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层次理论下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需求层次理论下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

付慧欣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部

摘要:学习力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中长远持久的竞争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注重实践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力。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接受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四种学习方式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各有不同。本文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研究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输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

引言

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寻求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应基于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内外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借鉴价值

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指人类有五类需求,并呈金字塔模型,从低到高分别为: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生存需求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需求,如食物、衣物、住房等。安全需求是人们在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产生的,包括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环境安全、社会保障安全等。归属和爱的需求是指人们希望和同事、朋友保持友谊,希望得到鼓励和支持,以及信任和关爱,希望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让自己有归属感。尊重需求是较高的需求,人们总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赏识,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意见和人格,希望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得到大众的认可,在集体中确立自己的地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人们通常渴望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和潜力,或者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来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成为自己所期待的人。人类这五种由低到高的需求,构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有在满足自身的基础需求之后,才会进一步追求高级需求。而学者对人类需求的分析研究,人类需求实际上是多样性的、具有层次的、潜在而又多变的。需求的多样性是指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有多种不同的需求,即使在同一时期,也可能存在好几种程度不同、作用不同的需求。需求由低到高排列,具有层次,这个层次不绝对按马斯洛需求层次排列,而是由需求的迫切程度来决定。需求又是潜在和多变的。人的一些需求以潜在的形式存在,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和刺激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这些需求的存在,或者改变自身需求。根据需求层次理论,高职院校在制订激励机制时,要结合教师的不同需求,并随着教师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激励措施,进而不断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需求层次理论下高职学生学习力提升策略

2.1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力

学习动力是学习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提升学习力的先决条件。学习动力可以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是由学习主体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和主体要实现的目标所决定的。它与个体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及个体的追求的目标高低成正比。外在动力与一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体制密切相关。社会竞争越激烈,个体的学习的压力也就越大。第一,学校搭建实践平台,营造良好氛围。在提倡“创新”“创业”的新时期,学校应多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创业、就业平台,让学生在更多实践锻炼中,挖掘自身潜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让学生在良好氛围的带动下,激发学生的内在及外在学习动力。第二,教师引导,积极强化。教师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大学生过程性评价考核的比重,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积极使用正强化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支持、被鼓励、被期待、被信任……当个体的情感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被满足后,个体会愈发自信,激发学习动力。第三,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目标具有指引性,具有促进学习动力提升的作用。学生可结合人生方向,为自己制定具体、明确、可测量的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目标越清晰,成就动机越强,学习动力就越足。

2.2培养学习毅力,提升学习力

学习毅力是学习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提升学习力的重要条件。个体的学习毅力越强,抗挫折能力越强,越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身目标。第一,学校应善于挖掘“有志者事竟成”的榜样典型,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学校将意志力强、自制力高学生打造成榜样典型,通过开座谈会、精神分享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积极宣传榜样的事迹经验,为学生营造向身边榜样看齐,向身边榜样学习的良好校园氛围。第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程思政点的挖掘,注重学生积极品质和坚强品格的培养。在将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将学习毅力的培养与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进而提升学习力。第三,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应努力培养自身的坚强意志品质,遇到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给自己更多积极的自我暗示,用心挖掘自身在困难中崛起的经验,成功的经验等,不断提升抗逆力和心理弹性,进而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欣赏自己,增强自信。

2.3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力

学习能力是学习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提升学习力的落脚点。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是指以快捷简便、有效的方式获取准确知识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学校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检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多是方法的传授。此外,教师可采用小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培养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学生应在日程学习中,做好时间管理规划,时间管理的实质是“自控力”,做好时间规划,为自己确立明确目标,体会自我实现需要被满足后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结合自身的学习特点,合理制定学习计划,运用适合自己且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结束语

培养学习力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这些学习力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同时它们又是相互促进、共同发生作用的。在需求层次理论下,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研究提升高职学生学习力的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枫,李卫星.立足生本谋策略,提高数学学习力[J].数学教学通讯,2016(20):49-50.

[2]邹维兴,王洪礼.班级心理氛围对中学生学习力的影响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36):31-33.

作者简介:付慧欣,1977.06,女, 汉族,乌兰浩特市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部,副教授,研究生学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