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的作用研究

李春燕

甘肃省天水市市第四人民医院  741020

【摘要】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60例,采用对照分组的方式,每组糖尿病患者人数为30例。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及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给予对应的协同护理干预,做好管理后血糖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的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情况的比较,使用协同护理干预的一组整体效果以及血糖指标相对较优,相比较常规组具有较大差异,t=4.4892、5.5532,p=0.000、0.000,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改善,整体效果相对较好。

关键词:协同护理干预 负性情绪 老年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的发生主要和饮食习惯、生活水平等密切相关。如果老年人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将会导致组织器官受到损伤,同时诱发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严重的将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用药控制,患者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直接导致血糖控制效果受到影响。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护理、行为干预,具体行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计60例,采用对照分组的方式,每组糖尿病患者人数为30例。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资料统计及分组,常规组患者年龄值处于56-80岁,年龄均值为64.08±1.25岁。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值处于47-68岁,年龄均值为66.08±1.20岁。通过进行临床数据的资料统计,两组患者差异不大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试验组采用协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第一,强化健康教育。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身高、体重等基本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控制方案,在此同时由营养师做好饮食搭配,并定时、定量做好配置工作,以此来加强糖尿病患者对于疾病控制以及预防的思想意识,并保证饮食总热量的科学性。我们还适当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对应的食谱,并打印处方,详细向糖尿病患者讲解肥胖的危害,同时由患者记录饮食摄入量等情况,并计算每日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等情况,做好监督和纠正,进而重新制定更加符合患者的饮食处方。

第二,加强疾病防控。首先将人群管理、质量标准作为基本准则,根据居民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知识储量,对糖尿病患者的进行评估。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对于居民来说要落实健康宣传,同时并做好相关计划的准备。在将活动表发给相关人群的同时,定期进行糖尿病患者的检测, 让专业、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从而确保给糖尿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平台,。在进行糖尿病防治指南等的要求操作过程中,要考虑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依据诊疗措施,并进行专业防治。一些抑郁情绪严重的患者,要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同时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培养糖尿病患者的信任感。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要 留意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不良因素,并提出纠正措施。

第三,规律服药干预。通过做好建档,并进行积极的宣教,强调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巨大,让患者了解到遵医嘱以及按次数服药的重要性,坚持长期服药,从而避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我们还可以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就患者关心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阐释,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药物,并进行用药宣教[2]

第四,注重健康管理。基于健康管理的需要,我们需要建立家庭责任签约医生制度。在健康管理过程中,应针对亚健康人群进行筛查,并对常见、多发病症做好实时监控管理工作,逐步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全科医生健康管理团队,将糖尿病纳入到健康管理中。(1)做好预防:督促病人做好一级预防,提升糖尿病患者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加户外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2)卫生服务中心应做好二级预防,定期开展糖尿病筛查活动,并加大筛查频次,,将糖尿病纳入健康管理之中,从而促进患者的身体、心理进一步康复。

1.3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比较[mmol/L][4]

1.4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通过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情况的比较,使用协同护理干预,试验组整体效果以及血糖指标相对较优,相比较常规组具有一定差异,t=4.4892、5.5532,p<0.05.

表1 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比较[mmol/L]

组别

例数(n)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

30

9.57±2.40

6.32±1.59

14.45±3.55

9.14±2.36

常规组

30

9.12±2.09

8.33±2.30

14.87±3.72

12.64±3.15

t

0.8830

4.4892

0.5100

5.5532

P

0.3799

0.0000

0.6114

0.0000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以慢性血葡萄糖(血糖)增高为主,受胰岛素分泌缺陷从而造成人体脂肪代谢异常。目前来说,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并呈现年轻化。当前20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在9.7%左右,同时糖尿病人数还在不断增多。经相关文献表明,我国6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占五分之一左右,由于糖尿病引起的死亡人数较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差异大,同时受并发症、合并症等影响,在健康管理方面更加困难。因此,我们在进行协同护理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注意个体化、差异化及综合因素[3]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高度重视患者的心理情绪及对应状态,在及时发现其中的潜在心理问题,给予对应的行为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患者情况明显改善。在通过对患者进行负性情绪管理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在丰富患者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能够形成良好的支持,并和病友、家人形成良好的沟通,进一步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效果较优。

参考文献

[1]朱丽娜,夏静,郑琦.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08):202-204+213.

[2]姜媛媛,张娜.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2):187-189.

[3]李秋.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2,54(03):359-36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