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对媒体融合的推进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05
/ 2

论大数据对媒体融合的推进作用

张同强

行唐县融媒体中心    河北石家庄   050600

摘要:大数据的应用,颠覆了各个行业固有的运作模式,对行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集聚在网络空间,人们的信息环境、网络的行为都形成了海量的数据信息。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使得大数据更加倍受关注。在传媒领域,大数据的应用推进了媒体融合的进程。大数据的应用,变革了各个行业固有的运作模式,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传播领域,大数据的应用推进了媒体融合的进程。本文探讨了大数据对媒体融合的影响及作用,梳理了大数据在媒体融合中的功能。

关键词:大数据   媒体融合   推进

麦肯锡咨询公司定义“大数据”为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的采集、储存、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数据集。伴随着数据量的不断持续增长,云计算等高新技术赋权,使得数据的提取、处理和分析得以实现。大数据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中抓取颇具价值的数据,从而为各行各业提供组织、决策参考,把零散数据集成化,总结出基本规律,大数据便成为了核心资源。

1大数据思维对媒体融合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对传媒业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思维上的巨大作用。大数据思维主要指,总体样本取代随机样本;对不精确的容忍度增加以及相关关系取代因果关系。大数据思维的运用,进一步助推媒体融合,对媒体融合造成突出影响。

1.1前沿性

大数据的应用减少了媒体获得数据、内容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使得同一平台上能够融合多种内容,不同介质的媒体形态互联互通,促进了媒体融合的发展。例如:人民日报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搭建起全媒体发展核心平台即“中央厨房”。“中央厨房”实现了传媒内容的一体化策划、一次采集之后生成适应不同平台传播的多种内容,推出了多款融媒体新闻产品。“中央厨房”的良好运营,是前沿性大数据思维的突破。再如:南方报业集团整合优势资源,成立南都光原娱乐有限公司,依托大数据获取在传媒领域最有价值的IP,开创纸媒与资本融合发展。凭借大数据这一前沿科技的应用,使得“中央厨房”、南方都市报业集团探索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更加倍受瞩目。

1.2操作性

大数据思维的应用,为媒体融合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实际操作性效果明显。媒体运用大数据思维,可以提升媒体运营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媒体从业者采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内容,得到受众关注的焦点内容,追踪内容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发展,使得传播内容更容易吸引受众的眼球,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的网页数据抽取技术,媒体从业者可以精准表达内容,使得内容更加“原汁原味”。此外,基于受众评论、反馈数据,媒体能够与受众展开良性互动,从而大幅度提升操作性。

1.3传播性

媒体运用大数据思维,转变传统媒体传播的方式和形式,实现精准传播和预测传播。媒体从业者运用大数据分析受众需求之后为受众推送定制化内容。定制化推送内容,媒体从业者做到了具体分析个人需求,不再是“点对面”式的为受众提供相同内容,而是为受众“量身打造”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内容,这就增强了内容传播的实效性。

此外,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媒体基于多种形态的传播平台提取内容。内容生成之后,可以实现跨媒体、跨平台传播,媒体之间的多屏联动也就取得了长足发展。大数据思维的传播性进一步推进了对媒体发展和传播格局的预测,通过大数据传播思维,传媒未来似乎更加清晰可见。

2大数据在媒体融合中的功能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大数据之于媒体融合有助于实现传播主体复合化、传播渠道多维化及传播受众立体化。

2.1复合化传播主体

大数据时代,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化的媒体从业者,受众同样能够生成内容在自媒体上传播。媒体从业者更加依赖于受众传播的内容,大数据监测、分析内容源,寻找到热点内容,以此来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在内容的呈现上,媒体从业者应该以新闻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可视化呈现内容,以此来强化内容的渲染力,增强内容的传播力度。例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新华社、澎湃新闻等媒体推出了多款解读两会的可视化新闻,体现了媒体从业者数据化采编能力的提升。

