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与学衔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与学衔接探究

阿米乃•图尔迪麦麦提

阿卜杜加帕尔•阿巴拜克尔 

新疆墨玉县第一中学  848100

摘要:高中化学知识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中,利用已有知识储备转化新知识,这样学生在做题时才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时,应结合高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标准,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化学学习实力制定教学措施,加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确保学生学习教学知识的同时有序培养自身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引言

通过对高中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化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化学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素养,让学生的整体化学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通过对传统的化学教学理念进行相应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落后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不断优化化学教学理念,实现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渗透。

一、的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将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以及素养不断融入化学课堂中,可以优化当前的化学教学模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通常呈现两极分化的局面,有的学生能够及时明白化学实验原理并进行相关探索,而有的学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化学学习效率却得不到较快提升。而教师进行核心素养下的化学教学工作,会将课堂教学工作重心放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方面,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学习时的严谨性,使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思维,能够对化学学习效率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学生在教师对其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会就疑难问题向教师寻求必要的指导,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实践,将化学知识灵活运用,从而促进其不断发展,并在之后的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也使化学教学呈现较好效果。其次,有利于教师响应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助推教学改革工作。在现今的教育环境中,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要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改进教学方案,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形成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严谨性、自律性。同时,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并进行深入探究。核心素养教学视角下,教师要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化学学习思维,能够从多个角度解决化学问题,以提高其学习质量。

二、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轻视化学实验,忽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和实践,进而让学生在化学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对化学现象及化学本质进行相应的探究与分析。但是大多数化学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不重视化学实验,导致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无法得到相应的提升。对于化学实验来说,其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性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对实践内容进行探索,进而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发展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对各种化学现象进行分析与记录,实现对化学原理的推理。由于高中化学学科当中有相对较多的化学反应,如果在化学教学中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学生将很难理解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同时也会出现对化学反应混淆等情况,影响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未形成体系,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宏观、微观认识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当中要求学生以宏观、微观等角度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与探究。但是由于高中化学学科内容相对分散,如果学生不能对化学知识进行相应的搜集与整理,则会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除此之外,在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结构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对化学现象进行相应的探索与分析,并明晰与其相关的化学知识,强化化学学习水平。如在对化学物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应当了解物质名称以及相关化学公式。但是如果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化学体系,则无法有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学生的宏观、微观辨析能力也无法得到相应的提升。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与学衔接策略

(一)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解答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再盲从教师和教材,要给学生营造适当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表达、敢于探索。如此才能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探究,发挥独立个性、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化学理解思维,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对基础的化学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不能用唯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例如,在日常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应该讲解同一道题目的不同解题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更加灵活地应用基础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化学测试题目也应该设置更多的不同解题方法,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在对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对比中,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更多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二)恰当指导,任务实施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时,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在实施自主化探究的过程中,易于产生错误和偏差问题,所以针对此情况,需要教师认真观察每名学生,了解学生易于产生的共性问题或个性问题,而后实施恰当的指导,促进任务的良好实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能深入学生中,和学生一同完成化学任务,并以切实可行的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开展“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课教学时,以钠元素的化学性质为重要案例,凸显出实施“任务型教学”时教师自身所具备的指导性作用。若学生以钠所具备的化学性质为着手点,对二氧化碳、钠以及水加以分析时,发现均不能解决钠元素在灭火方面的问题,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处于困境之中,而针对此情况,就要求教师实施适时的点拨:虽说钠为碱性金属元素的一种,但钠也为金属元素之一,其肯定会具备金属的相关物理性质……让学生在此层面之上积极探析能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路的指引之后,可促使学生深入分析钠所具备的金属性质,而后他们可了解到钠具备硬度较小、容量较高等特性,为难以保存的一项重要元素,所以仅能运用物理灭火的方式来进行灭火,这包括控制温度以及隔绝空气等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国家制定了高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除了向学生讲解教学知识外,还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从多个层面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化学学习实力制定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采用分层提问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转换教学主体,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创新能力培养,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化学知识点时,能够有序培养化学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廖马花.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初高中化学教与学衔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0):107-108.

[2]曾春柏.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23):103-104.

[3]孙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课“走班制”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