节、把握推进主体、论述如何推进这四个点作为行文脉络。

总而言之,现有的相关文献对共同富裕的阐述,更多的是站在新阶段的视角,以史为据作为出发点,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进行探索,需要在哪些指标或是方向进行发力。各类文章对共同富裕相联系的文化建设、制度建设都有论述,也有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关系论述。但对于实现共同富裕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论证较少。因此,本文试图从逻辑性角度,论证实现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四重逻辑出发,对共同富裕的理论、历史、实践、价值逻辑进行探讨,创新性地将党的人民观纳入进来进行论证。

一、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本身所强调的是富裕的普遍程度,它与资本主义所追求的富裕程度是不同的两个层面。资本主义更多地追求私人或极少部分人的富裕,具有一定的狭隘性,追逐富裕的过程带有压迫性质。这与社会主义制度下所践行的共同富裕是截然不同的,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继而达到共产主义,这种富裕的程度并非是几个人,或者少数人的富裕,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富裕,所以称之为共同富裕。

起初,有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构想。这个主义也同样有许许多多的代表人物,对未来的生活提出了很多大胆的构思,但这只停留在的思想层面的思考,而科学社会主义是批评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部分思想。无独有偶,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几人都曾对共同富裕进行过描述。其中,马布利提到过要建立一个以自由、平等和劳动为基础的公众福利的“平等共和国”,实现“人人都是富人”。这一思想大胆的构想为社会主义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渊源。而人人都是富人,这就包含着:其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其二,不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每个人在生活与思想上的富足。从长远来看,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美好社会进行了惊喜勾画和设计,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这其中与我们当下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有莫尔提出的观点,“每个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都是富裕”,他的观点鲜明的批评了私有制的存在,要让每个人都富裕。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多方探讨,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后,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使得生产最终以实现所有人共同富裕为目的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的论述无不阐释出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以及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性。在飞速发展的现代,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体量不断做大,经济充满活力,但这远远不够。马克思在《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写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共同富裕为目的。[1]这直接点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那就是为了所有人的共同富裕。当下,我们已经通过改革开放,大力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将经济发展的“蛋糕”已经做大,这仍要求我们将“蛋糕”分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正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统一的目标,换言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一脉相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带来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正是这题中之义。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始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论述,通过理论结合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我们党从建国以来通过实践进行了多方探索,在不断地反思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不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当下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并不断激发生产力发展的活力,更有利于引导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的共同富裕之路也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消费资料的分配,还是实行不同形式的劳动量交换,这一阶段的共同富裕不代表平均富裕,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只有生产力极度发达,才能成为未来社会共同富裕的基础。 [2]论述中,表达了两重逻辑。其一,共产主义阶段性逻辑。在共产主义的不同的阶段,所实现的共同富裕的实质是不同的。将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区分开来,简明扼要阐述了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阶段所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不平衡的共同富裕。这其中不仅指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不平衡,也指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等。其二,生产力高阶段的逻辑。要实现真实的共同富裕就要求必须是生产力极度发达,那我们更加明确当下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所需要的付出的努力,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力模式与布局,才能实现高品质的共同富裕。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如今还无法达到共同富裕,更加无从谈起高质量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一直以来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一个基本目标。面对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广、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一现状,为了更好更快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我们更应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打好基础,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二、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矢志追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共同富裕作为立党及执政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曾是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大国,但党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心始终没有变。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兼顾,在不同的发展环境下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主张与实际。

自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当时代重任,带领中国人民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经过了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土地分配问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重视地权分配,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进行普及化,就是为了农民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自1949年至1978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集体建立了社会主义,最先倡导共同富裕。1953年12月,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提出了“共同富裕”[3]。从建国之初就希望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活水平,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途径。在经济上,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为生产资料的全民占有提供了基础。同时,毛泽东还提出了自己的远大设想,他强调:“我们的目标要使我国比现在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4]”这一论述将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朝着这个基本目标不断努力。

自1978年至2012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打开了新局面。他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总结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述表明要通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同时要调节两极分化的情况出现,明确的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来为之努力,将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结合,这无疑在改革开放时期给予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5]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论述。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发展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既着眼于中国国内实际形势又放眼国际发展格局,提出了许多创新理论,完成了许多创新举措,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其中“八个明确”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这个论述清晰表达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的夙愿。其中的“不平衡”主要针对我国现在还存在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充分”主要针对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指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仍需要从这些方面去发力。在“十四个坚持”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冶”“坚持新发展理念冶”“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8],阐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理论不断丰富和深化,形成了有步骤的方法论。在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9]阐明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论述了共同富裕的普及化,高度概括了富裕的层面,尤其强调了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富裕,是需要通过激励全体人民勤劳创新致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将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理论。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再到习近平,历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赋予时代特征,并丰富其内涵,形成了坚持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

