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及设计要点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6
/ 2

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及设计要点探究

邱斌

450521199406104832

要: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污染、短缺等问题越发突出,这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国家对建筑小区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旨在利用“海绵城市”的设计来帮助小区节约水资源。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点,以期为工作人员开展相关作业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

1.海绵城市相关概述

“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型的建筑小区建设模式。建筑小区采用“海绵城市”设计,可以更好地对雨水进行储存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宣扬“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使建筑小区能够更好地满足绿色生态的需要。“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是使建筑小区具有“渗透性”和“蓄水性”。对此,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使用新型材料对建筑小区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建筑小区可以像海绵一样进行“呼吸”。

在建设“海绵城市”时,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对设计路线、设计内容、汇水区域等进行分析。在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要充分结合“海绵城市”的落地性诉求来开展相关规划工作。同时,设计人员要在满足雨水合理利用以及资源循环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对建筑小区的周边景观环境进行设计,进而满足建筑小区的美观需求。

2.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规划要点

2.1 规划条件

设计人员在进行“海绵城市”规划时,需要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地质情况、场地标高、设计高度差、区域位置等。为了能够使建筑小区的规划具备科学性、合理性,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小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勘测,了解小区的土层状况,进而使小区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能够满足规格要求以及区域规划需求。此外,为了可以更好地对水资源加以利用,设计人员还应对小区周边的地下水情况进行研究,以确保“海绵城市”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海绵城市”的建设比较复杂,设计人员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兼顾相关设计要素,还要运用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建筑小区的排水系统规划上,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数据进行规划作业,以提高小区排水系统的建设质量,避免排水系统出现问题而对地下车库以及其他小区设施造成影响。在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加大对建筑小区道路铺设、植被规划、雨水池选择方面的关注,从而确保“海绵城市”的建设质量。其中,在小区的植被规划和道路铺设上,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天气情况,以有效预防强降雨天气,降低强降雨对小区相关设施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具体规划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相关资料对降雨量进行合理估算,进而使最终的雨水净化系统以及雨水存储设备能够满足最大负荷需求。

很多小区都会通过设计排水口来降低地表水量。这种设计形式虽然能够起到对雨水进行控制和存储的作用,但是地表水在流入存储区域的过程中会夹带大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并没有经过过滤或处理,流入系统之后还是会造成水体污染,进而使建筑小区难以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需求。因此,设计人员应做好植被规划工作,充分发挥植被的净化作用以吸收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废水可以达到生活用水的使用标准,进而提升雨水的使用效率,减少地表雨水对周边设施造成的影响。此外,很多小区都建设了地下车库,由于地下车库的地势较低,因此雨水很容易流入其中。所以,在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尽可能地增加地下车库建设的覆土厚度,避免雨水流入地下室对其中的车辆造成不利影响。

2.2 规划形式

2.2.1 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设计包括透水性多孔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特殊塑料等的使用。技术人员可将透水材料应用于人行道以及周边区域的铺设,利用其较强的透水性、抗腐蚀性、耐水性等特点,降低强降水对道路以及周边区域的影响。在通常状况下,道路的表层以及内部路基施工需要使用透水材料,并且技术人员需要在特定的位置建设引水装置,使雨水能够顺利地流入周边的绿地中,进而降低地表水量。

2.2.2 下沉式绿地

对于下沉式绿地建设,设计人员需要保证绿地的位置低于周围的地面,并使二者的高度差处于0.05mm~0.2mm范围,从而充分发挥绿地的调节作用。在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需要运用大量数据来制订设计方案,以保证方案的准确性,进而为后续绿地建设工作做好铺垫。下沉式绿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海绵城市”绿地设计形式,其结构层次依次为滞水层、绿地种植层以及原土层。下沉式绿地的建设可以在满足建筑小区美观性的基础上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可以在雨水下渗的过程中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过滤后的雨水可以直接排入规划的雨水管网中,进而实现雨水循环使用的目的。

