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模式运用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16
/ 2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模式运用思考

汪秀全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安徽合肥23002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作为国民生产生活所需电力能源主要提供者,电力企业在推动国家发展战略落实以及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在当前市场形势不断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还需承担起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任务。电力企业在面临市场竞争时需要面临的较大风险,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性,预防财务风险并降低风险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以实现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模式;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4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财务管理创新工作稳步推行,能使得电力企业在服务保障质量不打折扣的前提下,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效果,使得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竟争力提升。

1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特点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任何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均需面对各种风险,电力企业在进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同样需要面对包含财务风险在内的多种风险模式。通过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与总结可得出以下特点:

第一,客观性。客观性的含义是不依照个体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事务。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较多,比如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会对相关区域的供电设施造成毁灭性打击,需要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重建与修复工作,这就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巨大风险。由于客观因素的不可控性,因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中具备客观性特点,不可能完全规避。

第二,不确定性。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但由于风险的来临的不确定性、隐蔽性,这对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化形成一定的危害。正因为内部财务工作风险的不确定性,才使企业发展陷入到危机。内部财务管理工作风险的不确定性,包含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其可以是一个延期性的、短暂性的,而这些都对电力企业发展形成不利的影响,需要以电力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为基石,从而抵御风险和防控风险。

第三,全面性。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涉及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这也使得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也较为广泛,因此,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模式是对整个财务风险管理的综合体现。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具备整体性特征,一旦其中某一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导致其他环节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风险出现。因此,电力企业在建立风险防控模式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其系统性、完整性的重视程度,切实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模式运用思考

2.1增强风险防控意识

电力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财务风险管控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加强对财务风险种类、影响的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防控模式,切实降低风险对企业运营的负面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需求树立财务风险控制观念,并以此为导向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系统,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切实降低风险控制成本。企业方面还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宣传力度,确保企业上下充分认知财务风险的危害,推动企业员工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共同实现规避财务风险这一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在员工培训过程中融入财务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体系的落实程度,通过引领员工思想实现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这一目的。同时企业方面还应注意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核算、管控、预算方面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模式应用有效性。

2.2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财务人员管控方面,需要做好必要的人员教育提升工作,能引导财务人员努力学习,不断钻研业务,用新的思路思考问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体现更加到位的专业技能。在信息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更加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激发主动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电力企业要为财务人员管理技能提升,创造良好环境条件,做好教育资源科学配置,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同时要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技能素质目标要求,建立工作技能和岗位工作效果评价机制,提升人员的管理水平,在管理工作开展中,突出人员技能提升评价作用,引导财务人员的在思想上、工作技能上全面发展,技能管控中,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思考解决遇到的问题。

2.3财务管理共享系统搭建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为电力企业工作以及创新实践提供更好的会计环境以及资源。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系统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扩展性,兼容性的特点,融合了计算网络存储以及安全资源的虚拟化,进一步实现自动管理资源。其中云业务管理中心在最上层运行,主要将资源及策略整合成数据中心资源池,达到混合运用资源的目的。虚拟化管理平台在中间层运行,达到计算数据、管理网络和存储软件虚拟化的目的。虚拟化内核系统则在最底层运行。虚拟化内核系统主要用于屏蔽异构硬件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实现管理透明化,消除上层用户的操作对硬件设备的依赖性,对功能进一步优化。在会计处理中,涉及的凭证较多,通过建设虚拟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对本公司的会计处理的熟悉程度。例如ERP系统,强调业务财务共用系统,财务数据来源于物料端,便于采购成本、责任成本降低,系统的信息化财务管理ERP系统是财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项软件。通过减少人工成本的方式,以及其他会计处理中所出现的成本进行优化。在处理凭证,以及采购,仓储等运算时,会优化整个会计处理过程。通过ERP系统软件的应用,建立适合电力企业发展的财务处理制度,优化整个财务处理过程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

2.4强化风险防控力度

电力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强化财务风险防控力度,以有效的风险防控模式,达到风险有效性控制的工作效应。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预算能力培养力度。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企业现行业务模式,对相关电力企业内部数据信息进行精准预算与核算,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充分运用数据运算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大数据系统,利用科学可靠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第二,构建内部信息交流和沟通通道。企业方面应注意财务管理工作与公司业务开展之间的关系,并在部门之间建立切实可行的完善交流与沟通渠道,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和内部工作网进行第一时间沟通与反馈,确保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在综合内外部信息的基础上,对财务风险可以在事前进行预测,在事中进行分析调整,在事后进行确认核算,最大限度实现控制与消除风险这一工作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加强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力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电力企业作为基础性产业,其运营可靠性对国家发展与民众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需要对现行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进行优化,通过提升企业员工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以及科学的激励措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切实实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这一目的,为推动企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嘉英.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资金管控措施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

[2]王颖.试论加强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的若干途径[J].纳税,2019(23).

[3]赵祖冀,刘群.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