三、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的坚定步伐

理论逻辑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启示,历史逻辑为我们提供经验步伐,那么实践逻辑就是我们依照理论。结合本国实际发展经验进行突破性探索的必由之路,是根据时代发展步骤所提出的需求,在“两个百年”交汇的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之需。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怀揣着使命与梦想,以执政者身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了保卫新政权,实现国家独立自主成为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在这“一穷二白”的背景下,建立了新中国,亟需解决的就是经济发展问题,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当时,经济发展极其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工业化程度低,人民生活水平低。为此,党确定了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大型水利基础工程与交通运输工程的建成,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了“三大改造”,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重工业得到了有效发展,但轻工业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阶段。城乡地区发展依旧处于缓慢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未能有效提高,还处于贫困状态。1952年至1978年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4.1%,温饱问题依然放在突出位置,谈不上富裕,只能对共同富裕的远大理想怀揣憧憬。在1956年,党的八大实际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的构想,即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初步实现工业化;第二步,在用几十年的时间接近或赶上世界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是当时背景下,为国家制定的社会主义强国设想,在此之后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人口已经位列世界前列,人均国民收入位列靠后。我国农村人口较多,仍然在为吃饱穿暖的问题探索路径。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贫困问题,中国是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棘手的难题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此时,邓小平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重大论断,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贫困。随后提出“先富论”的策略,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远大愿景。此后,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出台,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发展,粮食明显增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1978年至1990年间,我国仅用12年时间,基本解决了8.4亿农村人口(中国农村人口占世界总数比重高达27.8% )温饱问题,人均粮食产量从317公斤提高至390公斤,农村贫困人口及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10]此后,为了紧抓时代发展的好机遇。党的十三大确立“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在1990年进一步阐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1]这段话,极大地激发了发展活力,体现将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化为现实,不是为了少数人谋利益的战略发展,不会像资本主义国家只为少数人服务,阐明了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

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把共同富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目标,坚持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动摇,坚定不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即将进入21世纪,我国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改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把“三步走”的战略进一步具体化为“新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第二步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三步走”的战略将“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细化,将时间明确化,让实践更加具有方向性。2000年左右,我国最终消费率居高不下,随后持续走低,直到2010年后才逐步回稳。随后,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贫困现象有效减少,人民富裕程度有效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正大步向着共同富裕迈进。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2]从本质上讲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系,在这样的经济发展基础上,我们不断迈开步伐,只会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近。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创新的表述坚持共享发展,强调到:“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3]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截止到2020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78年的40.15倍,年均增速超过9%;人均GDP增长了27.21倍,年均增速超过8%;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7.37倍,年均增速同样超过8%;致使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成绩让世界刮目相看,为世界减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提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从2020年至本世纪中叶的三十年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安排,为接下来共同富裕规划了时间线。从2020年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14]这份时间截点的规划,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两阶段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无疑为日后共同富裕的实现开启了新征程,激励着无数共产党人继续前行。随后,在2021年2月进一步阐述系统、完整的共同富裕相关理论,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

当下,共同富裕也取得了实质性的基础,但这仍然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新时代,我们面临国内外风险与挑战,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面对实际困难,按步骤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价值逻辑: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使命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价值立场,它始终烙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上。从建党之初的初衷就是团结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为最多数人的利益着想,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使中国人民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后,又紧紧依靠人民,大力发展生产力,调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重,集中精力建立基础性工业体系,使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为了确保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大力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提升人民文化水平。改革开放后,党始终同人民共进步、与国家共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推进,经济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为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工作路线和生命线,无不体现人民观的深刻内涵。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立足于世界。

党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党的行动动机,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以此巩固人民观,表明自己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党高度的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从都国际论坛的讲话中,强调:“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15],更加深刻论证中国共产党人树立的人民观不是少数人的,而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人民观。不是让先富的那部分人富起来了,就不管不顾没有富起来的人,而是要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表达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需要努力的方向,为进一步迈进共同富裕道路“把准脉”。新时代,人民观要求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是来自人民、根治人民、服务人民的党,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了紧紧围绕“人民是什么、人民需要什么、为人民做什么”的现实问题进行审视和分析,根据时代特性,创新性话语回答了这一时代之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最核心的价值支撑。一方面只有为了人民才能依靠人民,否则依靠无从谈起,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16],深刻诠释了新时代党的宗旨和根本立场。另一方面,还应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没有人民是创造不出伟大的成就,只有依靠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新创造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为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确定了价值指向。

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由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共同构成。理论逻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行动作出了指南,回答了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阐明了历史使命,回答了党必须有步骤地迈向共同富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践逻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行动基础,回答了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走到这个时代,还存在哪些做的不足,薄弱环节在哪的问题;价值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根基,回答了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强调了不是少部分人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要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领导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全过程中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彰显力量。新时代,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促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使党始终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43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584-585.

[4]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95-496.

[5]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0.

[6]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4.

[7][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9]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21(9):4-5.

[10]国家统计局.2021中国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69.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12]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3.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793.

[14][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2-23,133.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2.

作者简介:郑焱军,男,湖南耒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科社(政治学)教研部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