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点分析

张中华

新疆骏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随着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建筑工程数量快速增多。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社会层面的稳定程度,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作为消防安全工作的关键,必须不断进行优化与创新。结合目前阶段消防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针对在开展消防监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策略,希望能够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基本要点

引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迅速,我国城市人口快速增多,建筑项目越来越高,建筑火灾事故破坏性极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人员转移疏散和火灾扑救难度极高,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甚至会破坏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建筑使用寿命。虽然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已经逐步加强了对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力度,也制定了较为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问题依旧较为突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成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现存不足

1.1消防监督管理落实效果一般,工作不够严谨

虽然,在法制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法律法规得到健全与完善,但是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缺乏明晰的责任制度,责任内容的模糊导致个别消防员在执行相关任务时缺乏严谨的态度,甚至一些执法人员的工作过程流于表面。外加消防改革的推进,一些执法人员在对自身工作内容与状态进行调整时,周围缺乏专人监督,导致执法人员的专业性、执法能力相对较弱,这不仅影响了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内存在的消防问题,执法透明度不够理想。

1.2监管力度不足,体系不健全

从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发展现状来看,相关任务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内部任务,主要是指地方各级消防部门对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二是外部任务,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部门要求落实的消防监督管理任务。由于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仍处于完善阶段,所以,内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外加外部工作涉及交付的部门与工作人员,在不完备的监管下,难以实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覆盖,容易出现遗漏。

1.3缺乏全面的防火安全教育

相关部门不断倡导人们加强消防安全意识,但是从当前消防安全教育效果来看并不理想,虽然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一些社会单位的管理人员的消防意识扔有待加强。比如,疏散路线维护工作有待加强,以及相关部门缺乏小区管理等,进而引发建筑火灾。

2加强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对策要点

2.1健全责任制度

在消防改革形势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要实施“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社会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计划和抽查结果)监管,根据辖区实际情况明确建筑消防随机检测范围、规则和项目,在年底制订第二年的建筑单位消防筛查计划,以及抽查频次和比例。在精细化水平较高的监管要求下,要围绕消防安全单位落实健全的责任制度,改变监督主体的被动状态,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内的消防隐患,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有效落实。具体而言,要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当作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推进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现行的相关法规与标准明确自身在建筑防火方面的责任,自觉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在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中,要围绕建筑消防设备、消防设计等内容展开,依托消防内容的细化层层划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以消火栓为例,从设计到设施布置,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并通过相关公式对消火栓间距进行计算,以此科学确定消火栓的数量与位置,并加强后续管理。除此之外,责任制度还可以结合协同机制落实。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涉及部门较多,为保证消防改革后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要处理好消防部门与其他部门、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明确的工作内容和法律责任形成联动机制,引导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向高质量方向发展。首先,细化部门工作内容,界定其法律责任,提高部门、单位参与度,促进联动机制的形成;其次,落实完善的防火信息上报机制与会商机制,依托会商会议的定期开展及时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最后,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常态化协作机制,提高监督管理质量。

2.2加强人员培养与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为保证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质量与效果,可以依托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加强执法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提高其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而言,在提升工作人员意识水平时,应面向消防监督执法人员与管理人员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尤其是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项目启动前,以此保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杜绝专业性错误的出现。除此之外,注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这是因为当前消防工作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综合型人才更满足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需求,培养此类人才与队伍时,应围绕具体工作与常见问题展开,不断提高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提升消防监督管理质量,从根本上减少建筑火灾隐患。

2.3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关体系

加大建筑防火监管力度时,主要面向防火检查管理相关部门,落实健全的监督检查体系实现对各项工作的监控与限制,提升消防监督管理效果。具体而言,应不定期监督、定期检查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尤其是监察部门,要提高公众对监察监督的质疑和投诉信息重视程度,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调查,公示解决结果,提升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化水平,保障公众在此项工作中的参与度。除此之外,还要严格规范消防执法行为,全面推行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即消防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消防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其中,消防改革的推进要求有关部门建立科学的消防管理体系,一方面深化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另一方面细化消防监督管理方法与内容,从而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一是做好人才储备,确保基层消防部门具有足够人员执行监督管理工作,针对人员不足的问题可以部署第三方服务机构;二是围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制定详细准入标准与工作办法,加强部门经营责任,调查基层消防和执法机构,挖掘问题并解决,总结管理办法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2.4全面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教育

为从根本上减少因建筑使用人员消防意识薄弱导致的火灾,应全面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教育,比如,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宣传、社区教育,传授正确的消防安全知识,保证人民群众掌握火灾隐患消除方法,进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具有一定的自救能力。在当前消防改革的新形势下,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也要积极发挥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联通消防控制中心、移动智能设备、无线火灾报警管理平台、无线网关、基站、服务器等,实现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高效开展与落实,实现线上防火教育宣传的全覆盖,以此提高监管水平。

结束语

总的来说,消防改革的推进要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更新内容与工作方式,开展高效率、现代化的监管工作。在该背景下,相关部门与单位应落实健全的防火检查责任制度,加强线上、线下的教育宣传等,从而满足不断发展的消防隐患,保证建筑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晓庆.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消防监督问题的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1-(06)-30.

[2]王微.浅谈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消防监督治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7)-10.

[3]陈振华.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消防监督措施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