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开展家属参与康复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4

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开展家属参与康复护理的效果

姚欣哲 ,闫思斯 ,王晓芳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1

【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开展家属参与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康复护理干预,B组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干预,并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B组康复护理训练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支出均少于A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应用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有助于提升康复训练效果,并加快吞咽功能恢复速度及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家属参与康复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family members participating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who receive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may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and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A and B by the same amount of computer. Routin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given to group A, and family members of group B participated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raining,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swallowing function score in group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stay and medical expenses during nursing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P.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amily members' participation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after stroke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peed up the recovery of swallowing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 key words 】 stroke; Dysphagia; Family members' participation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吞咽障碍属于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且据统计约50%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该并发症[1]。吞咽障碍主要是因为脑血管受损后引起的神经性吞咽功能障碍,但患者在器官结构上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而是口咽、食管运动的神经出现异常,又或者是相关肌肉出现病变,进而牵连引起的一种神经障碍[2]。而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时间长短取决于病情轻重、脑梗塞部位、脑梗塞大小、患者年龄、基础疾病,还与治疗效果,特别是康复治疗有关[3]。如果处理及时,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那么其吞咽功能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甚至最终能够拔除胃管、恢复自主经口进食,反之则会使其遗留终身吞咽困难[4]。而展开康复护理可助患者快速恢复吞咽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疾病预后质量,但部分患者会因吞咽障碍导致多种负性情绪的发生,进而使其不能良好的配合护理人员展开临床工作,导致康复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终生性遗留[5]。而我院为了提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效果,特将家属参与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展开研究,以期惠及广大病患。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60例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A组男女比例17:13,年龄46-74岁,均值(60.71±3.66)岁。B组男女比例16:14,年龄48-77岁,均值(61.84±3.73)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签署知情文件;(2)病史资料齐全;(3)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恶性肿瘤及严重器质性病变;(3)合并认知功能障碍。

1.2 护理方法

予以A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B组展开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具体包括:(1)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将协助护理人员对患者展开护理服务的重要性予以说明;同时教会家属相关的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使其可以自行完成对患者的康复护理;(2)指导家属结合患者饮食喜好来调整食谱,以增加其食欲,同时鼓励患者主动进食,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并根据病情不同对食物进行合理选择,比如吞咽困难较重者尽量选择流食或半流食,亦可将鱼肉、蔬菜打成汁给予进食以增加食物营养与丰富性,然后根据康复程度逐渐调整饮食计划;如患者吞咽障碍较严重,早期首先要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用各种方式来保证患者能够摄入足够的食物和水分,可应用胃管进行营养支持,并确保患者每日饮水量;如是饮食过程中有轻度呛咳现象的发生,要及时改变食物的性状,如让患者吃糊状食物,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3)通过刺激咽喉部的反射,以及面颊部的肌肉,口腔内的舌根部、舌边、舌尖部刺激,调动吞咽的器官,使患者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训练当中,尽快恢复吞咽功能;(4)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状态,并给予其更多地关心爱护,同时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进而稳定心理状态,并逐步树立康复信心,增加配合家属护理的依从性;(5)将患者阶段表现进行总结并汇报给医生,由医生对患者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以提升康复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1.3 指标观察

将两组以下指标进行观察对比:(1)康复效果,吞咽障碍消失且洼田氏饮水试验[6]评定1级为显效,评定2级为与有效,症状无改善或评定3级及以上为与无效,(显效+有效)÷30×100=总有效率;(2)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种类及例数;(3)生活质量以SF-36量表评估,包括角色、躯体、情绪、社会及认知功能五个维度,总分100,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5)吞咽功能以VFSS量表[7]评估,总分10分,0分为重度障碍,2-6分为中度障碍,7-9分为轻度障碍,10分为无障碍;(5)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总支出。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康复护理训练效果

B组康复护理训练效果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康复护理训练效果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A组

30

9

11

10

20(66.67)

B组

30

14

13

3

27(90.00)

x2

4.812

P

0.028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n(%)]

组别

例数

吸入性肺炎

营养不良

窒息

呛咳

总发生率

A组

30

1

3

1

3

8(26.67)

B组

30

0

1

0

1

2(6.67)

x2

4.320

P

0.037

2.3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评分

B组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评分均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 3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吞咽功能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A组

