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车莹莹 ,韩硕 ,孙贤俊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  150056

摘要目的 探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进行分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1.2.3个月后的幸福进取评分(HEIQ)。结果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HEIQ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幸福进取水平,这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帮助。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ying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in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Methods 104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0 to Nov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2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ode for patients' nursing work,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to intervene the patients' nursing 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group, and compared the happiness enterprising score (heiQ)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1.2.3 months of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Results the score of heiQ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s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in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happiness and enterprising, which is of great help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nursing

精神分裂症在青年群体中发病概率较高,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存在一定差异,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近些年来在研究中有部分学者【1】提出通过运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改善,所以下面本文将以本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重点研究,具体探究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进行分组,各52例。常规组年龄最高67岁,最低34岁,平均(45.11±1.02)岁,病程在0.5年到6.2年之间,平均(2.41±0.32)年,男患者30例;实验组年龄最高65岁、最低35岁,平均(46.19±1.20)岁,病程在0.6年到6.3年之间,平均(2.37±0.42)年,男患者31例。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就包括日常的药物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等。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患者急性期护理:护理人员在这一时期需要对患者病情做到全面掌握,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在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安全的保护。采用和蔼耐心的态度患者进行相应治疗方式的讲解,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自卑等对不良情绪。在护理中要鼓励患者多参与组织活动,使患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得到逐渐加强,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告知患者要注重休息以及遵医用药。

(2)患者缓解期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训练,护理成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引导,帮助患者熟悉周围环境,及时与患者进行交谈【2】,保证患者能了解与人接触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家属以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评估,有效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

(3)患者康复期护理:护理人员在这一时期就需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患者的正常社交能力、生活功能以及工作能力进行有效改善,多组织患者参与积极认知训练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保证患者能处于一个身心愉悦的康复状态。在这一时期需要使患者能养成自觉服药的良好习惯,假如患者在这一时期出现急性期的幻听以及过激行为,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

(4)马斯洛积极心理学理论康复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中需要做到与社会接轨,假如患者表现正常,同时自知能力恢复较好,在护理过程中就需要鼓励患者参与广场舞、太极拳、瑜伽等群体活动【3】,在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以及表扬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对说服教育进行强化,保证患者能逐渐加强对回归生活的热情,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过1.2.3个月护理工作后的幸福进取评分(HEIQ)进行比较,总分为10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幸福进取能力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幸福进取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期HEIQ评分比较(±s)

组别

n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常规组

52

3.24±0.32

4.12±0.41

5.17±0.54

实验组

52

4.57±0.38

5.67±0.45

6.77±0.68

t

17.556

16.696

12.083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这一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思维、情感以及认知等多个方面的障碍,青壮年作为高发人群,假如在发病过程中未得以有效治疗,将会为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损伤【4】。在患者的康复护理中通过加强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的心理积极性能得到逐渐提升,这对患者认真能力的恢复以及消极情绪的缓解都具有的重要价值,保证患者的精神状态能得到有效改善【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不同时期的幸福进取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通过有效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幸福进取能力,对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有着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不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萧,范平芝,熊慧.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239~242.

[2]于雅玲.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中的护理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6).836~837.

[3]张宁,曾涛,张侃,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初步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5).108,114.

[4]朱婷,黄雅莲,方艳春,等.基于PERMA模式的积极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病人伤残接受度及自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6).965~970.

[5]何桂华,何芳.积极心理学下的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0).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