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创伤护理的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创伤护理的价值分析

吴娟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省江油市,621700

摘  要:目的:探讨为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实施预见性创伤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9.12~2021.12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护理,43例)、预见性组(预见性创伤护理,43例),对两组急诊抢救指标等观察。结果:预见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有效急救时间短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预见性创伤护理用到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可加快病情恢复,使抢救效果提升。

关键词:急诊创伤性骨折预见性创伤护理急诊抢救指标

创伤性骨折具有病情进展快、发病急促等特点,患者生命体征受到严重威胁[1]。发生创伤后若是患者能够及时的得到救治,可使疗效提升,所以及时为患者有效救治以及护理,对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次纳入86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实施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12~2021.12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常规组(43例)、预见性组(43例),常规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2~78(44.61±1.01)岁。预见性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3~77(44.49±1.4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判断病情,静脉通道的建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以及术后的指导等等。

预见性组:预见性创伤护理:(1)预见性院前创伤护理:在接到急救电话五分钟内出车,途中急救护理人员与家属保持联系,掌握患者创伤情况,指导家属基本方法。当接到患者返回医院路上及时同医院急诊部做好抢救准备。(2)预防低温护理:对于创伤严重的患者,将巡视工作做好,对体温变化严格监测。接收到了抢救任务的时候,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将患者记录好,运送时,为患者使用保温毯或者棉被等保暖。入院后,抢救室保持在28 ℃左右,躺在保温毯上(温度38到40 ℃左右),开通2条或者2条以上静脉通道,半小时内为患者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1000毫升),将注射液加温至约37 ℃。(3)预防窒息护理:对患者的呼吸状况、氧饱和度等严格检查。对于有呼吸受阻表征的患者,对其气道阻塞情况检查,将其气道内堵塞物及时清理掉;若是阻塞情况非常严重,应快速用气管插管法进行氧气补充。(4)预防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心理状态掌握,为其疏导情绪,进行成功病例的讲述。确保用温和的语言及时且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虑。(5)预防并发症护理:救治后,让患者家属了解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告知其每隔两个小时变化一次体位,定时为受压位置按摩,自觉开展扩胸运动,多吃新鲜果蔬且要多饮水。

1.3观察指标

急诊抢救指标: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有效急救时间。

并发症发生情况:肺炎、压疮等,发生率=发生数/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值变量采取(±s)表示,t检验,抢救成功率等定性资料应用%表示,2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软件SPSS21.0。

2结果 

2.1两组急诊抢救指标比较

预见性组住院时间、有效急救时间短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急诊抢救指标[ ±s]

组别

例数

抢救成功率(n,%)

住院时间(天)

有效急救时间(分钟)

常规组

43

29(67.44)

17.21±1.22

75.63±1.01

预见性组

43

42(97.67)

13.21±2.01

50.33±1.31

T/2

13.647

11.156

100.295

P

<0.001

<0.001

<0.00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预见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肺炎

压疮

便秘

发生率

常规组

43

2(4.65)

2(4.65)

3(6.98)

7(16.28)

预见性组

43

1(2.33)

  0(0.00)

  0(0.00)

1(2.33)

2

-

-

-

-

4.962

P

-

-

-

-

0.026

3讨论

为创伤性骨折急诊治疗时会受到创面复杂程度、创伤深度等影响,若是仅仅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法,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使护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应为患者开展合理的护理方案[2]

预见性创伤护理有着明显的优势,其可以有效的评估患者病情,并按照病情开展个性花护理方案,实用性较强[3]。护理人员为患者护理期间,可确保护理方案更加具有科学性与有效性,使意外以及不良事件出现的概率可降低,从而可使护理质量提升[4]。通过开展预见性院前护理可以确保相关医护人员将相关救治准备工作可提前做好,从确保可患者到院后能够及时接受救治,从而提升救治成功率。通过开展预防低温护理、窒息以及并发症等,且注重疏导不良情绪,将其不良情绪及时解除,可使其配合度可提升,加大、窒息等预防的力度,可在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同时,可对将救治效果优化,且能够促进患者病情转,进而可达到缩短住院以及有效急救时间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预见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见性组住院时间、有效急救时间短于常规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5)。

综上,将预见性创伤护理用到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对加快患者病情恢复,使抢救效果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英霞.高原地区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0,6(20):169-170.

[2]张月梅.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0,8(05):283-285.

[3]万甜甜,陈金玲,史敬丽.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06):732-733.

[4]田玉花.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05):13-14.