30

62.21±5.87

77.52±4.63

4.38±1.61

6.17±1.59

B组

30

61.57±5.18

85.62±5.23

4.32±1.64

8.05±1.62

t

0.448

6.352

0.143

4.536

P

0.656

0.000

0.887

0.000

2.4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支出

B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支出均少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 4 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支出(±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医疗费用支出(万元)

A组

30

22.98±1.22

1.75±0.44

B组

30

19.86±1.54

1.33±0.37

x2

8.698

4.001

P

0.000

0.000

3 讨论

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发生比例较高,主要以饮水呛咳、误吸、吞咽黏滞感、咽下困难、吞咽乏力,口腔内出现大量泡沫状痰液为临床表现[86]。而一旦发生误吸,由于患者吞咽生理机制发生了损伤,因此不能够将异物及时排出,就会导致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等现象

[9]。同时若不能良好进食,那么还会导致患者营养状态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免疫力与抵抗力,最终致使脑卒中后康复速度减慢,并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发生吞咽障碍后患者能够享受进食的美味,也不能够与家人共享进餐时的愉快,因此也会引起患者的心理障碍[10]。因此来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负面影响较大,需要积极展开临床干预,以纠正吞咽障碍的负面影响。

现阶段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是展开康复训练,通过口腔部的冰刺激或者其他的味觉刺激,来进行刺激训练[11]。同时对口腔的一些器官,比如嘴唇、舌头、下颚、软腭等进行相应的功能训练,才可以使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并重归社会生活[12]。同时也可以应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的相关电疗设备,通过运用低频电作用于吞咽神经亦或者相关肌肉达到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13]。而在患者康复治疗阶段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则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康复速度与效果。但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常伴有不同负面情绪,致使其不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康复训练,进而不利于其预后质量的改善与提升[14]。因此,就需要鼓励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则可以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心,并改善不良情绪,同时逐渐树立康复信心,对其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提升均有显著意义[15]

本次研究将家属参与应用到B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并以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的A在患者为参照,结果显示:B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8.05±1.62)分显著高于A组的(6.17±1.59)分,康复护理训练效果90.00%高于A组的66.67%,两组结果表明在家属参与下可提升康复护理训练质量,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而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B组6.67%少于A组的26.67%,住院时间(19.86±1.54 )d短于A组的(22.98±1.22)d,医疗费用支出(1.33±0.37)万元少于A组的(1.75±0.44)万元,则表明有家属参与的康复护理训练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性,同时还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显著降低医疗费用支出。而在生活质量对比上B组的(85.62±5.23)分高于A组的(77.52±4.63)分,表明家属参与康复护理还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与康复信心,使其拥有良好心态面对疾病,进而显著提升其配合度,并积极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来说,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更加值得被应用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

综上所述,鼓励家属参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被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春琴, 陆文欣, 李舜. 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护理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015(010):183-185. 
  [2]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脑损伤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029(032):132-133.

[3]江方辉,应忠明,施玲玲.揿针埋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3):483-485. 
  [4] 刘静莉,肖强,李润香,等.揿针埋针联合气管推移训练治疗颈椎前路手术后早期吞咽困难20例[J].江西中医药,2017,48(11):54-56. 
  [5] 陈波,陈汝艳,胥方元.“点-线-面”综合方案干预老年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5):1024-1028. 
  [6] 王立超,林毅,张培鑫.温通三焦穴位埋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效果[J].上海医药,2020,41(8):59-62. 
  [7] 陈蒙利,李佳,张瑾,等.耳穴埋豆联合五行音乐疗法在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1):3016-3018. 
  [8] 冯春梅,黄荣荣,杨成,等.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穴位埋线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0):1855-1857.
  [9] 唐江岳,向桃,杜辕滨,等.基于“脑-肠-菌轴”的“针-膏-摩”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9,47(2):108-111. 
  [10] 孙丹,徐纬,陈娜,等.皮内针埋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8,43(2):118-122. 
  [11] 范春来,唐李梅,张红兴,等.皮内针埋针联合补肾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5):531-534.

[12]黄绍春,张新颜,刘莉,由丽,饶江,王珧,章洁,朱慧敏.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对伴有吞咽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作用[J]. 现代医学,2019,11:1337-1340.


  [13]蒋红.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0,35(1):56,63-64. 
  [14]王玲,徐惠丽,熊荣荣等.风油精口腔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10):1854-1857. 
  [15]郭洋.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5):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