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乡土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绿色乡土建筑设计

吴丹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001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饱和,广大农村地区存有的环境恶劣、地域文化消亡等问题逐渐暴露。为改善以上窘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目光集中到了农村地区的乡土建筑之上,并将绿色建筑技术用于乡土建筑改造与设计,这种将绿色建筑与乡土建筑进行结合的产物即可被称为绿色乡土建筑。

关键词:绿色;乡土建筑;设计

引言

在全球科学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经济、文化、技术都在流转交互间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在此环境中,建筑师既要面对全球化、国际化影响,更要注重对乡土建筑营造的关注与思考。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为乡土建筑的设计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建筑设计的需求也逐步提升。“低技”是建筑设计师在场所环境、材料选择、技术应用与经济条件等现实条件下,通过因地制宜采取的设计策略,试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取得平衡的智慧方式。低技影响下的新乡土建筑不仅是传统与现代交织而得的动态文化结晶,表达了特定时期特定地域内的建筑本体,更是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巧妙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成果。在这样的情境下,本文通过解读“低技”及其在当代新乡土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明晰低技策略在新乡土建筑营造设计中的应用与价值,为新乡土建筑设计的实践提供助益。

一、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意义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村建设成为一大热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粗放的开发模式破坏了乡村生态环境、村落肌理、田园风光、传统民居风貌,从而导致村民失去归属感。想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设计人员就必须做好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从而在实现乡村建设目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另外,做好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工作,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工作需求及健康需求,还能够在保护地方文化、地域特色、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二、乡村建筑的现存问题

2.1建筑质量有问题

乡村建筑在修建上往往选用非专业的工人施工,没有正规的施工人员参与,建筑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非专业队伍的没有过硬的技术和能力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材料浪费和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由于村民们普遍缺少环境保护的意识,施工材料选择以便宜为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也不会进行处理,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2.2建筑布局不合理

由于村民在修建乡村建筑时很随意,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就会产生较多的问题,比如建筑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使用时不能满足生活需求,造成不适;墙体不能很好地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增加了建筑的耗能;建筑的开窗、门洞没有考虑尺寸、位置、大小,无法对阳光和风没有进行到合理的利用。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居住的环境不舒适,而且会因为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增加建筑耗能,浪费资源。

2.3建筑样式千篇一律

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引起村民们对城市的羡慕热潮,盲目崇拜使修建的建筑片面地模仿城市建筑的样式,导致乡村建筑没有自身的特点,与周围环境不协调,显得不伦不类。部分乡村建筑在修建时,村民们没有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没有立足于乡村,使得建筑样式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三、绿色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3.1内外连结的空间关系

环顾四周,不同的距离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人存在于城市空间中,切实感受着身边的建筑、山水、树木,遵循建筑本身的存在形式,以第一视角置入空间,拓展新的空间形式和功能,赋予一个创想的场所。可以是从内部空间向外部场所的过渡,也可以是局部到整体的转变,犹如大自然般,树木相邻才成林。内外相互呼应,局部和整体彼此反馈,重新定义混沌状态下的秩序语言[4]。通过对空间中距离感的变化,利用可塑性的地形营造多样的空间,居者自由选取各种距离感的表达,挣脱环境强加的束缚,体验更多的行为模式,增加与环境的互动,探索住宅空间不同形式蕴含的丰富的可能性。我们最终营造的不是强制的功能空间,而是一个宽容的场所,运用场所的不确定性,打造空间的层次感和丰富性。

3.2使用环保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择对环境保护也是极其重要的。环保材料是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不仅具有抗菌、防火、隔热等良好的使用性能,对人体安全无害,而且能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这些乡村建筑的设计中要考虑到人体的健康安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应尽量多使用环保型混凝土、绿色真空玻璃、新型墙体材料等环保材料,通过科技手段满足建筑保温隔热的需要,达到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的作用,为人们创造舒适健康、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居住空间。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今天,推广环保材料对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3.3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建筑的使用性能

在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适宜,从而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②增加自然采光,以节约用电。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设计人员应做好屋顶设计工作。此外,设计人员还可设置采光井或反射装置,将自然光源引入建筑内部,从而减少热能损耗和制冷损耗。③提高室内通风效果,降低空调使用频率,从而减少电能损耗。④增加绿植种植面积,从而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⑤积极应用先进的生态技术,提高乡村建筑的使用性能,从而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乡村建筑的节能环保。

3.4对原有传统工艺的提炼与适用

建筑不只是事件的地点,而且是事件的容器,时间由此被空间记录”[4]。作为时间与事件容器的传统乡土建筑,其最为直观保留的价值就是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的建筑工艺技法。绿色乡土建筑设计应侧重将原有传统工艺进行辩证的提炼,使其得以重获新生。以重庆溪土陶厂改造项目为例,设计师在对该乡土建筑桁架结构的改造中放弃了木质屋面固有的榫卯连接方式,转而吸纳当地利用抓钉上下固定结构的工艺做法,将横向的木梁用螺栓与夹板连接固定,使得施工操作简便,且利于节省材料,最大限度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桁架结构进行了结合。类似的做法在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县乡土民居改造设计中,设计师批判继承了当地的箭竹工艺,设计了具有自重轻、保温性好、隔音抗震特性优良的新型箭竹分割墙体,这使得箭竹工艺传统得以通过新的方式延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熟练掌握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注意事项及要求,提高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从而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加强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研究,不断优化生态型乡村建筑规划与设计方案,从而实现生态型乡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娜.以乡村旅游为背景的乡土建筑改造设计方法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1(13):87-88.

[2]陈鹏远. 基于新乡土主义的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南京大学,2021.DOI:10.27235/d.cnki.gnjiu.2021.000252.

[3]魏建.乡土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装饰设计中的再生与应用探析[J].明日风尚,2021(10):135-136.

[4]刘强,刘寒芳,林芷伊.生态传承下的乡土建筑营造适应性优化设计[J].建筑结构,2021,51(05):157.

[5]张琮. 当代乡村建筑绿色设计与技术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9.DOI:10.27356/d.cnki.gtjdu.2019.0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