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手烧伤后系统康复治疗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观察手烧伤后系统康复治疗的效果

张磊

大庆龙南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康复护理治疗手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44例烧伤患者68只患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22名患者,32只患手,参照组对患者执行常规治疗,探究组对患者执行系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探究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手部烧伤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应用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治疗效果相对更理想,疗效与安全有保障。

【关键词】手烧伤;系统康复治疗;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hand burns. Methods 68 hands of 44 burn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studi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exploration group, with 22 patients and 32 affected hand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loration group received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upper limb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covery of upper limb function in the explor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Key words] hand burn;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reatment effect

手部烧伤患者在前期创面的愈合中,经常会因为早期处理不当以及缺乏正确的功能训练等问题,导致患者出现手部瘢痕增生、粘连等多种畸形问题的发生,这将会对患者手部的外观以及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在后期需要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功能重建以及外形改善【1】。为此就需要对受烧伤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所以下面本文将以本院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系统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重点研究,具体探究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44例烧伤患者68只患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22名患者,32只患手,参照组年龄5~55岁,平均(25.21±11.32)岁,火焰烧伤8例,热水烫伤10例,热压伤3例,化学烧伤1例,男12例,女10例;探究组年龄6~56岁,平均(25.23±11.46)岁,火焰烧伤10例,热水烫伤8例,热压伤2例,化学烧伤2例,男13例,女9例;两组在基本的年龄、性别、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对比性。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患者治疗,就对患者采用常规的抗休克、抗感染、缓解疼痛以及创面处理等对症治疗。

1.2.2探究组

探究组在治疗中首先就要为患者讲解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使患者能充分了解康复治疗的预期目标以及基本程序,还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对中早期有小的创面,可以采用小剂量紫外线和氦氖激光进行照射。对新愈合以及术后手部肿胀的患者,可以采用超短波进行患者治疗。在不影响患者创面愈合以及手术修复稳定性的基础上,需要在治疗中尽早对患者手部各关节进行被动牵引训练,在治疗时可以采用手关节连续被动活动治疗仪进行训练,对患者相应关节还要采用支具保护和训练进行辅助,在患者创面愈合后2~4周,需要配合压力手套以及采用超声波、蜡疗以及音频、电疗等物理治疗方式,有效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

1.3观察指标

采用Crrroll上肢功能评定标准对患者的上肢功能进行评定,共33个测试项目,总分共99分,评定标准可以共分为6级,等级越高表明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效果越好,对两组患者中上肢功能恢复到ⅤⅥ级的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将治疗所得数据通过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组别

(患手数)n

ⅤⅥ级恢复有效率

参照组

32

0

2

4

15

7

4

34.375

探究组

32

0

0

2

3

17

10

84.375

x2

16.583

P

0.000

3讨论

由于手的解剖结构异常复杂,在发生深度烧伤情况时患者手部畸形发生率可以高达50%以上,所以就需要在患者手部烧伤后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与康复治疗具有密切关系,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组织的愈合时间以及减少患者的炎症范围以及程度【2】。患者手部在出现深度烧伤后,患者由于水肿疼痛等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手部关节僵硬以及组织粘连问题。

在本次治疗过程中通过在创伤早期采取有效的超短波以及小剂量紫外线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对患者的水肿情况进行有效消除,对改善患者受伤部位的微循环也具有重要作用【3】。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功能训练以及支具的尽早介入,对保持患者正常的关节活动都具有重要帮助,从而能对患者的组织功能状态进行有效保持,避免患者因为伤口收缩从而进一步造成疤痕组织的形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有计划地进行指导训练,最后进行独立的训练以及功能性训练活动,可以对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发挥,这对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帮助,通过蜡疗、超声波、音频、电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某些不适症状【4】。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探究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系统康复治疗进行手部烧伤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具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手烧伤的治疗中,系统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更能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顾玉东.手部肌腱修复后评定[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1):134.
  [2]朴宏鹰,刘铭然.手外伤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 29(5):545-546.
  [3]孙醒杰.复杂手外伤的处理及功能康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9):85-86.
  [4]吴霜,李玫,马丽.手外伤后的综合康复治疗[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5):46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