2.2.3 生物滞留地

生物滞留地属于浅凹绿地的类型之一,其在规划上不同于其他绿地形式。生物滞留地的内部结构复杂,在实际作业中,技术人员不仅需要设置传统滞水层、绿地种植层以及原土层,还要增加覆盖层以及过渡层,且整体结构的厚度需要保证在1m左右。生物滞留地的存在可以进一步提升“海绵城市”的蓄水能力,其雨水储存容量能够达到常规下凹式绿地的2倍。生物滞留地可以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相比普通渗透性材料,植物、沙土的过滤性能更强,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净化质量。另外,为了降低强降水对生物滞留地的影响,技术人员需要在其周围安设引流口对雨水进行引流,使雨水可以顺利流到雨水管网中。

2.2.4 植草沟与雨水收集池

植草沟是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主要分为湿式植草沟、干式植草沟等。它可以实现对雨水的引流和传输。植草沟的建设高度应低于绿化高度100mm,植草沟植物类型可选择耐旱、抗涝的植物。

由于常规绿化难以满足“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需求,所以技术人员应重视雨水收集规划。比如,技术人员可通过建设雨水收集池来实现对地表雨水径流量的控制,进而达到雨水循环利用的目的。技术人员应使用钢筋混凝土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池中的雨水在净化之后方可被用于绿化浇灌、洗车等作业。在规划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结合实际需要合理设计雨水收集池的规格。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如果蓄水池的建设规格较大,技术人员需要为其安装排水装置,以防止雨水储存过多对周围管网造成影响。

2.建筑小区海绵城市设计要点

2.1设计条件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保证边坡系数在1.4~1.5的范围,并且要综合考量小区周围的景观,以确保最终建筑小区可以在视觉上与其周围景观环境融为一体。另外,下沉式绿地以及植草沟的建设应该低于该地区的硬化面标高,以方便雨水径流的汇入,进而有效调节小区的蓄水能力。

2.2设计指标计算

设计指标的计算包括地表径流量以及污染物控制率两方面的数据核算,技术人员通常以汇水分区为基础来进行设计指标计算。汇水分区的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雨水径流管理,划分需要考虑雨水径流影响范围、建筑和道路的布局情况、海绵设计区域条件等。结合实际情况,技术人员可以将汇水区域划分为主要汇水区域和次要汇水区域。为了使最终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技术人员在对建筑小区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时,应保证设计方案以及图纸的精确度,从而确保最终核算结果的真实性。

建筑小区“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的常用公式有雨水径流总量计算公式和渗水量计算公式。雨水径流总量计算公式为:W=10φh F。其中,φ为雨量径流系数;h为设计降雨厚度,单位为mm;F为汇水面积,单位为hm2。渗水量计算公式为:q=W/TL。其中,q为实测渗水量,单位为L/(min·m);W为补水量,单位为L;T为实测渗水观测时间,单位为min;L为试验管段的长度,单位为m。

2.3 植物种植要点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使建筑小区能够进行“呼吸”。“吸”是指建筑小区可以在降低地表径流量的同时,储存多余的雨水;“呼”是指建筑小区通过种植植物来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进而达到净化的目的。而让建筑小区能够进行“呼吸”,其关键就在于植物的种植。施工人员应尽可能选择抗旱、抗涝的植物品种,以保证绿化植被的质量。此外,植物种植还应讲究美观。在进行生物滞留地建设时,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来满足美观性需求。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小区建设,施工单位应运用“海绵城市”理念来开展作业,进而更好地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对此,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对建筑小区的规划及设计相关内容加以研究和分析,并对相关指标进行计算,以保证建筑小区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曹高尚,徐真真.基于雨洪管理模型的旧区海绵城市改造技术研究[J].市政技术,2020,36(04).

[2] 陈娟.基于低影响开发原则的海绵城市末端措施分析[J].工业建筑,2020,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