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在操作台面上导致药品污染的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临床护士在操作台面上导致药品污染的原因分析

王璐,杨丽花

宝鸡市凤翔区医院神经内三科  721400

[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配制液体是一项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即使这一简单的护理操作临床护士在配制液体时仍产生了一系列安全隐患。基层医院中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临床护士没有较强的无菌观念、责任心及安全意识,使配制药液此项护理质量环节得不到有效保证,临床护理人员应格外重视在药液配制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因素。现关于操作台面上导致药品污染的原因进行以下调查及分析反馈。

[关键词]配制液体  药品污染   无菌观念    责任心  

  1. 一般资料

调查我院临床护士近2年内配制液体时因操作台面上因素导致药品的污染与浪费。本医院总临床护士人数为278人,随机抽取其中80名进行调查了解,占本院总护理人数的28.78%,年龄阶段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7.52±3.56)岁,均为女性护士(本医院只有1名男性护士且工作时间不足 2年,因此不予以调查),调查了解到操作台面上导致药品被污染的因素存有以下12种具体原因,发生污染的总人次为149人次,根据调查做出如下图一所示,表:

污染因素

发生的人次

人数所占百分比

人次所占百分比

发生频率排序

针头脱落

8

1.25%

5.37%

6

手法不规范

13

3.75%

8.73%

3

操作平台有杂物

5

6.25%

3.36%

9

动作幅度太大

3

3.75%

2.01%

10

加药时不专心

12

15.00%

8.05%

4

 

 

(图一)

(图二)

2.对导致药品污染的因素进行逐步分析

以上12种产生药品污染的因素均是在临床护士在加药过程中曾经遇见到的问题,到底是如何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现在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2.1针头脱落

加药过程针头脱落导致药品污染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1.25%,占总人次的5.37%,为所有发生事件中的第六位。经调查导致针头脱落主要在于,配制同种药物的工作量大,配液护士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器,反复穿刺造成针头与注射器链接处松动,从而导致枕头脱落,造成药品污染与浪费。或是配液护士打开注射器包装后直接使用,没有对针头进行进行二次固定,导致针头脱落。

2.2手法不规范

因配制液体过程中配液护士的操作手法不规范导致注射器、药品污染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3.75%,占总人次的8.73%,为所有发生事件中的第4位。配液护士为节省时间与提高配液速度,一次多拿几支药品同时抽吸,导致药品发生污染。比如因维生素B6的安瓿瓶子小,而患者的需要量一般2支或2支以上,配液护士为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在抽吸维生素B6时,一次拿起2支或更多的安瓿进行抽吸,造成安瓿与安瓿之间的产生微生物污染,或因一次拿的多手没有拿稳使针尖接触到安瓿外部造成药品污染与浪费。

2.3操作平台有其他杂物

比如配液护士为了方便查对液体,输液卡一般处于输液瓶底部,偶尔会将输液卡不小心带起来接触到药瓶,或是输液卡没有放平整,有凸起来的地方,导致配液护士在放安瓿的时候没有放稳。还有部分护士使用完砂轮后没有及时归到原处,而是随手放在操作台面上,在放药瓶时没有注意到操作台面上物品,导致药瓶没有放置稳妥使药液倾倒形成污染。调查中有5名护士曾因操作台面上的其他物品导致药品污染,占调查总人数的6.25%,占总人次的2.01%,为所有发生事件中的第9位。

2.4动作跨度太大

在调查中还是出现了3例加药过程中动作跨度大引起药品污染,据调查得知因患者液体过多,配液护士遵临时医嘱对液体进行调整,在拿后面液体的时候因距离远、跨度大,使其触碰到了其他已开封的药瓶致使其产生污染。此类污染因素占调查总人数的3.75%,占总人次的2.01%,为所有发生事件中的第10位。

2.5加药时不专心

还有一大部分护士配制液体时不够专心导致注射器、药品发生污染,调查的80名临床护士中有12名护士因走神导致药品污染,占调查总人数的15.00%,占总人次的8.05%,为所有发生事件中的第5位。临床护士在配液过程中有可能是工作原因引起的因素导致护士分心造成手底下出错,比如A护士在抽吸药液时,旁边的B护士刚好咨询其他问题,A护士在分心的瞬间受接触到注射器针头或安瓿瓶颈边缘。也有部分护士是私人原因引起的,比如一边配液一边聊天,或是关心其他非工作上问题,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某一瞬间造成药品污染。

3.讨论

经详细调查与分析发现在操作台面上导致药品发生污染的因素共存在12种,而经过我们仔细归纳后将这12种因素分为可避免性因素和不可避免性因素,再通过我们进一步归纳总结后得出,可避免性因素归根结底其实也就两种主要因素造成的药品污染与浪费,一种是临床护士的无菌观念差,第二种是临床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归纳总结:可避免性因素共148人次,其中无菌观念差占总人次的67.79%,责任心不强占总人次的26.84%;不可避免性因素,共1人次,占总人次的0.67%。

因此我们主要从无菌观念差和责任心不强两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反馈。

3.1提高临床护士的无菌观念

①做到“一人一针一扔”,杜绝为节省耗材而反复使用注射器进行药液配制。

②按规范的加药手法进行药液配制,避免握住注射器活塞部,且一次只拿一支药品进行抽吸,不可一次拿2支以上药瓶同时抽吸。

③配制液体前检查好注射器的完整性、密闭性,打开包装后再将针头与注射器进行二次固定,保证其不会松动。

④排出多余液体或药液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并且准备固定的弯盘,便于排出多余的液体或药液。

⑤保持操作台面上清洁干燥、无杂物,使用过的物品随手归位,不能直接乱扔在操作平台上。操作平台上不能放置与配制药液无关的物品。

3.2提高临床护士的责任心

① 首先临床护士在执行每项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即使再忙也不能减少查对,反而越是忙的时候更应该慢一点工作,越忙越乱越容易出错。尤其抢救病人的时候,用药前一定要复述一次,不能因急于抢救病人而不进行复述,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错。

② 配液过程中一定要集中精力,保证配液时不分心,禁止讨论与工作无关的话题,如果有工作上的其他问题,等先将手中的药液配制好后在解决其他问题,防止一心两用而出差。而其他无关工作的话题可以放到休息时间或工作结束后再讨论,杜绝一边配液一边讨论不相干问题导致液体配制错误。

③工作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热情且有自信,认真完成每项护理操作。

④总结错误与失败的地方,进行自我反省,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要有上进心,及时补充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能力。

⑤ 提高临床护士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并遵守法律法规。

4.结果

本次调查是针对临床护士在操作台面上导致药品的污染原因进行的调查分析和反馈,经过调查、分析、总结,让我们的护理工作从更细微的地方进一步的改正与完善。同时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一定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不能因一时疏忽而造成其他悲剧,不能因在临床护理治疗过程中患者人数过多,医务人员配备不够,就放松责任心,以得过且过的态度来混日子。配制液体只不过是日常临床操作过程中最简单不过的操作技术,我们要做到不仅仅在加药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还要落实到平时每一项临床护理操作中。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无菌观念习惯,遵守无菌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姚丽,潘丹.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护理[J]. 健康必读,2021(13):215-216.

[2]薛艳. 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健康必读,2021(3):280.

[3]罗非非. 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3):14-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