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申请文件提升检索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全面理解申请文件提升检索水平

李现鹏 ,张慧敏(等同第一作者)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天津300304

摘要:在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为了提高检索的效率,首先必须要全面阅读理解本申请,不仅仅只在独立权利要求上下功夫,还需要把握涉及发明点的从属权利要求以及说明书中的内容,只有全面透彻地理解本申请的发明构思,才能在检索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高专利审查的效率。

关键词:全面 检索 提质增效 专利审查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多次强调要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要压减专利的审查周期的背景下,为了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提高专利审查的质量和效率,重中之重的环节则在于检索。

笔者发现,在日常的审查工作中,由于审查任务较重,有的审查员时间安排不合理,在拿到本申请时,粗略浏览说明书中的内容便开始针对权利要求1进行检索,往往事倍功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果把检索比作打仗的话,那么全面阅读理解本申请就相当于行军打仗的粮草。在开始检索之前,仔细阅读申请文件,透彻理解本申请的发明构思,才能更好地把握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检索,提高检索效率,避免漏检及一通后的补检等发生。在全面理解申请文件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全面的检索,检索时最好能涵盖从属权利要求以及说明书中的内容。

某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是一种通用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游戏、影视等众多领域。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在使用VR设备时,通常会沉浸在VR设备提供的虚拟场景中,无法感知现实环境的具体情况,在此情况下,若用户的身体或肢体有大幅度的移动,则可能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比如:用户被现实环境中的障碍物绊倒,滚下楼梯,等等。现有技术中存在用户在使用VR设备时,由于无法感知现实环境中的具体情况,导致用户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安全预警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用户无法感知现实环境中的具体情况,导致用户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其原始权利要求如下:

“1.一种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检测到用户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虚拟现实操作,则获取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

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处于预设安全区域内并且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预警条件,则按照预设方式输出预警信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处于预设安全区域内并且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预警条件,则按照预设方式输出预警信息,包括:

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处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内并且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阈值并且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则输出提示信息;

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处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内并且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阈值,则输出告警信息,并停止所述虚拟现实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若检测到用户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虚拟现实操作,则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之前,所述安全预警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预设安全区域的设置请求,则通过摄像头采集周围环境数据;以及,

在完成对所述周围环境数据的采集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周围环境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初始环境数据,并根据所述初始环境数据确定所述预设安全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用户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虚拟现实操作,则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虚拟现实操作,则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当前可扫描区域内的环境数据,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当前可扫描区域内的环境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用户的当前位置处于预设安全区域内并且与预设安全区域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满足预设的预警条件,包括:

将采集到的所述当前可扫描区域内的环境数据与所述初始环境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处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内并且与所述预设安全区域的边缘之间的距离满足所述预设的预警条件。”

由权利要求1可知,其限定了一个较大的范围,笔者当时并未仔细阅读说明书,在草草浏览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后便开展了检索,仅在中文全文库中进行了简单检索“CN105807920A: 87 CNTXT, (预警 or 警告 or 提醒) s (虚拟现实 or VR) s (安全)”,便开始撰写审查意见通知书,在评述权利要求2时发现该对比文件(CN105807920A)并未公开第二距离阈值,本申请在安全警告阈值的设定时,进行了两个距离阈值的设定,在用户到达第一距离阈值时仅对用户进行提示,而在用户到达第二阈值时对用户进行警告并停止虚拟现实操作,进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笔者不得不进行了再次检索,得到对比文件1(CN106020498A)。

对比文件1是一份专利申请文献,其公开了一种安全预警方法和终端,并设定安全区域的半径为S,则可以设置第一预警区域的半径S1和第二预警区域的半径S2,并且S、S1和S2之间满足S1

除此之外,权利要求3对权利要求1作了进一步限定,权利要求4对权利要求4作了进一步限定,进一步限定了若接收到预设安全区域的设置请求,则通过摄像头采集周围环境数据,若检测到所述用户通过所述虚拟现实设备进行虚拟现实操作,则通过所述摄像头采集当前可扫描区域内的环境数据,并根据采集到的所述当前可扫描区域内的环境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位置信息。对比文件1并未公开初始安全区域的具体设定方法,也没有公开通过摄像头判断用户所处的安全距离。针对该特征,在patentics中进行检索,检索式如下:R/cn201710039765 and B/(virtual reality or VR) and B/"camera adjn/2 safety"(选择美国申请(USAPP)数据库)。在第2页得到对比文件2(US2015092015A1),其公开了公开了基于相机的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用户的安全机构,在操作510开始,接收场景的图像和/或深度数据,在该场景中,使用头戴式显示器的用户在其中,场景包括预定的三维区域,场景的图像由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捕获,例如图像传感器或深度传感器,操作520处至少部分地基于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接收的场景的图像和/或深度数据来跟踪用户的位置信息,本文所用术语“深度传感器”是指能够生成三维空间深度图的任何合适电子设备。深度敏感设备的一些示例包括深度敏感摄像头、立体3D摄像头、深度传感器、配置为处理图像以生成深度地图的摄像机等。结合对比文件1可评述权利要求3-4的创造性。同时为了避免错过更好的对比文件,在美国专利全文库中针对本申请的发明构思进行检索,检索式如下:US2015092015A1: 27 USTXT, ((safe+ or secur+) s (virtual reality or VR) s (remind+ or warn+)) and (location or position)。同样可以得到对比文件2。

在本申请中,权利要求1限定了一个较大的范围,权利要求2对权利要求1作了进一步限定,较具体地限定了两个安全阈值,而权利要求3从另一个角度限定了具体的位置采集判断方法,因此,对每个从属权利要求都进行检索,通过采用证据的方式,提高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可以缩短审查周期,提高审查效率,申请人在收到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的半个月后就撤回了专利申请,与对比文件2的引入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