2.2多维化传播渠道

媒体获知数据,需要立足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大数据搜集相关数据。数据的来源,不仅仅依托于单一的传播渠道,而是多维化、交互式的传播渠道,这样,数据的搜集便更加详尽。利用大数据分析,媒体从业者还可以知晓受众偏爱哪一种传播渠道接收内容,知晓内容投放到哪些传播渠道进行组合传播取得的效果更佳。不同形态的内容可以选择取得传播效果最大化的传播渠道进行传播,使得内容的传播效果得以最大限度地优化。视频、音频等形态的内容,不仅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渠道,还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渠道进入受众视野。在大数据背景下,多维化的内容连接渠道助推着媒体之间渠道的深度融合。

2.3立体化传播受众

在大数据时代,凭借大数据技术,受众的个人形象是清晰化、立体化的。受众登录各种媒体平台,注册信息留下的个人数据,浏览内容生成的阅读数据,分享、转载、下载内容留下的个人行为数据等等,都会成为媒体分析受众的基础。客观、详尽的数据为受众“画像”,还原受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面貌。媒体从业者对受众的兴趣爱好、个人特征、内容需求等有着深刻的感知。此时,媒体从业者能够知晓受众热衷何种内容、哪种传播平台,受众的需求变得透明化。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移动手机客户端,之所以能够实现传播主体对传播受众“点对点”式的精准传播,是因为运营手机终端的媒体从业者对受众需求的精准把握。媒体从业者运用大数据,构建受众形象,分析受众需求,进一步助推传媒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3大数据对媒体融合的作用

大数据是数据、技术及应用三者之间的统一,大数据的应用加剧了媒体融合的进程;净化了网络空间,使得传媒内容更加真实、健康、有效;也为媒体进行媒体融合构建了可望成功的模型。

3.1催化剂

大数据的应用,加速了媒体融合的进程。大数据已经融入到了传播采编、传播方式、传媒制播、传媒效果评估等环节之中,大数据成为了媒体的中枢,指挥着媒体的运营。媒体运用大数据,大大提升了发现内容的效率和能力,缩短了媒体之间生产内容的鸿沟,有助于消除内容边界。大数据对媒体进行内容赋权,降低了内容的准入门槛,生产出更符合受众“口味”的优质内容,最大化地实现内容的价值。传统媒体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型成为新兴媒体,推出传统媒体网页版,微博、微信平台以及移动客户端。传统媒体依托于新兴媒体平台,制作符合新兴媒体传播特性的内容,走上了媒体融合的路子。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对媒体转型升级的作用功不可没。

3.2净化剂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内容可以通过不同形态、不同介质的媒体平台传播到受众面前。移动互联网更是便捷化生产、获取内容的平台。在移动互联上,内容不再是稀缺资源,大数据生态环境中,内容呈井喷式地增长。由于受众在移动互联网上发声的即时性以及媒介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使得移动互联网上面充斥的内容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热点事件发生之后,围绕热点事件的一些虚假内容往往会在移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这些虚假内容歪曲事实,以耸人听闻的标题,赚取受众的浏览点击率。虚假内容的传播,不利于网络空间的良好运行,也会对媒体的公信力造成消极的影响。大数据对净化网络空间,还原事件真相显得尤为必要。利用大数据建构的数据取证公众服务平台,通过实时数据取证,受众可以举报虚假信息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3塑化剂

大数据从思维到现实层面引领媒体融合和媒体发展的未来。大数据能够“化无形为有形,于芜杂中见规律”,从而把抽象事物形塑为有形和可见的事物,具有塑化剂的作用。利用大数据,推出的内容注重与受众互动,内容的形式更加形象生动。

参考文献:

[1]秦晓露. 论大数据对媒体融合的推进作用[J].西部学刊,2021(13)

[2]王武彬.大数据浪潮中的传媒业——兼谈大数据讨论的若干误区[J].新闻记者,2020(6).

[3]殷俊,柳青.论数据取证平台对维护网络安全的作用和价值[J].新闻界,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