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思考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思考与建议

吴俊杰

身份证号:370911198109215637

摘要: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对机械施工的安全稳定进行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唯有加强做好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方可保证机械的顺利工作。如此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效益,还能够节约不必要的人员和资金的投入,因此工程项目的机械设备管理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了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缺陷,往往造成工程机械发生故障,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施工无法顺利进行。为此就有关的工程机械管理问题展开研究探讨,结合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管理状况进行了剖析,对管理中出现的弊端,提供了相关可行的管理改进办法。

关键词:设备安全管理;发展现状;对策

引言

机械设备的使用是保证整个施工队伍正常运行和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最大价值和效能,必须严格保证提高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率,以保证设备的有效、平稳、有序的工程生产施工。也是降低工程成本、延长施工设备使用寿命、节约施工工程建设资金支出的有效手段。如何全面做好现代工程机械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如何防止故障发生,如何正确维护机械设备的完好有效运行,如何实现其性能的最大效益,如何正确、合理地分析和科学地解决现场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工作矛盾,对于迅速提高现场管理和维护专业化水平,提高生产的综合效率,提高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装备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对现代化工程机械基础设施的正确管理和维护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协调路桥施工与企业机械设备养护管理,正确分析管理与正确解决维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提高企业自身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提高维修效率,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在国内

1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的概述

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对于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经验水平有着较高要求,只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工程机械进行管理和维修,才能保障工程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设备不断更新,很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得到应用,大幅提升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为了提高工程机械管理水平,保障工程机械的维修质量,相关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新型机械管理和维修技术。

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有着不同的需求,同时工程建设单位也需要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譬如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才能制定科学的机械管理和维修策略,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修过程中,还要结合当地的施工条件,有序安排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提高机械管理和维修的针对性。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管理工作,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计划,对于后续的机械管理和维修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季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应该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周期,针对不同的工程施工环节,对工程机械性能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修工作,要细致认真,要防止对机械设备产生较大的冲击负荷,影响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

2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及其维护运行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

2.1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

在建筑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项目实施管理规范过程中,工程项目现场建设监理往往涉及时间点多、范围广、机械设备、人员调配等因素难以频繁调动。管理和执行职能部门的人员往往盲目、机械地精简机构,取消部分机械设备管理机构成员单位和主要职能管理人员,或者简单地将其他职能直接划入本单位的其他执行职能部门,实行分工管理,造成本单位设备管理层内部管理与本单位现场机械操作和技术层部门人员脱节,导致我国机械设备技术层管理人才后备力量薄弱。此外,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健全、严格、统一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工程总承包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使用责任制。

2.2机械设备工作环境较差,承担任务较重

许多施工单位为最大程度地减少工期成本,提高工程速度,对一些需要较多机械方可进行的项目只选择较少的机械开展工作,因为承载着过多的工程量使得机械一直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即使某些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仍然在工作,加速了机械的老化。在降低机械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增加了工程建设的成本。此外一方面也因为很多地区工程环境比较差,因此机械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遭受雨淋、曝晒等恶劣气候的影响,而这些因素都会提高机械的故障率。

2.3缺乏专业人员

工程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较多,内部构成较为复杂。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工程设备管理人员面临更大的挑战,专业技术人员作为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主体,承担着主要的管理和维修任务。但是结合一些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事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在一些单位中甚至出现了专业技术人员断层的问题。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机修工和电工等专业人员存在短缺的现象,所以要积极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3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的策略

3.1制定科学详尽的管理制度

企业进行机械设备科学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指引与约束,能够使设备的使用者和监管者在工作开展时有明确的操作建议,而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也能在制度的指引下有序进行。制度的内容应包括日常使用规范及监管措施,同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制度要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与企业管理的需求进行定期更新。

3.2加强机务人员综合素养

想要保障公路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以及有效性,建设的企业需要将机务人员投入到培训当中,切实提高机务人员的自身操作水平,一线的机务人员直接操作设备,在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起到了直接的作用,通过对机务人员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维护知识,也便于进行管理。通过培养机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提升施工团队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企业需要在坚持的过程中运用最先进的设备,将先进的设备运用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定期的培训,使整个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加的稳定,而且培训的活动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针对机务人员所存在的问题开展培训活动,能够具体地解决某些问题。

3.3应用新型监测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创造了便利,借助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能够构建功能完备的监测体系,从而切实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动态的监测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监测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状态监测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在短时间内明确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部位,从而将机械故障控制在萌芽状态,有效减少机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

结语

施工作业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要注意一个具体的事实,逐步加强对工程机械维护的日常管理,在这些设备的维护中可以采取沟通合作,科学规范的方式加强指导,积极研发国内领先技术的工程机械和设备维修管理和维修方法,使施工保养机械的正常维修和日常维护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现代化道路发展,为工程企业建设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红伟.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措施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7):255,258.

[2]徐可.浅谈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策略[J].华东纸业,2021,51(05):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